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零思考方案网网站!

教育扶贫方案优选9篇

2024-10-08
教育扶贫方案 扶贫方案

写方案属于思维和逻辑双结合的活动期,为了达成一个阶段的任务。我们第一任务就是做一份方案,我们该怎么去写活动方案呢?我们听了一场关于“教育扶贫方案”的演讲让我们思考了很多,经过阅读本页你的认识会更加全面!

教育扶贫方案 篇1

大营小学教育扶贫

“大家访”活动实施方案

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发的《关于开展教育扶贫 “大家访”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我校领导高度重视,为了更好地发挥广大教师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确保教育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特制订本次精准扶贫大家访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标

活动与假期学生教育紧密结合,帮助暑期贫困学生解决学习难题,为家长解除后顾之忧。在开展教师大家访的基础上,落实好精准扶贫工作,引导广大教师通过对贫困学生在学习上、思想上、心理上的疏导帮扶解决学生在成长中的实际困难。通过实地走访学生家庭,特别是贫困学生家庭,进步搭建家校交流平台,切实转变教育工作作风,树立教育良好形象,全力助推精准扶贫深入开展

二、活动内容

1、宣传政策、听取群众意见。宣传讲解教育系统精准扶贫工作相关政策及工作开展情况,认真听取家长对当前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广泛征求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家长关注的各类问题做好回复工作,赢得家长对教育、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2、了解家情、分享育人经验。要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家庭的具体困难和原因,掌握学生的成长环境、在家表现、学习生活习惯等;向家长反馈学生的思想、学习情况和综合表现;分享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生理、安全、健康知识,引导家长用科学方法教育孩子。

3、创新载体、丰富活动内容。采取“大手拉小手”、“心心相连”、“一对一帮扶”等多种活动,确保在大家访的基础上落实落细精准扶贫工作。

三、活动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开展大家访活动是转变教育工作作风的具体实践,也是助推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开展的有力举措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班子成员要率先垂范,自觉增强开展活动的主动性

2、精心组织实施。学校要严格按照通知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分层次安排家访。要认真填写大家访活动调查表家访表册,加强思想引导,落实组织关爱,明确家访分工和责任人,保证家访人员安全。

确保大家访谈话全覆盖、无遗漏。

3、注重工作实效。学校开展家访活动,要切实走进学生家庭,避免流于形式。对家访过程中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要及时进行理上报,力所能及地帮助家访对象协调解决家庭实际困难注重與论宣传。

学校要结合本次活动,充分利用班级微信群等宣传,广泛开展宣传,形成浓厚的活动氛围。

四、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1) 细化具体任务要求,确保活动全面开展,明确分管贫困生班级工作。

(2) 7月9日至10日,每位班主任进行了家访。提前预约,合理安排家访时间,认真填写家访活动调查表,做到不漏户、不丢人,实现建档户、建卡户全覆盖。

(三)7月11-7月12日及时汇总家访情况,迅速整改家访中发现的问题及群众反馈的意见建议,进行问题线素分门别类梳理,做好教育扶贫和脱贫攻坚战的工作数据依据工作。

大营小学教育扶贫

“大家访”活动实施方案

教育扶贫方案 篇2

为了做好家庭经济困难教育扶贫工作,切实把国家惠民政策落实好,把贫困学生关心好,促进我校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制定如下方案。

一、成立教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明确工作职责

1、成立学校教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齐运峰

副组长:xxx

成员:xxx

组长对学校教育扶贫负首责,协调资助各方面工作。成员负责具体工作,职责包括:宣传教育扶贫政策和工作动态;掌握学校贫困生状况;争取和募集救助资金;按照上级下达的资助名额分配资助指标;受理学生申请、社会咨询以及来信来访;初步审定资助对象;管理和发放资助款物;对学生开展感恩教育;协助开展社会性捐赠;建立健全教育扶贫档案;其它相关工作。

2、成立工作专班

专班由领导小组人员、各班班主任、相关村干部、家长代表,团支部书记组成,人员在10人以上。具体负责审定资助对象。

二、规范资助对象认定工作,保证资助公平公正

认定资助对象必须坚持以下程序:

分层次进行汇总,形成贫困生信息库;对学生家庭状况进行跟踪监控,准确掌握学生家庭动态。

9月底前),学校组织学生填写资助申请表,申请表须加盖村委会公章,学年中途若有调整也必须申请。资助申请表学校存档。

3、评审学校组织专班根据资助条件和上级下达的资助名额,对申请资助的学生进行逐一审选,初步拟定资助对象,评审小组名单上墙公布,并存档备查。

4、公示对通过评审初步拟定的资助对象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公示期内若有异议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和调整。

5、上报审批学校将公示无异议后的名单上报教体局。

6、发放资助资金财政局在收到专款后立即将资金打到学生一卡通中。

三、加强资助宣传和教育工作。

一是宣传好资助政策。学校对资助条件、资助标准、资助名额、评定程序、资金来源等相关内容进行广泛宣传,让学生、家长和社会全面了解政策,实行阳光操作,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宣传好资助典型。对社会团体、爱心人士的助学善举进行充分的宣传报道,对学校开展教育扶贫的好做法进行及时的总结推广,营造捐资助学的和谐氛围,促进教育扶贫工作健康发展。

