经济观后感。
以下是我们为您整理的关于“经济观后感”的最新范文。从小到大,我们都观赏过许多精彩的影片。每当观看电影时,总会在心中激发出许多不同的思考与感悟。当影片结束后,我们可以将这些思考和感悟记录在观后感中,来表达自己对影片的观点和感受。
观后感是一种特殊的写作形式,它要求我们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而为了使观后感更加生动和有力,最好选择并描述让自己感触最深的情节。
观看电影时,我曾经看过一些优秀的观后感范文。其中一篇观后感是关于电影《霸王别姬》的。影片通过讲述两位京剧演员之间的纷争和情感,引发了我对人性、友情和爱情的思考。观看后,我深受影片中的悲剧和离别所触动,纵使时间推移,那种深深的情感仍然在我心中挥之不去。
另一篇观后感是关于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的。影片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人故事,表达了对音乐、对人性本质的热爱和追求。观看后,我被影片中的情感所打动,尤其是主人公们在音乐的启迪下逐渐摆脱自卑与困顿,展现出自己内心的光芒。
这些观后感范文不仅巧妙地表达了对电影的赞美与感激之情,也深刻地描述了影片中让观众深受触动的情节和元素。通过阅读这些优秀的观后感,我更深刻地理解到了观影的魅力和影片的力量。
总而言之,观后感是一种极富个人色彩的写作形式,可以通过文字来记录观影时的思考和感悟。而选择和描述让自己感触最深的情节,可以使观后感更加生动有力。如果你还没有读过优秀的观后感范文,我推荐你去阅读一些,它们会为你的写作带来更多的灵感和启发。
经济观后感 篇1
经济体制
人类对是非可能有一些共同的看法。例如,杀人和偷窃是坏事,慈善是好事。但是集中到某些细节上,例如在经济体制中的是非观,各个民族就有各自的特点了。书中给我深刻印象的区别就是对于“拾金不昧”的看法,这与我们平时的道德观截然不同,很是吸引我,也很有意思。
例如,作者去休斯顿开会。由于天气炎热,他来到一家小杂货店买饮料,突然看到地上有一张5美元的钞票。根据中国的习俗,作者自然地把它捡起来交给店主。可是掌柜的拒绝接受,他回答作者:
谁拾到归谁所有。再次,在哈佛大学的一间教室里,笔者看到桌上还留着一支精致的钢笔,这支笔一定是上一节课的学生忘记的。新进来坐在这个座位上的同学随手就将这支笔插进了衬衫口袋,继而他忽然想起什么,又将这支笔拿出来欣赏了一番,并用它往笔记本上做记录。
其神态之自若,绝不像做了什么不应该做而需要隐瞒他人的事。
在他们看来,道德的原则是牺牲自己的利益来照顾他人的利益。如果社会最终得不到好处,那么这种行为就会对自己不利。这正是道德上也不值得称颂的事。市场经济的道德标准与传统观念有着微妙而重要的区别。
这种不同主要是突出全社会的利益。诚实与守信能给市场经济带来整体利益。
在经济学中,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既要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又要与国际接轨,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创新,把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自己独特的经济,国家的经济实力才能不断发展。以上就是我看完此书的个人观点。
另一方面,我尤其佩服茅先生数学、经济与哲学的综合素养,以及敏锐独特的视角,而且可以用平易近人的语句将经济学解释得如此生动,这才是我们所需要的,会令我们广大学生对经济学产生更深的兴趣。
经济观后感 篇2
经济1302梁皓***
能够读到这本书实在是非常偶然的一件事,朴素的标题之下,却包含着引人入胜的经济学知识。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世界经济是什么样的?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想,如果我生活在那个时代,我会的。
贝克尔的这些短片文章的集合给了我一个机会,看看当初的世界。尽管受到一些众所周知的因素的影响,不必能够实时了解世界。不过,这本书里面的文章的确在边叙述历史,以经济学家的眼光进行指点,甚至是批判。
那些事件也许算是历史,也许就是在我们身边不断重复的我们的生活的一部分,看了过去,就更能够理解现在和未来。
原来的历史和经济环境应该比现在更加纯净。至少,互联网泡沫很少,而那些先进的金融衍生品相对较少。因此,我们看到经济学家更倾向于用达尔文的生存论来看待和处理生活中的经济问题。
他们对待国家**的态度中,监管的作用是明摆着的,还没有到纷繁复杂以至大多数人甚至监管层都被混淆视听的地步。如此说来,那时候应该是最好的时候了。
人生处处都是经济学。不管承认与否,生活本身就是经济学。那种大多数人都认为的,“只要不涉及商品、**和市场,那么人的行为和选择,就只与亲情、道德和文化相关,而不受任何经济规律约束”的陈旧理念,要随着加里·贝克尔和吉蒂·贝克尔《生活中的经济学》的诞生而消亡。
那些认为自己从未进入市场的人一直在市场上。
对于书中所提到的税收、利益集团、股市、**和垄断等明显与经济相关的问题略去不提,单就人力资本和学校教育这两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非经济”问题,也被作者经济化了。
我们一直认为,社会发展需要人力资本的推动,也就是教育投资。因为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知识渊博的人应该得到丰厚的回报。然而,目前许多国家的教育政策都有利于富人的子女。
因为他们比穷人的孩子更有可能获得优质教育资源,这是一种不恰当的收入再分配方式。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着贬值的趋势;另一方面,高中辍学者应接受完整的职业培训,分流高知识人群和合理分配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从业人员。笔者认为,大学生得到的是纳税人的钱补贴,这些纳税人的收入大多赶不上典型的大学生。
这种教育体制的缺陷长期存在,导致家长在择校等问题上丧失话语权。笔者提出的解决办法是发放教育券,解决人力资本与学校教育不公平的现象。
经济观后感 篇3
最近读了《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颇有感慨,此书由林毅夫、蔡昉、李周共同编写,1994年首次出版后,不断再版,并被翻译成十国文字,成为国内外学界了解中国经济改革成就的一个窗口。
本书共分10章,主要围绕四个问题进行编写:第
1、 为什么改革前中国经济发展缓慢,改革后发展迅速
2、 为什么中国改革的某些方面进展缓慢,甚至出现一系列问题