学校在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扶贫工作中,通过举行助学金发放仪式、发表受助感想、主题作文比赛、向捐助人寄送感谢信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和励志教育,促进学生形成自强自立、回馈社会的良好道德品质。

四、健全教育扶贫工作管理制度,规范资助行为

1、建立和完善具体的工作制度或实施细则制订教育扶贫工作制度;家庭经济困难教育扶贫评审制度;教育扶贫资金发放管理制度;教育扶贫人员岗位职责。

或严重违反校纪校规受到处分的,取消受助资格。

3、规范资助资金发放管理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采取一卡通打卡统一发放。

教育扶贫方案 篇3

根据《凉山州2017年教育扶贫专项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县教育工作实际,特拟定我县2017年度教育扶贫专项实施方案。

一、年度目标任务

(一)促进学前教育加快发展

1、新建乡镇幼儿园20所,计划投资10290.4万元。

2、新建幼教点146个,新增283个幼教班,实现学前教育全覆盖。招收幼儿6997人,学前三年入园率达85%左右。新聘辅导员566人,辅导员总数达688个。

(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寄宿制学校建设8所,计划投资1585.5万元。全面推进新市坝镇、田坝片、海棠片、苏雄片、玉田片等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任务,新增城区教育资源,新增寄宿制学生1500人以上,营养餐正餐供餐率提高10个以上百分点。努力化解城区学校大班额。完成小学招生4000人,初中招生3000人左右;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9%以上,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7%以上,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到75%以上。

(三)扩大高中中职教育规模

完成普通高中、中职招生任务,普通高中在校人数超过1800人。完成县职业技术学校、内地彝区“9+3”学校招生任务,中职入学率达40%以上。启动实施县职业技术学校创办统合性高中建设,努力探索高中、中职教育发展新模式。

二、具体措施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统筹落实“全面改薄”、“大凉山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十年行动计划”和“大小凉山教育扶贫提升工程”等重大教育工程,抢抓发展机遇,加大基建资金投入,全面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1、实施教学及辅助用房建设。建设里克乡、尼尔觉乡、坪坝乡、玉田镇中心校、新市坝镇尔觉小学、吉米九年制学校教学用房;建成里克乡、尼尔觉乡、坪坝乡中心校和新市坝镇尔觉小学厕所;建成里克乡中心校食堂。

2、实施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建设里克乡中心校、玉田镇中心校、新市坝镇尔觉小学、尼尔觉乡中心校、坪坝乡中心校、普昌镇中心校、吉米九年制学校学生宿舍和新华初级中学学生宿舍楼。

3、实施学校运动场建设。新建里克乡、尼尔觉乡、坪坝乡、玉田镇中心校、新市坝镇尔觉小学、普昌镇中心校和吉米九年制学校运动场。

4、实施新市坝片、田坝片、海棠片、玉田片和苏雄片49所学校教学设施设备标准化配置工程。

5、实施146个幼教点和20个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

6、实施甘洛中学新校区和职业技术学校实训基地建设。

(二)提升基础教育水平

1、实施免费学前教育。2017年春季学期起,逐步免除全县在园(班)幼儿保教费,对经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按公办幼儿园财政补助标准给予等额补助,其收费标准高于财政补助的部分由学生家庭承担。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学前教育。配齐公办幼儿园教职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配齐村级幼教点辅导员,建立幼儿教师培养机制,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水平。

2、巩固和提升普及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全面落实控辍保学县长、教育局长、公安局长、人社局局长、乡镇长、校长、村长、组长、家长“九长”责任制,建立健全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责任机制,逗硬奖惩,通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严控学生辍学;建立健全区域内义务教育学生流动预测和管控机制,适龄儿童、少年户籍所在地居住地乡镇要建立儿童、少年花名册,做到人头清、数据准;加大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力度,继续强化未成年人外出务工专项整治和义务教育执法督导检查,进一步落实父母作为第一监护人的责任;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增强课程适应性和教学吸引力,提高教学质量。新增甘中、民中和城小用地,适当增加城区学校学位,合理划定甘中、民中、寄宿制及新市坝镇小学毕业生升初中范围,切实缓解城小、附城小学大班额问题。

3、全面创新高中阶段办学模式。积极探索综合高中办学模式,充分利用现有职业技术学校办学优势,扩充办学规模,整合办学资源,把现有职业技术学校建设成综合性试点高中。(具体方案另文专报)

4、大力实施远程教育和教育装备工程,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范围。结合国家教育信息化重点工程的启动以及实施农村小学计算机建设工程,加快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在具备基本条件的学校全部完成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数量递增10%,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注册教师达70%以上,学生达30%。

(三)提升高中办学效益

1、实施普通高中中职免费教育。全面兑现普通高中免除学费并免费提供教科书政策,继续实施中职免费和彝区“9+3”免费教育,促进高中阶段健康发展。

2、提升高中中职教育办学效益。启动甘洛中学争创省级示范性高中工作,不断提高高中办学质量,为高等学校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努力为全县扶贫攻坚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按照标准化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县职业技术学校办学条件,根据就业和学生需求调整和增加中职学校专业设置,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