三、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势头能否得以持续;第
4、 为什么中国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而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改革却举步维艰。其中,第2章至第6章主要解释第一个问题,第7章、第8章和第9章分别解释其余三个问题。第10章进行了总结。
第一章绪论
通过对1980-1991年中国与东欧国家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等宏观数据的比较,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并通过讨论购买力平价法进一步证明了中国的巨大成就。作者归纳了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三大原因:1、具有很高的资本积累率;2、产业结构升级特别是伴随这个过程而发生的劳动力转移,能为经济快速增长提供有力的支持;3、来自所谓技术进步的“后发优势”。
通过与亚洲四小龙和日本经济的比较,作者指出,1998年以后,中国可能再保持30年左右的快速增长。除上述三点外,笔者认为,提高制度效率的巨大潜力和大国的优势是另外两个因素。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中国也面临着很多问题:
1、改革以来经济增长过程中反复出现经济过热,受到瓶颈产业制约后便强制性抑制,以致形成发展的周期性波动,而且强度与频度在加大;2、改革开放以来出现周期性的高通货膨胀;3、改革以来经济生活中腐败现象不断滋生,企业存在着寻租行为。
第二章赶超战略与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
中国领导人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带动工业化全过程,实现经济发展的建设方针的发展目标。选择重工业为重点的原因如下:1。从国际竞争的角度看,我们试图跨越经济发展阶段,直接进入工业化的更高阶段。
2、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制约。西方对中国实行了政治和经济封锁。我国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相对完整、自成体系的产业结构,其中重工业是关键。3、工业化积累方式的约束。
中国大部分人口是农村人口。如果轻工业是优先发展的部门,工业化所必须的资本积累就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但是,把重工业作为优先发展部门与当时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下的资源禀赋特征和动员能力之间存在着直接矛盾:1。重工业的建设周期远长于轻工业,重工业的资本密集度较高,资本**期很长。当时的中国资本稀缺。
2。重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进口机械设备。我国外汇短缺,导致汇率高企,进一步增加了发展重工业的成本。三。重工业对国民经济的筹资能力和投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为了配合这种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而实行的政策:1、为保证重工业以较低的建设成本迅速增长而降低资本价格、维持一个稳定的低利率水平的低利率政策;2、为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进口必要的关键设备而高估本国币值的低汇率政策;3、通过压低劳动投入成本和能源、原材料成本实现重工业高积累的低工资和能源、原材料低价政策;4、为与低劳动报酬相适应而实行农产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服务的低价政策。
为了使资源能够配置到**所要优先发展的产业,需要建立一套与以上政策环境相应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1、建立金融管理体制。降低银行利率使人们储蓄意愿下降。为了防止资本流入其他渠道,我们应该建立一个垄断的金融业。
2、外贸外汇管理体制。外汇都必须以统一价格卖给国家银行。3、物资管理体制。
由于价格被人为压低,需求受到刺激。为保证重工业优先获得资源,国家对物资高度集中,按计划配给。4、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纷纷建立。农产品价格低迷,抑制了人民群众生产农产品的积极性。为保障城镇居民生活,满足工业需要,必须实行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
在微观方面,剥夺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权,防止国有企业剩余的流失;促进低价收购政策的实施,增加低价农产品的数量,农业集团化的速度突然加快。
第三章改革以前的中国经济发展
接下来作者分析赶超战略的各种弊端。尽管改革前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很高,但这种增长率是低效的。同时,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增长速度非常缓慢,从未突破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界限。而且中国的经济发展还受到两大因素的制约:
第一、产业结构扭曲。通过扭曲产品价格和要素的相对价格,可以降低重工业发展的成本,建立相应的资源规划和配置体系,保证资源优先流向重工业部门。因此,制造业在生产结构中的比重特别高,服务业比重特别小,劳动力充裕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同时,在制造业中,粗加工的比重特别高,精加工的比重特别小。这种过重的产业结构背离了中国的资源比较优势,给人民生活的改善带来了极大的弊端。第
二、微观经济效率低下。企业成本统一核算,利润全部上缴,与职工的收入和贡献无关,严重制约了职工的积极性。