3、加大成人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从2017年起,通过县职业技术学校的职业学历教育、职业短训班、内地中职学校彝区“9+3”免费教育计划、成人农技培训等多种方式,每年完成农村青年劳动者技能培训任务。针对扶贫攻坚工作部署,根据贫困户就业需要举办各专业培训班,力争年内完成培养2000名技能型打工人才。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积极争取专任教师编制。2017年,力争专任教师编制数在1922名的基础上提升5%。

2、拓宽乡村教师补充渠道,通过特岗和公招的方式,择优聘用优秀大学毕业生补充我县师资力量,力争2017年补充80名。

3、加强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县管校用”制度,建立健全农村教师轮流任教、激励机制和荣誉制度。2017年起,义务教育阶段新增教师必须安排到农村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3年以上。对支教教师、三类地区村小或教学点教师任职资历进行加分。建立健全县城教师到乡镇学校、乡镇学校到村小轮流任教机制,每年交流轮换教师不低于在职教师总数的5%。

4、实施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工程。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加大对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培训,校长、教师继续教育每人每年不低于80学时,参加省、州、县规范性培训不少于24学时。建立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定期表扬制度,对长期从教的教师进行表扬予以激励。继续实施教师学历达标计划,2017年,幼儿园、小学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达到80%以上,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到60%以上。

5、实施教师培训计划。加强教师专业培训,制定实施“双语”教师培训计划,开展规模化、专业化的各种培训,从2017年,培训人数达400人以上,计划投入资金46.8万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6、实施支教计划。认真做好四川大学、眉山市、东坡区、洪雅县的扶贫帮扶和对口支援工作,切实做好支教教师的接收、管理和考评工作,落实好支教教师的各种支教政策和待遇保障。

(五)落实教育经费保障

1、经测算,“一村一幼”开办经费465万元;辅导员工资补助1118.4万元;“一乡一所”工程10290.4万元;免学前教育保教费360万元;高中免学费115.9万元并按标准免教科书费;师资培训46.8万元;新建或改扩建教学用房、学生食堂、学生宿舍、厕所、运动场,建设甘中新校区、职中实训基地等经费14039.2万元;义务教育学校设施设备装备资金3000万元。共需投入资金29436万元。其中需县财政投入4500万元左右。

2、建立与教育扶贫目标任务相衔接的经费保障机制,推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向教育倾斜,确保教育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教育要主动对接上级有关部门,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县级财政要调整支出结构,加大教育投入。审计、监察部门要加强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坚决查处挪用、截留和贪污资金的行为。

(六)强化教育督导检查

依据教育扶贫工作的特点,制定和完善相关的评估考核办法和细则,按照科学规范、客观公正的原则对教育扶贫专项工作实施考核评估,并强化考核评估的结果运用。要加大对教育扶贫专项工作的督导检查力度,对督查中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加大工作落实力度,提高教育扶贫的'质量和水平,确保教育扶贫工作取得实效。对重视不够,工作不实造成严重后果或不良影响的,严格问责。

教育扶贫方案 篇4

为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确保完成市委、市政府扶贫攻坚战略部署,围绕我市实施“六五五”工程,根据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建档立卡三年26782人口脱贫计划,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落实中央和省、市扶贫攻坚战略部署为重点,以实现扶贫“六个精准”要求为原则,以构建覆盖教育全过程的扶困助学体系,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为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二、目标任务

根据市扶贫办提供的到户、到班、到人的教育精准扶贫体系;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让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能接受公平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加强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的技能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实施教育强民、技能富民的精准扶贫举措,发挥教育在精准扶贫、脱贫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依靠教育拔穷根,促进建档立卡贫困户从根本上脱贫。

三、主要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推进教育脱贫精准到位

台安县教育局和学校建立扶困助学领导机构,确定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明确责任,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精准教育扶贫工作。

县(区)、校、班实行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专人负责,资金专户管理,资金发放分级公示,对违规违纪现象要及时查处,对相关责任人实行责任追究和问责。

县(区)两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在市、两县县、校三级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资助公示制度。

(二)精准认定教育脱贫对象,确保精准扶贫无遗漏

台安的学生数量,全面掌握学生姓名、家庭经济状况、所在教育阶段、学校、班级等个人信息,登记造册,形成专门台账,完善市、县、校三级学生资助管理信息数据库,为精准扶贫提供准确信息,确保帮扶不遗漏。

县、乡、校和班级立体工作体系,对岫岩和台安建档立卡学生采取包保到人的精准措施,学生所在班级班主任为帮扶工作联系人,分管领导为帮扶工作直接责任人,校长为帮扶工作第一责任人,随时掌握其学习及生活情况,发现困难及时逐级汇报,及时解决。

台安两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专职工作人员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实行动态管理,对其资助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确保其在每一个教育阶段都能获得最有效的资助并顺利完成学业,对新发现的贫困户就学子女,及时纳入学生资助管理数据库,确保资助精准、有效。

(三)精确落实学生资助政策,确保精准扶贫取得实效

1、加大对扶助对象政策资助力度。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从学前到高中阶段全部在原有资助政策的基础上,再增补1000元。即:

(1)学前三年在园儿童:在每人每年1200元资助的基础上再增补1000元,合计每人每年2200元补助;

(课本费、寄宿费同时,再增补1000元补助。寄宿生在原有初中生1250元补助基础上,再增加每人每年1000元补助,合计2250元补助。小学生在原有1000元基础上,再增补1000元补助,合计每人每年20xx元补助;

(3)普通高中学生:在每人每年20xx元国家助学金基础上,再增补1000元,合计每人每年3000元补助;

(二、三年级学生免学费的同时,在每人每年20xx元国家助学金基础上,再增补1000元,合计每人每年3000元补助;

(5)高中毕业考入大学学生:每人每年增加1000元补助,在民政局发放;

(6)大学入学新生和在读贫困大学生(含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贷款8000元,在读期间免交利息。

特色课堂教育、捐赠生活物资、学习用品等资助。在全市中小学广泛募集学生学习、生活用品等,设立“爱心超市”,定期为有需要的学生开放、免费领取。

“一帮一”、“多帮一”献爱心资助活动。

(四)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工程,建立扶教治贫长效机制

台安办园条件,到改扩建乡镇中心园改扩建乡镇中心园3所和1所,新增公益普惠学位400个和200个。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扩大普惠学位,岫岩500个,台安450个。

“班班通”和“人人通”,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台安从教。实施《鞍山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行“三倾斜”,即职务职称评聘向乡村倾斜,岗位结构比例设置向乡村倾斜,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国家和省市培训计划向乡村倾斜,到台安培训骨干教师1500名,其中20xx年培训500名。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到20xx年交流校长和教师100名,其中20xx年交流校长和教师50名。

台安职教中心资源优势,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到台安职教中心增设现代农艺技术,宠物养护与经营,珠宝玉石加工与营销3个专业。

台安学校结对子,台安教师结对子,组织名师到岫岩、台安上300堂示范课。其中,20xx年,实现30所城区学校与岫岩和台安学校结对子,50名优秀教师与岫岩和台安的教师结对子,组织名师到岫岩和台安上100堂示范课。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教育精准扶贫责任。把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形成领导抓主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局面,确保各项任务全面落实。

(二)建立教育精准扶贫考核监督机制。市教育局将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纳入教育工作年度计划,实行过程督察督办和问责制。

(三)建立教育精准扶贫信息公开制度。建立教育精准扶贫公告公示制度,强化社会监督;通过媒体实行教育精准扶贫资金运行阳光操作。

(四)创新教育精准扶贫机制。教育精准扶贫要与教育事业发展有机结合,要整合现有资源,发展潜力资源着力提高教育扶贫富民、资助惠民能力。

(五)加强教育精准扶贫宣传工作。教育精准扶贫是一项重点民生工程,应加大社会宣传,引导社会关注。

(六)开展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市教育局将组织对教育扶贫工程完工率、项目管理水平、资金落实情况、资金发放情况、财务管理状况等进行考核评价,及时客观反映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成效。

教育扶贫方案 篇5

(二)尊重家长,树立形象。对家长态度诚恳,加强与家长的感情联系,虚心接受家长的正确意见,及时向学校领导反馈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家长因不了解情况而提出的不正确甚至极端的意见,要耐心、真诚地加以解释,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走访中,不接受家长吃请或馈赠的礼物,树立和维护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

(三)做好记录,认真改进。进行家访时,每位教师认真填写《家访记录表》,记录学生家庭和个人情况,认真分析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学校对教师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专门研究,拿出改进意见,采取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取信于学生,取信于家长。

(四)加强督查,确保成效。为全面掌握“大家访”活动的进展情况,学校建立“大家访”活动指导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监督指导。

(五)教师家访前,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做好近年来家访学生在学校各方面的了解。

2根据学生情况,做好家访目的和家访谈话内容的准备。

三。家访教师必须遵守以下要求:

(1) 教师应按照与家长约定的时间按时探亲。 (2)教师家访时要衣着大方,态度和蔼、诚恳。家访客观反映学生在校表现,以鼓励为主,反对投诉家访;引导家长纠正粗放简单的教育方式。

家访时尽可能让学生在场参与。

(3) 教师应根据学生情况,积极向家长介绍相应的科学教育方法。老师不允许只讲问题不讲方法。

(4) 教师积极向家长宣传学校的发展和成绩,通过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理解和支持学校教育。

(5)教师要虚心、认真听取家长的各种意见和建议,能当时解答的要及时解答,不能当时解答的要在家访结束后择日给家长进行答复,绝不允许不答复。

(6)教师家访不允许接受家长的宴请,不允许接受家长的礼物等。

教育扶贫方案 篇6

根据《中共贵定县委贵定县人民政府》(贵党发[20xx]33号)文件精神,为解决农村贫困学生上学问题,提高教育扶贫能力,结合我县教育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从中等职业教育毕业,实行减免学费、补生活费和培训费等政策,对考取和就读高等教育的贫困家庭子女,按奖、贷、助、减、补等政策给予多元资助,确保贫困家庭学生不因贫失学。加强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技能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实施就业帮扶和就业援助,使其顺利就业,脱贫致富。

二、主要措施

(一)落实教育资助政策

加大贫困生资助力度,落实国家济困助学政策。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在校就读期间,除享受国家普惠性资助政策,如义务教育免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外,优先享受以下资助政策:

烈士子女、孤儿和残疾儿童,由县专项扶贫资金给予生活补助(省奖补资金,实现家庭经济贫困学前儿童应助尽助。幼儿园按相关资助政策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前儿童,酌情减免保教费。

普通初中每人每年1250元)的基础上,由县专项扶贫资金对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贫困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100元/生/年)。在全县稳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按照每生每天4元的标准,为贫困义务教育学生提供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补助。

免(补助)学费(免(补助)教科书费(免(补助)住宿费(州、县按相关比例负担。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倾斜,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捐资捐助,逐步扩大我县普通高中家庭经济贫困学生资助面。

二年级享受国家助学金(免(补助)教科书费(免(补助)住宿费(州、县按相关比例负担。

免(补)学费(本科专科3500元/生/年)资助项目。新增学生资助项目所需资金,根据学生就读学校隶属关系,由各级财政分级承担。

(二)支持贫困村学校发展

着力改善贫困村、贫困户较集中村及农村初中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优先安排校建资金,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落实教育均衡发展,扩大城乡学校结对帮扶覆盖面,加大师资扶持力度,全面提升贫困村及贫困户较集中学校办学品质,让贫困家庭子女就近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降低教育支出。

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等项目时,优先考虑贫困村。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建一所成一所”的原则,一校一策确定具体建设方案,改善贫困村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改善师生住宿等生活条件,完善配套附属设施。

培训、交流、保障以及评价和发展机制。支持鼓励教师到贫困村从教;选派优秀教师到贫困村学校支教,开展多形式的贫困村学校支教工作;在培训进修、评先评优等方面,优先考虑在贫困村学校任教的教师。

教学点,形成“县—镇”“县—村”和“镇—村”等结对帮扶体系,进一步优化和深化帮扶措施,主要在学校常规管理、教师业务能力提升、教育科研、高效课堂改革等方面进行帮扶和督促。

(三)扶持贫困生职业教育

充分发挥贵定县中等职业学校的优势,结合贵定产业特点,为贫困家庭学生和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使有教育需求的贫困家庭劳动力都能完成职业学历教育,帮助贫困户加快脱贫致富。

电子商务、电子计算机、旅游管理等专业,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高质量、高就业、高收入的职业技能培训。

2.开展贫困生职业学历教育。通过定向委培特困生等方式,帮助贫困生完成中职以上职业学历教育,实现就业脱贫;落实好农村贫困家庭子女职业学历教育财政补贴政策。

经营、服务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领域工作的务农农民以及农村新增劳动力。

(四)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助学

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推进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教育扶贫机制,鼓励和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

共青团、残联、妇联、红十字会等社会团体、公益组织现有的扶贫资金和扶助政策进行扶贫助学。

企事业单位公职人员参加“教育扶贫日捐款”等形式的捐资助学活动,多渠道筹措资金。本着充分尊重捐赠者意愿的原则,设立助学基金,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点对点” 的方式支持贫困村学校建设、帮扶贫困家庭学生。

(五)开展特殊群体关爱活动

每年的专题,集中报道学习宣传的动态、典型,使“保学控辍”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宣传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宣传到村、到户、到班、到人。认真执行“控辍保学”三项制度,进一步从源头上控制辍学现象的发生,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依法平等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确保适龄少年儿童不因贫困而辍学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教育局成立由局长担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县教育局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贵定县教育局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基教科,牵头负责教育精准扶贫日常工作。各站(校)要成立相关工作小组,负责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各项工作。

(二)落实工作职责。教育局有关科室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强沟通、信息共享。县教育局基教科负责牵头制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方案,指导和督促学校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县学生资助管理办负责扶贫对象的识别和动态管理、扶贫培训管理及扶贫补助资金发放,落实应补尽补政策。各中小学校(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负责将就读本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纳入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范围予以优先资助,并将资助信息载入学生资助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加强资助基础信息的收集和统计,确保统计信息真实可靠。

(三)强化宣传报道。教育精准扶贫是一项惠及数以千万计农村家庭和学生的“民心工程”,各教育指导站和学校要整合宣传资源,充分利用电视、手机短信、微信、宣传横幅、板报等各种载体,宣传好教育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资助政策内容、申请程序、补助标准,让各项扶贫惠民政策家喻户晓,进一步统一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认识,激发教育扶贫攻坚信心,形成工作合力。

(四)建立信息台账。各学校要建立精准扶贫学生档案,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正在接受教育(含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学生进行全面登记造册,建立详细档案,对扶贫对象享受资助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确保其获得有效资助,完成学业。要完善档案管理,分类建立资助、培训档案,将相关资助申请、评定、审批、公示和资金发放凭证等资料整理归档。

教育扶贫方案 篇7

该方案在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具体、周密、可操作性强。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9年学校教育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

第1篇: 2019年学校教育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抓住国家支持X南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及国家实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规划重大历史机遇,以改革创新精神,更加注重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贫困地区农民增加收入,着力推进精准扶贫进程,为我市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贫困对象、五保户、低保户等特殊人群,加大精准扶贫工作力度,把加快发展与扶贫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2、合理安排、量力而行。坚持从我市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积极进取,量力而行,注重实效,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