产业结构偏离资源的比较优势,具有以下危害:1。抑制经济增长的速度。在我国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方面,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更多的优势,但在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阶段之外,重工业虽然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却抑制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2。降低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导致城市化水平降低。重工业所能吸收的劳动力远低于劳动密集型工业。同时,产业集中在大城市,不需要周边地区产业结构的互补门,也不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导致城市结构小而全、大而全,阻碍了城市化的正常发展。3、人民生活未能得到较大改善。
消费品行业发展不足,农产品供给不足,导致消费品和食品长期短缺。大部分生活必需品长期以来都是靠票供应的。
传统经济体制效率低下的原因有三:1。计划分配导致的低效率。2。生产缺乏竞争。要独立发展国家产业体系,就需要保护国内产业,这使得保护部门缺乏创新能力。
3、劳动激励不足。在价格扭曲、缺乏竞争的情况下,企业的盈亏于经营无关。如果给予企业自主权,管理者和工人必然会侵蚀利润和资产。
因此必会取消企业的自主权,但此时,就不能根据工人的努力程度决定工资标准,就必然造成劳动力激励不足。
第四章比较优势战略
作者认为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由于经济规模太小而没有走赶超战略,而是从自身的资源禀赋出发,并非一开始就发展重化工业,而是实行次级进口替代的作法,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拓展出口,发展外向型经济,以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资源比较优势。
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要素的阶构或相对丰富度,一方面取决于该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另一方面取决于其经济发展的阶段。在较低的发展阶段上,资本通常是最为稀缺的要素,具有比较优势的是土地和劳动相对密集的产品即农产品;伴随着资本的积累和劳动力的增加到一定水平,土地的相对稀缺性有所提高,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成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到更高阶段,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资本成为相对丰富的要素,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相应成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无论经济发展到什么阶段,每个经济体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一句话:一个国家能够充分发挥目前的比较优势,实现更快的经济增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比较优势将发生转移。在自由竞争经济中,企业会根据相对价格信号的变化来调整产业结构。
比较优势战略的实施需要不同与赶超战略的宏观政策环境。包括:1、灵活有效的金融市场。
资金的价格即利率可以自由浮动。当资本稀缺时,利率会保持在较高水平,在这一条件下,企业倾向于用价格低廉的劳动力替代价格高昂的机器。当资本成为丰富的生产要素时,利率有下降趋势。
企业此时倾向于用资本密集型的技术和产品去替代劳动密集型的技术和产品。2、灵活的外汇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汇率由国内对外汇的需求和供给状况决定,就一个发展水平低的经济体来说,高水平的外汇将是长期的均衡趋势,一方面,国内企业的用汇成本相应提高,可以抑制不适宜的进口需求,另一方面,提高了出口创汇的积极性和国内产品在国际上的价格竞争力。
3、充分竞争的劳动市场。劳动力可以在地区间和部门间自由流动,没有城乡的界限和歧视。劳动力的价格由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状况决定。
4、国土统一规划下的土地市场。土地应在所有者、试用者之间,以及不同生产性用土建自由流动,并在这一流动中形成土地的租金和价格。一般情况下,土地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越来越稀缺,土地的相对价格上升。
5、充分竞争和发育的产品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每一种投入品和消费品的价格都由其各自的供求状况所决定,并反过来影响市场上的供求。
第五章经济改革的历程
1978年末以后的改革是从微观经营体制入手的,试图通过建立劳动激励机制,诱发出劳动者生产经营的积极性,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主要做法是:在农村,全面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以放权让利为中心,就经营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综合专项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大致分为包工,包产,和包干三个阶段。包工到组的基本做法是:生产队将规定了时间、质量要求和应得报酬的作业量包给作业组,并根据承包者完成任务的好坏给与奖励和惩罚。
包产到户的基本做法是把规定了产出要求的土地发包给农户经营,包产部分全部交给生产队,超产部分全部留给承包户或由承包户与生产队分成。包干到户的基本做法是国家按人口和劳动力将土地发包给农户经营;农户按承包合同完成国家税收,并向生产队上交一定数量的提用,余下的产品全部由农户支配。
国有企业的改革也历经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围绕着以权力换效率的中心展开,给予企业对新增收益的部分所有权,激励企业经营者和生产者为获得更多的收益或收入而努力提高劳动积极性和资源利用效率,达到社会财富和劳动者收入双增的目的。第二阶段的企业改革围绕着增强企业活力这个中心展开,主要措施为简政放权,改革税制和实行厂长负责制。
作者认为非国有经济相比于国有经济有更高的经营效率,在利润的动几下,资源逐渐流向非国有经济,这也促使国有经济要进行增强企业活力的改革。第三阶段的改革围绕重建企业经营机制这个中心展开,基本举措是实行各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包括大中型企业的承包制,小企业的租赁制和股份制的试点。
除此以外,为使企业的销售收入最大化,需要开拓计划外的销售渠道,因此,改革也自然深化到资源计划配置制度方面,包括物资管理体制改革和外贸管理体制改革、金融管理体制改革。
在宏观政策环境依然如故的条件下放松微观经营体制和资源配置制度,一方面改善了企业追求利润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一系列的混乱,其中主要是要素价格双轨制造成的不平等竞争和寻租行为。为了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改革合乎逻辑地深化到宏观政策环境方面。包括:
1、价格改革。第一阶段采用比价调整,由**和物价部门出面,提高供不应求的商品的价格,降低供过于求的商品的价格。第二阶段引入市场机制,开放产品和物资的价格。
2、汇率改革。改革之前中国实行的是单一汇率,改革旨在建立单一的市场汇率。3、利率改革。
中国将商业银行推向市场,进而实现商业银行根据市场上的资金供求变化决定利率的改革目标。
第六章改革的成就
从1978—1992年,市场机制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经济整张速度加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从1978-1992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接近10%。
大大高于该时期年均增长率为3%的世界平均水平。2、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经济激励大大改进,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和按付出的有效劳动进行分配的激励机制,使非国有经济迅速的发展起来了。乡镇企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国家说收的主要**,成为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领域和就业结构转换的主要动力。而其之所以产生如此大的作用,最为关键的就是利用了中国所具有的劳动力相对丰富的比较优势。
经济观后感 篇4
书名叫《经济学的缺陷》,顾名思义就是在讲经济学的不完美之处。经济学有什么不完美的地方?多了去了,要是它完美就没有我们这些学经济的人什么事了。
书中讲了很多“缺陷”,而我们只在这里讨论其中两个——**机制的失灵和公有财产被私人占有带来的问题。
在书的开头,我问了一个问题:“我们能正确地衡量一件物品的价值吗?”?请不要马上点头,因为实际情况往往不是我们在书本上学到的。
让我们用生产成本来代替商品的价值。生产一件物品的成本越高,它的价值就越大。在美国一个4美元的超级汉堡要多少钱?除了组成汉堡本身的原料,以及加工这些原料所耗费的人力,还有很多隐性成本:
汉堡夹的牛肉出自畜牧业的牛身上,而很多牧场是靠砍伐森林建造的,而且工厂生产肉类和面包片要排放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算上对这些环境破坏的治理费用,一个汉堡的成本实际上已达到200美元,别提过量食用汉堡这样的高热量肉食致病产生的隐性医疗成本。这些费用没有反映在汉堡的四美元里。这家公司赚钱,但它需要整个社会来支付成本。没错,这里其实涉及到了我们熟悉的外部性概念,**无法衡量商品生产产生的外部成本,而这些成本实实在在的存在却不为人所知,因为它没有反映在**上。
“如今这世道,人们知道样样东西的价码,却不知道其价值。”说的就是**衡量价值的缺陷。经济学支持**机制,因为它可以通过**将资源分配给更有效率的生产活动,而高效率的直接表现是质优价廉。
但正如前面讲到,看似物美价廉的商品生产成本可能远超其**,这样的生产其实效率低下,却获得了市场的青睐和丰厚的利润,**机制最终将资源配置给了这种高成本低效率的企业。企业的口袋鼓起来了,但其高昂的成本却让全社会为之埋单。这或许可以解释21世纪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加剧的原因。
除了揭示**机制失灵的存在外,该书还分析了公共物品私有化的不利影响。这本书用巴基斯坦渔业(私有化土地所有权)和圈地运动(私有化所有权)的例子来分析这些影响。数百年来,巴基斯坦的渔业一直是其沿海人民的生计,但在21世纪的短短10年间,渔业萎缩了70%。
主要原因是为了加强出口,放宽对外国工业拖网捕捞得限制,外国拖网渔船开始始用长达3英里的渔网捕捞所有的渔。它们毫无顾忌。这一带没有鱼,它们可以到别的水域去。当地渔民了解封闭式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但他们只能在私人渔船围困的海域观察鱼类的灭绝。
私人企业的逐利性可不管什么可不可持续,利润第一,当务之急先把经济发展起来,生态环保先放一放日后再说。经济学上要求保护私有产权,但过分强调私有产权,使得越来越多没有业主的东西被私有业主收回,景区被围墙包围,清水属于一家公司,矿产资源被企业垄断。而私人对公共资源的占有,意味着他们用个体的眼光看待公共资源,竭泽而渔就成为常态,资源本身的存在受到逐利的威胁。
景区过度商业化和过度利用,导致水源枯竭,不合理开采造成地层塌陷。公共产品负担不起私人浪费,但经济学并没有告诉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这本书的目的是告诉我们,不要盲目跟从市场,而是要看到当代经济发展下的深层次矛盾。经济是为人类服务的。我们应该使人们成为市场经济的奴隶。
经济观后感 篇5
――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
《断层线》的作者是拉古拉迈拉詹, 作为国际货币**组织的首席经济学家,拉詹在2007年就对全球顶级银行家发出严正警告:金融市场即将步入厄运。可惜的是,这个警告导致的唯一结果是,拉詹被命名为“厄运预言博士”——他成了金融界的笑柄。
但事实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确实爆发了。2010年5月,拉詹把自己的预言写成了一本书,书名就叫《断层线》,顿时风靡全球。试想一下,如果在拉詹发出警告之时,世人并非将其作为笑谈而是相信其所发现的潜在的经济危机,**、企业、私人都积极面对存在的问题,寻找相应的对策来化解危机,愈合断层线,那2008年世界经济又会是怎样的面貌呢?