3、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坚持直接面向全市农村贫困群众,以贫困人口受益为基本出发点,使全市绝大多数贫困人口包括在受益范围内,做到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统筹协调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与实现长远的发展目标,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体推进我市精准扶贫工作。

4、明确责任、相互配合。各自明确责、权、利关系,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协调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努力实现扶贫效益最大化。

二、总体目标

到2018年,全市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提高,社会就业较为充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加,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不断缩小,生态环境大幅改善,发展基础明显夯实。

到2020年,实现全市1419个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或接近乡(镇)平均水平,贫困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或接近县(市、区)平均水平,11个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的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或接近全市平均水平的目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发展环境更加优化,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缩小,与全国人民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三、工作任务

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中央专项资金和省级专项资金在项目数量、投资补助标准和项目安排时序上向贫困地区,特别是向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和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的贫困村倾斜。力争通过“九大工程”的实施,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素质,提升贫困村发展后劲,确保贫困对象都能住上“安全房”,喝着“放心水”,走上小康路。

1、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程。

会同城乡建设局、财政局切实做好2、82万户农村危房改造指标追加争取工作,落实好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资金补助标准户均增加1000元,力争全面完成全市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任务,全面解决我市农村居民住房问题。争取国家尽快下达我市提前实施的17万户土坯房改造指标。

2、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做好农村安全饮水拾遗补缺工作,解决偏远地区和新出现的农村不安全饮水人口饮水安全以及农村学校饮水困难问题;启动全市7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提质增效工程,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改造,完善水质检测和供水净化消毒工作,强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不断提高供水水质和供水效益,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联网升级,对有条件的现有小规模供水工程合并联网,实现规模化供水;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到2020年基本实现农村自来水全覆盖。

3、以工代赈工程。

力争每年争取国家以工代赈资金8000万元以上,加快实施节水型农田水利工程,山区水源工程和田间配套工程,开展老化失修、因灾损毁的农田水利设施修复及节水灌溉、农田防洪除涝工程建设;重点推进乡村公路互联互通,根据各县具体情况,安排60%以上的资金量用于25户以上自然村通水泥路和小型桥梁建设。罗霄山片区县每年安排一个以上以工代赈示范项目,重点实施连通多个贫困村的乡村公路或出省出县的断头路;大力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改善局部生态环境等。以工代赈项目要优先安排建档立卡贫困农民参加工程建设,尽量提高劳务报酬占总投资比重,并在相关合同文本中予以明确,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4、农村电网改造和光伏扶贫工程。

继续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全面解决贫困户生产生活用电问题,提高电网性能和用电质量。到2020年,支持片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内已建档立卡贫困户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增加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收入。

5、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以工代赈异地扶贫搬迁计划指标,计划平均每年搬迁安置农村贫困人口1500户,6000人以上,力争到2020年使有搬迁需求且符合条件的贫困村、贫困户全部迁出。探索建立差别化资金补助标准和住房建设标准,加强安置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土地调整变更、户口迁移、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配套政策,积极探索易地扶贫搬迁与工业化、城镇化相结合的搬迁方式,实现“总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

6、农村清洁工程。

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和扶持资金,加快乡镇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有效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大力实施农村沼气工程,高标准建设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大中型沼气项目,探索沼气产业化的路径,提高沼气普及率和稳定性。加强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处理,纠正乱堆、乱放、乱倒现象,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集中水源地保护等工作,切实改变农村脏、乱、差的面貌。

7、农村文教卫生工程。

大力实施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周转房、村卫生室等卫生项目,村卫生室重点向贫困村倾斜,大幅提升乡镇、贫困村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切实阻断因病贫困代际传递;推动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等项目,优先支持改善贫困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保障贫困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广播电视户户通项目,完善公共文化和体育服务网络,丰富群众文体生活等。

8、农村养老、社区服务体系工程。

将农村养老、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重点领域和重要民生工程,进一步加快实施农村养老、社区服务体系项目,到2020年,每个乡镇建有一所敬老院,解决孤老病残特困群众集中供养问题,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9、农村就业保障体系工程。

加强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大街道乡镇公共服务平台的整合力度,重点实施安XX、XX等8个县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项目,加快实现县级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全覆盖,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提高我市农村贫困人口就业创业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发改委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市发改委精准扶贫、结对帮扶等工作。委党组书记、主任任组长,委副县(处)级以上领导任副组长,委内各业务科室科长及委“三送”工作队队长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委地区科。各县(市、区)发改部门也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落实专人负责,加强项目的申报、争取、跟踪与调度,争取项目尽快落地,早日发挥效益,推动全市精准扶贫工作上新台阶。

(二)加强沟通配合。一方面,发展改革系统内部之间要加强沟通,形成定期信息反馈和情况交流机制,及时通报精准扶贫工作动态,分析研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推动工作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要与市委农工部、市卫计委、市教育局等市直相关部门间要相互配合,在项目申报、资金争取、项目实施、项目实施后评价等环节密切沟通,形成合力。

(三)加强项目管理。对于争取实施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市、县两级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强对项目检查指导,确保工程的建设质量。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工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争取项目尽快发挥效益。