公司2012年台历三月的宣传页上印的“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似乎就是对此事作的一个反思。
“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字面意思是天还未下雨,应先修好屋舍门窗;人还未口渴,应先挖井做好准备。实质是比喻凡事要预先做好准备,才能有备无患。说起来,好像是大道理,其实却是最简单的道理,不管是对个人、对企业还是对国家,这都是最朴素的生存智慧。
就个人而言,做事情不能急来抱佛脚,一定要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那些不顺心事,倒霉事,常会不期而至,挡都挡不住,且一来就是一串;而那些好事,美事,幸运事,常让人望穿秋水,请都请不来,偶尔光顾,也是转瞬即逝。所以,要活得从容不迫,须对那些不如意事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做到有备无患;而对那些升官发财名利双收的好事,就不必瞎费心思,想也多是白想。好事不必做准备,来了就来了,最多是个喜出望外,享用谁还不会;可对坏事若无思想准备,一旦突如其来,就会打个措手不及,天塌地陷。
因而,还是两句老话:向最坏处准备,向最好处争取。再外加上一副名联: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就企业而言,在市场条件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目前还没有一个简单的公式**当风险降临到企业身上时,完全消除风险是不现实的。降低风险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做些准备,所以,企业在确定财务风险控制目标时不能一味追求低风险甚至零风险,而应本着成本效益原则把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要提前考虑如何加强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如何化解财务风险,这才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目前,公司对试点业务部门的财务事项采用流程管理和监控,这也是基于风险控制的目的。
只有实现预算的事前过程管理、事中控制、事后分析,才能有效防范风险的发生,使业务部门得以长期生存和发展。
就国家而言,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但以前人们对灾害的关注不够。他们认为,面对自然灾害,人们无能为力,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是正常的。但自从南方冻雨雪, 到四川大**, 我们这个民族的忧患意识, 逐渐的从人们的内心提高起来,国家适时地设立了“防灾减灾日”,并且开展了各类防灾减灾教育活动、宣传活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演练,使大家意识到了减灾不等同于救灾,而是一个包括备灾、救灾救济和灾后重建在内的系统工程,从国家到普通老百姓,大家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普遍重视了。我相信如果再发生一次自然灾害,人们不会象以前那样无助。
读完《断层线》,感想颇多,以上仅是其中的一个小感想,**一下,与大家分享。
经济观后感 篇6
电子商务*** 王佳玲
最近读了一本有关经济方面的书,是茅于轼老先生的《生活中的经济学》,读完感触颇深。老先生将复杂多样的生活例子中背后的本质揭示开来,证明了他所说的那一句:“经济学不需要借助于任何花哨的技巧,其本身足以娱人心智,令我们乐而忘返。
”那些埋藏在处理生活小事背后的故事,是如此的令人钦佩,不仅会勾起人们对经济学的兴趣,更是我们学生学习和了解经济类的重要书籍。
这本书是关于茅先生在美国留学时发现了一些在美国时场经济下值得研究和研究的经济现象。比如,美国人为什么喜欢搬家,美国最大的赌城,美国人省钱的方式等等。向我们展示简单易懂的生活片段,潜移默化地灌输经济思想,让我们用经济的视角来分析社会,解读社会现象。
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经济系统。
微观经济学的章节讲了美国是一个喜欢搬家的民族,美国人不像中国人那样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故上难离的恋乡感情,这与他们的祖先就是从外国搬来的也有一定的关系。还有因为工作上的变动。住房开支在美国人的总开支中大约要占四分之一。
在美国搬家没有任何限制,没有户口制度,搬家不必经过任何人的批准,甚至也不需要到警察局去报告一声。搬家也很方便。有专门的搬家公司。有些人负责在这个城市搬家,而另一些人则负责搬家。再有,搬家之所以方便,主要因为有住房市场。
在美国你不可能租不到房子,而只会感到房价昂贵而已。灵活的市场安排为个人提供了广泛的选择,创造了一个富有弹性和活力的经济。为了发展经济,合理利用资源,杜绝各种可能的浪费,个人必须在各种选择中作出最佳选择。
市场就提供了这样的一种机会。
再比如说在时间观念方面,我们真应该向美国人学习。在“节约时间创造财富中” 作者对比强调了美国人和中国人的一些习惯上的差异。例如,美国人喜欢用电话纸,节省时间,省钱,创造财富。
而中国人还喜欢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看街头热闹上。相对于国人的时间观念差,美国人却还在为消除排队带来的时间浪费做出努力。我们是不是应该加强时间观念呢?
节约时间创造财富是提高全社会效率的核心。遵守公共秩序又是节约时间的必要条件。‘
宏观经济学的章节中讲述了美国人是如何存钱的。别看美国很富裕,人民的工资高,其实美国人的储蓄率很低,是世界各大国中最低的。人们之所以从事储蓄,其动机有二。
一是防止老年和意外,防止美国失业;二是赢利。虽然超过80%的美国家庭都在银行存钱,但这并不是为老年人储蓄的唯一方式,甚至不是主要方式。买房子才是他们的主要的手段。
大多数美国人从结婚成家后就开始攒钱买房。他们中有一半人贷款,30年后还清。买房作为一种储蓄方式有其独特的优势。既省钱又省房,一举两得。而且房子是不动产,不像钞票、股票等证券只是一张纸,所以买不动产比较安全。
然而买黄金也是一种储蓄手段。黄金在美国自由交易,对非商业进出口海关没有限制。这种流通自由使黄金成为一种灵活、方便和可靠的储蓄手段。此外,为了获得香港的巨大利益,企业投资和金融投机也是不错的选择。
由于高风险,人们选择这两种方法不是为了养老,而是为了盈利。因此,储蓄有两个目的,不同的储蓄方式有不同的目的。如果储蓄是以投资的形式进行的,那么承担风险的利润可能会更大。
最后我要说的就是这本书的最后一个部分——经济体制。人类对是非可能有一些共同的看法。例如,杀人和偷窃是坏事,慈善是好事。但是集中到某些细节上,例如在经济体制中的是非观,各个民族就有各自的特点了。
书中给我深刻印象的区别就是对于“拾金不昧”的看法。作者去休斯顿开会。由于天气炎热,他来到一家小杂货店买饮料。突然,他看见地上有一张5美元的钞票。按照中国人的习惯,作者很自然地拾起来交给掌柜的。
可是掌柜的拒绝接受,他回答作者:谁拾到归谁所有。而与此同时,一个售货员因为少找了顾客 30 元钱,而花了 80 元钱登报纸寻找顾客,这种在中国会受到大加赞赏的行为却受到了美国人的批评。
在他们看来,道德的原则是牺牲自己的利益来照顾他人的利益。如果社会最终得不到好处,那么这种行为就会对自己不利。这正是道德上也不值得称颂的事。市场经济的道德标准与传统观念有着微妙而重要的区别。
这种不同主要是突出全社会的利益。
结合自己的生活,作为当代大学生做事要提高效率,充分体现时间的价值,在学习中就是要加强效率,提高学习效率!如书中所述,鲁迅创造的阿q体现了许多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和兴趣。其中一条就是喜欢看热闹。
我们在街上经常会见到有人吵架打架的地方往往被围得水泄不通,甚至于遇人跳楼也会停留下来掺和起哄,这是多么的悲哀啊。在外国人眼里,我们中国人就是不知道时间,喜欢迟到,工作效率低,这不仅涉及经济问题,也涉及中国人的尊严。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节约时间是提高整个社会工作效率的核心。整个社会工作效率的提高,将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增长,进而创造巨大的财富。
不仅仅是社会我们的学习也是一样,才能应对就业压力与竞争。
读完整本书,感触最深的是:即使是生活中小小的一个再平凡不过的生活现象也会蕴含着丰富的经济知识。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经济知识,因为市场经济的大发展需要经济学知识的大普及。
经济观后感 篇7
政治1091 *** 梁茂祯
看完这篇文章,总的感觉是民主是件好事,但很多时候,不当使用(这里强调民主执行的原则和程序)便成了坏事。在这时,我们要做的不是消极的去逃避民主以避免坏东西,而是要积极对想出更好的规则与程序去让民主成为受益面更广的好东西。若为了逃避而要回到**和**,那是多数可怕地事情。
顾名思义,民主就是人民自己做决定,也就是人民自己做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人民自由选择的目标。文章将此定位在了相对于私人选择的公共选择这一方面上,显然在这一方面才能有力了显示民主的作用。
文章第一部分分析了实现民主需要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原因很简单,就是在公共选择的过程中,人们的共识情况很少,即使存在,也非常昂贵。为了实现公共决策需要以及降低其成本必须降低“同意”的百分比,这是就出现了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毋庸置疑,这样的原则在很多时候帮助实现了较好的决策。
文章的第
二、第三部分开始质疑“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实现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通过学***塞特-阿罗悖论和波德效应,在新的角度上认识了少数服从多数的失灵情况。他们通过拉丁方分析投票结果和顺序。如果根据选民的偏好来判断,这样的投票会有多数周期,或者大多数人不喜欢的方案被选中,这就是投票失败。美国选举人团制度作用下的**选择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2000年的**中,戈尔赢了48.
4%的选票,布什的47.9%。按照大众选票,戈尔应当当选。
当时,戈尔的选举票是266票,布什的选举票是271票。由于民意没有法律效力,布什成为美国第43届**。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事实上,执行规则与波特效应大不相同。
此外,在引入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时,还存在一种外部成本,即决策对少数人的负面影响的成本。在平等的前提下,这些外部成本不容忽视。多数不等于全体,当大多数人的利益得到了体现,那么又是谁为少数人的为此所承受的损害买单呢。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在两方或者两方以上都出现势均力敌的时候会出现互投赞成票,这样的结果必定导致成本高,效率低的后果。
文章的第四部分指出,多数人可能无法战胜少数人。在奥尔森教授《集体行动逻辑》一书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其中之一是,由于集体中的搭便车现象,每个人都希望付出更少的成本,获得更多的利益。这种恶性循环必然导致集体行动的失败。
当集体规模越大,这样的失败越容易出现,而在规模越小的集体其决策实现的高效率便更有可能。因此多数未必能够战胜少数。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民主在某些情况下已经成为一件坏事,这就是我们需要思考真正的本质,从根本上把危害降到最低的原因。针对国内外对我们民主制度,民主理念的一些不好的评价,我国有得是民主制度,有得是民主的原则,现时我们需要做的是将这些制度,原则具体到实施的程序,无可否认我们对于程序的严格要求是远远不够的。另外,对于少数服从对数不能一竿子打倒一条船人,既然最民主的决策成本是最高的,但决策的奉献责任0,而寡头的决策成本最低,但其决策奉献是最高的,既然不能走极端,现时少数服从多数暂时来说是较好的选择,我们要做的是怎样让其发挥最优作用。
少数服从多数,秩序影响结果,多数循环。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最优的顺序,对各方造成的损害最小。对于大多数循环,我们可以适当地调整方案的个数或选择器的比率列,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民主问题上,一些博弈论不可避免地会因为一方的利益而导致一方的损失。这是需要更多的绥靖措施和对策来弥补少数人的利益。在此过程中,制定严格的福利保障制度是一项有效的政策。