(四)注重实际效果。精准扶贫工作是我市当前及今后的一项重点工作,要结合工作实际,注重以点带面,分类指导,力戒形式主义,确保精准扶贫工作顺利推进。

第2篇: 2019年学校教育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从20xx年起,按照定点、定向的原则,对接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构建到村、到户、到人的教育精准扶贫体系,从学前教育到高等职业教育,实行免、减、助、奖、贷、补等形式的多元扶持与资助政策。实施贫困村幼儿园建设工程,解放农村劳动力。加快义务教育学校“全面改薄”项目建设进度,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实用技能培训,实施帮扶和援助,促进贫困家庭从根本上脱贫致富。

(一)学前教育:重点推进学前教育资源向贫困行政村延伸,到2017年,在全市有实际需求的贫困村依托小学新建、改扩建幼儿园,使农村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0%,按标准配齐配足幼儿教师,配备玩教具、保教和生活设施设备。到2020年,实现全市有实际需求的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保障贫困家庭适龄幼儿接受学前教育。对接受学前教育的贫困家庭子女免收保教费。

(二)义务教育:改善贫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到2017年,使全市农村学校教室、桌椅、图书、运动场地等教学设施设备满足基本教学需要,宿舍、床位、厕所、食堂、饮水等基本满足生活需要。到2020年,全面完成“改薄”任务,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县域义务教育实现均衡发展,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总体目标基本实现。

(三)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推进职业教育资源进一步向贫困家庭倾斜。到2017年,加大职业教育免费力度,提高中职助学金标准,所有贫困家庭中职学生接受免费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初中毕业生进入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的比例大体相当。逐步打通中高职 有机衔接的上升通道,面向就读中职的贫困家庭学生加大高职单独招生和注册入学的比例,扩大贫困家庭学生进入职业院校的覆盖面。到2020年,市上重点建设2所中等职业学校,每县区重点建设1所中等职业学校(职教中心),鼓励支持办好1所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将全市中等职业学校由现在的17所调整到10所左右,形成统筹有力、管理有序、布局合理、资源优化、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新格局。优先实现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家庭毕业生接受专科 层次职业教育比例不低于40%,通过多种途径确保贫困家庭的适龄学生进入职业院校学习,掌握专业技能,提高脱贫致富能力。

二、主要措施

(一)扩大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机会。

1.扩大贫困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按照有利于利用小学富余校舍和师资、有利于幼儿方便就近入园、有利于乡镇分级管理、有利于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原则,依据《甘肃省农村幼儿园基本办园标准(试行)》,在有实际需求的贫困村依托小学新建、改扩建幼儿园,满足贫困家庭适龄幼儿入园需求,着力解决贫困农村幼儿“无园上”的问题。

2.加大学前教育免费力度。加大贫困村学前教育免费力度,按照每生每年1000元的标准,免除贫困家庭幼儿在当地接受学前教育的保教费。所需资金由省级财政和县级财政按6:4比例分担。

3.加大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的财政投入力度,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村小学和教学点,保障贫困农村儿童就近入学。规划总投资13.48亿元,改造建设薄弱学校1063所,建设校舍39.9万平方米,新建室外运动场地42.2万平方米,围墙7.4万米,护坡3.5万立方米,购置图书26.8万册,计算机1.5万台,教学仪器设备3546台,课桌椅3.8万套,学生用床2.8万套,食堂设备102台,饮水设施1380台。

4.对贫困家庭中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学生优先安排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学年1500元。对贫困家庭中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实行免学费政策,并按照每生每学年2000元的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带动家庭脱贫。

5.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到2017年,宽带网络覆盖所有中小学和教学点,“班班通”建设覆盖所有班级,让学生享受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

6.加大升入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一是对进入省内高职院校的贫困家庭学生免除学费和书本费,所需资金由省级财政和生源地县级财政按6:4分担。为考入高等院校的贫困家庭学生办理每生每学年不超过8000元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由政府贴息,并提供勤工俭学机会。二是整合各类高考奖励资金,对当年预定脱贫家庭考入二本以上高等院校的学生实施全覆盖资助。

(二)精准对接贫困家庭脱贫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招生扶贫。

7.积极争取国家部委所属高校、外省省属重点高校、省属高校面向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地方高校农村生源专项招生计划和省属医学院校农村全科医生定向培养计划给予我市最大的倾斜和照顾,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贫困家庭子女。

8.认真做好省内高职(专科)院校在我市的单独测试和中职应届毕业生的推荐直升招生工作。按照省上分解的高职自主招生院校和计划,做好分县定向单独测试招生,对于贫困家庭的子女单独划线、单独录取。在中职应届毕业生推荐直升招生时,向贫困家庭子女倾斜。

(三)强化对教师队伍培养培训的政策支持

9.落实国家《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有关要求,对乡村学校教师在职称评聘、培训进修、评优提职等方面进行倾斜。鼓励退休教师到乡村幼儿园、中小学开展支教。认真做好定向培养农村幼儿园教师工作,按照省、市、县3:3:3的原则,为农村幼儿园每班配备2名专任教师、1名保育员。逐年解决农村幼儿园教师编制问题,防止新的代课教师群体出现。