至于多数不能战胜少数的结果,我们可以想象精英的决策。这里就设计到了精英政治的说法。曾几何时,有外国人大赞中国的科举制度,认为这是典型的精英政治。
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理解为英雄主义。但是,我认为它需要一定得历史条件和环境来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不能把一个成功的例子从过去复制到这样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在特殊情况下提出精英决策的前提下,我们仍然提倡集体权力。
经济观后感 篇8
然后是对政府定价的的方式的讨论。由于政府无法掌握相关企业生产的边际成本变动,往往会造成定价过高或者过低的影响,我国铁路运输的实际状况是由于政府综合部门综合定价机制的限制,车票价格长期低于市场均衡价格,造成车票短缺,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后果,与政府定价以及价格听证的前两个理由都不相符。政府定价的第三个原因是为了保护弱势群体和低收入人群。
通过税收,。同时,对低收入人群的保障不需要特别优惠的火车票,而是可以通过社会保障来实现。如果政府采取这种优惠行为,需要筹集更多的资金和税收来弥补,这将增加税收的超额负担,增加效率的损失。因此,笔者向我们证明,为了保护低收入和弱势群体,要求政府定价是不合理的。
所以,政府定价的方式依旧被笔者否决了。
最后,笔者用事实数据和我们一起探讨了上海春运期间政府参与调控后的影响,显然,票价的涨幅和未进行预测调控的假设的自由竞争情况涨幅是相接近的。笔者也据此总结了其观点,首先应明确铁路客运业务的竞争性和排斥性,以及铁路客运业务的自然垄断业务和非自然垄断业务,并对症下市场化之药,而一味的认为铁路行业的全行业自然垄断性,采取政府定价辅之以价格听证的方式,铁路客运的市场化只会越走越远。
笔者的论点是有根据的,用逻辑有序的语言向我们证明了政府的行为是不合理的。我不禁为之深深信服,我们国家的铁路改革依然需要在不断探索以及众多的意见中缓缓前行。
经济观后感 篇9
“汪丁丁:为《读书》写的经济学(之一)”摘要及读后感
摘要经济学是什么?它应当是什么?这当然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从本世纪20年代以来,经济学就被认作是研究如何有效地,用有限的“手段(means)”去应付人们无限止的“欲望”。
分工和专业化迫使经济学家不去过问那些“手段”和那些“欲望“是否正当或是否高尚。他们把这些问题留给了那些还没有从苏格拉底或柏拉图那里流放出去的道德哲学家们。经济学家不再关心人们的欲望是如何产生这样的问题的,这些问题已经分配给了心理学家(理论和实验)。
于是现代经济学变成了主要研究如何有效运用现有“手段”的科学。至于经济学应该是什么,我想在文章的结尾提到。
那些能够缓解人们焦虑与痛苦的东西,应当被叫做“手段”。所以在眼下的世界,“钱”是一种手段,因为用钱可以买到我们欲望着的东西;所以在那个点石成金的故事里,**绝对不是“手段”,因为他用**买不到任何他真正欲望着的东西。
“交换”,亚当·斯密说交换是人类的天性。
总量不变的手段,仅仅由于“交换”,满足了更大多数人的更大的需求。这是一种改善,一种有利于一些人而不损害任何人的,经济学家称为“伯累托改善”的事件。“交换”是实现“伯累托改善”的合乎人类天性的方式。
用手段生产手段,一直到那些最原初的手段,我们的“知识”找不到任何方式可以用任何手段去生产出他们。这些原初的手段叫做“要素”。时间就是一种要素,因为人类,除了幻想中的“时光机”,尚且不知道怎样生产“时间”。
从终极意义上说,世界上只有人类时间可以称做“要素”,其他要素之有限性盖源于人类没有足够时间去发现更多的资源。
理性的人通过分工,也就是财富,来增加他们处理欲望的手段。这只是一种可能性。要实现这可能性,两个制度条件必不可少;(1)分工造成的规模经济的好处必须适当地“分配”到每个参与了分工的人。
(2)由大范围交换关系产生的“不确定性(uncertainty)”必须能够被规模经济的好处抵偿。
其实经济学家把自己局限在“手段”的研究上是为了与心理学家、科学家和工程专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以及其他种种专家做个“分工”。在这种安排下,经济学研究生产、交换和分配。在生产交换分配中,现代的主流经济学分工研究“交换”,从最近几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领域看,经济学研究的方向或“研究纲领”正在改变到“制度”方面去,交换的制度,生产的制度,分配的制度;政治的制度,科学合作的制度,组成社会的制度,能促进和不能促进文明的制度等等。
研究“制度”的学者们追究制度的根源,认识到一切制度的维持和变化都要以运行那个制度的人所积累的“知识”为基础。
复杂的制度,例如社会制度,必须建立在人们关于彼此“权利”的共识上。霍布斯说,人类缺乏这种共识就会陷入“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古希腊斯多葛学者说,每个人都知道这种不尊重他人的后果,这件事本身是最重要的,它,做为知识,能使每个人推论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这是斯多葛学派理解的“正义”,也是现代的“契约主义者”如布坎南、罗尔斯、宾莫尔(ken binmore,game theory and social contract,1994)所谓的“每个人都试从其他人的位置上看世界”。契约主义者从正义可以推出“道德”。因为“知”经过了上述的推理就是知道“止于至善”,不知道这算不算“格物明德”。
就这样,我写完了写给《读书》的经济学。任何理论的掌握都是通过对重要概念的理解来实现的。对重要概念的理解表现在对关键词的解释上。
欲望、手段、要素、稀缺性、信息、交换、分工、规模经济、分配、帕累托改进、知识、权利、正义、道德和宗教。这些就是这个为《读书》写的经济学解说的关键词。写给思考过经济学或其他社会科学的读书人,并且故意“空”了许多该写但未写的话。
读后感这篇文章并非是经济学入门之类的东西,所以,看了之后,如果我的认知水平还可以的话,我把握到了经济学的本质,却无从了解经济学的细节,比如经济学是如何研究“交换”的,经济学视野里的“手段”有多少,研究手段的话,能解决经济学理论的绝大多数问题吗?
另外是关于制度的,“一切制度的维持和变化都要以运行那个制度的人所积累的“知识”为基础”,在这句话里,积累是否包含“创新、创造”的意思,知识能否被“文化”所代替?文化作为传统的体现,在制度的维护和变革中是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怎么解决这么一个问题——有了知识,却并不把知识进行应用以变化制度——被有关利益方所掣肘。
总的说来,就是很有收获,可以此为总纲继续学习。
“汪丁丁:为《读书》写的经济学(之二)”摘要
摘要“成本”,没有选择的自由,谈不上成本。
古典经济学家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寻常“财富”的**。最早回答这个问题的是威廉·配第,他说“劳动是财富的父亲,而土地是财富的母亲”。
在亨利·乔治清晰而不严格的理论体系中,财富意味着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价值是指一种东西,只要它能减少人们为了获得同样的幸福而付出的努力,它就有价值。
主观价值论
在贝克莱主角的“月亮”和奥地利学派的主观价值论之间确实存在着一个重要的思想联系。这就是休谟的怀疑论,理性的哲学基础(学说与科学,传统与乌托邦)
主观价值论的一个更深层次的观点是:没有选择就没有价值,没有选择的机会不是机会,也不是机会成本。
基于选择的成本,现代经济学研究选择的“效率”。这个概念可以直接从选定的成本概念中派生出来。说选择是有效的,意味着选择的机会成本最小。
效率是选择的结果。选择是在可供选择的多个行动方案中择一而行。一个行动方案包括三件事:
一。行动目的,2。可用技术,3。现有资源。其中,“技术”是指以各种形式储存起来的知识。用时兴的语言来区分技术和资源,前者是“软件”,后者是“硬件”。
一旦知道了知识(技术),就没有成本。选择是未来行动计划的选择。已经发生的事再也不能选择了。所以在选择行动方案时,可以使用的技术都是没有成本的(还没有买到的技术不是“可用的”)。
选择是对资源和目的的选择。
知识的所有权是分工的产物。分工的好处是节约劳动时间。分工可以节省劳动时间,因为专业化和知识积累。
分工固然节约了时间,可是分工的代价是没有人知道所有人知道的事;而与此同时,是我们一定愿意知道所有人知道的事。
读后感对于这段话——“一个行动方案包括三件事:一。行动目的,2。可用技术,3。现有资源。其中,“技术”是指以各种形式储存起来的知识。
用时兴的语言来区分技术和资源,前者是“软件”,后者是“硬件”。”——我觉得,将技术和资源区分的并不清楚。
根据前苏联列奥尼夫的行动理论,一个行动有三个主要因素(目标、主体和群体)和三个次要因素(工具、规则和分工),我认为这样更好。
另外就是这个“技术就是知识”的观点,值得商榷,我们知道,技术可以以知识形态的方式存在,其他一些事物,如科学、文化、制度、宗教信仰等都可以以知识形态的方式存在。
这样,汪丁丁先生的文章就可以重新编排了。
其中能够被选择的是工具、目标和规则。比如,你可以选择天一阁藏书,也可以选择一万两银子。规则是他们只能选择一个,工具是判断书和银的价值。
经济观后感 篇10
今天有幸读了科斯的《经济学中的灯塔》一文,在这篇文章中,科斯提出了经济学家们不应该把灯塔作为只能由**提供服务的例子的结论。在以前,经济学家们通常以灯塔为必须由**提供而不是由私人企业提供的物品的例子,来帮助读者理解**的经济功能的问题。因为他们认为企业家不可能对灯塔服务的所有过往船只收费,也不可能盈利,所以私人投资者不会投资灯塔,只能由**控制。
可科斯却就这个小小的灯塔提出了质疑。
文章开头引述约翰·斯图尔特·穆勒等著名经济学家的话说,灯塔只能由**服务,即公共物品。他们这样认为的主要原因是灯塔照明和方向引导的特殊性。私人无法控制收费,所以只能通过**来解决问题。**主要从税收中拨款提供这项服务,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科斯在分析英国灯塔系统后发现,灯塔不需要由**来管理,在英国历史上,许多灯塔都是由私人或企业建造和管理的。时至今日,英国灯塔不归英国**管理,而是由三个非自治机构共同拥有和管理。因此,他直接推翻了灯塔只能作为公共物品,也可以作为私人物品存在的观点。
私营部门通过向港口居民而不是船只收费来解决问题。
首先,上述提到了两个名词“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公共物品是指公共使用或消费的物品。公共物品是可以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
公共品的供给理论则指出,由于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存在,会出现“搭便车”等无效率现象,因而公共品的供给不能依赖私人市场,只能由公共部门提供。而私人物品是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物品。所谓竞争力,是指增加一个消费者,减少其他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消费。
所谓排他性,是指产品一经生产,只能有偿使用。
在本文中,灯塔的传统意义正是经济学家所说的公共物品。在英国灯塔系统的演进过程中,一度由**运营,但发现灯塔的损坏率大大增加,维修费用增加,使得资源趋于低效。这体现了了**提供公共物品的低效率。
事实上,既然收费问题已经解决了,私人灯塔系统也可以实现,为什么不这样做,大大提高效率呢?在**监督下的私人经营,不仅解决了交易成本高的问题,而且解决了**经营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的问题。
这警示我们:判定某种物品为公共品必须慎重。更具体地说,萨缪尔森以灯塔为例的错误在于其对灯塔非排他性的人以认定,导致了灯塔作为公共物品的认定不当。
而为什么就这么明显的事实他们却没有想到,而是武断地由其灯光无法完全收费的原因判其为公共品?这只是一片盲叶,也间接告诉我们,要从现实出发,反复验证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