10.“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每年培训60名幼儿园园长和300名教师。每年组织500名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到农村小学附设幼儿园及教学点巡回支教。

11.稳步推进教师、校长交流轮岗,保证城乡教师、校长合理流动,每年选派20名城市中小学校长,到农村学校开展不少于1学期的挂职。每年选派130名城区优秀教师,到农村边远贫困山区学校开展不少于1年的支教。

12.积极改善乡村教师生活待遇。认真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加大资金筹措力度,按时足额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加快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偏远地区学校任教。

13.加大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积极争取中职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省级培训项目,每年安排20名专业教师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培训。积极争取每年20名省属学校教师到我市职业学校挂职任教,20名职业学校教师到省属学校挂职学习;每年组织10名职业学校校长、50名职业学校专职教师参加省级专项培训,使有实践经验的专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的60%以上。

(四)着力推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劳动力转移培训。

14.积极筹建定西职业技术学院。进一步加快定西职业技术学院筹建进度,重点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促进转移劳动力市民化和从农人员职业化。

15.努力建成职业教育四大实训平台。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级投入、共建共享的原则,在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下,有计划、分步骤按区域优势和产业特色,依托定西理工中专、定西工贸中专、临洮职业中专、岷县职业中专建设集教学实训、社会培训、技能鉴定为一体的开放式合作型实训平台,满足全市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提高脱贫致富能力。

16.完善转移劳动力培养体系。支持临洮农校特色化发展,将学校建设成为全省职业农民培养基地。支持安定区创建国家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加快7所县级职教中心建设,使其成为学历教育、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技术推广、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及社会生活教育的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基地,构建覆盖全市、服务完善的现代职业农民教育网络。

17.从20xx年起,每年组织5000名贫困家庭的“两后生”接受免费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三、责任分工

(一)按照“省负总责、市级推进、县抓落实、扶持到校、资助到生”的教育扶贫工作要求,切实把精准教育扶贫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建立任务台账,细化工作职责,挂图精准作业,根据各级各类教育特点,规划、落实好项目、资金,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

市教育局根据全市教育发展情况和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情况,负责制定关于教育支持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科学制定扶持和资助政策,统筹各方教育资源,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提升办学质量。

市发改委将农村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发展纳入全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积极争取中央和省上支持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各类政策和资金支持。

市财政局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协调落实中央和省上支持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统筹相关财政资金,努力加大财政投入。

市编办、市人社局负责农村幼儿园、中小学师资配备工作,力争将“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优秀师资补充到农村幼儿园和中小学,落实好教师职称晋升和待遇保障政策。

(二)各县区有关部门负责各类教育扶贫项目的实施。坚持“节俭、安全、实用、够用”的原则,详细清查办学条件现状,核实办学条件缺口,一一列出清单。按照项目规划和政策要求,落实各类教育扶贫项目建设资金使用主体责任,确保各类教育扶贫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把好项目建设质量和项目资金使用关,避免重复建设、超标准建设。

四、完成时限

学前教育:至,实现学前教育覆盖1000人以上的行政村。保教设备、师资配备到位,幼儿园保教活动正常开展。到2020年,实现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保教设备、师资配备到位,幼儿园保教活动正常开展。

第3篇: 2019年学校教育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的系列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省教育扶贫规划(2015—2020年)》、《2019年**县教育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精神,切实摸清我校所有学生的基本情况,提高我校教育扶贫的功能,提高我校办学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我县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根据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教育扶贫**职中领导小组

组长:***

常务副组长:***

副组长:****

成员:全体行政、全体班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

办公室成员:********

二、工作目标

1、教育扶贫资助政策宣传全覆盖。通过会议、墙报、网站、微信、子贵校园平台大力宣传国家、地方教育扶贫相关政策法规,宣传职业教育扶贫相关精神,做到教职工、学生、学生家长人人知晓,做到政策层层落实。

2、教育扶贫数据统计零差错。发动所有力量对全校所有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摸底,建档立卡、农村低保、特困供养、残疾学生四类扶贫对象情况一个不漏,分类统计,分类上报。

3、教育扶贫对象资助全覆盖。四类教育扶贫对象的资助做到一个不漏,百分之百享受国家资助。

4、四类贫困学生实现零辍学。“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彻底斩断贫困链条”,职业教育要确保所有学生人人掌握一技之长,人人做到一专多能,人人做到优质就业,人人做到适应岗位。学校要千方百计抓教育教学质量,全体教工要不辞千辛万苦做好学生、学生家长的劝学工作,基本实现贫困学生零辍学。

三、活动安排

1、召开会议,传达精神:

(1)召开行政会议,传达上级教育扶贫相关精神,研究学校教育扶贫工作部署;

(2)召开班主任会议,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及《2019年**县教育扶贫补助明白卡》,班主任上好主题班会,大力宣传教育扶贫有关政策;

(3)召开党员主体活动会议,贯彻教育扶贫精神,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深入开展教育扶贫系列活动;

(4)召开全校教职工会议,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启动“千师访万户”,做到全面宣传,人人知晓,数据统计不出差错,贫困对象情况一清二楚,资助对象一个不漏,坚决做到贫困对象零辍学。

2、宣传工作安排

(1)、学校党支部、工会、办公室、团委利用学校墙报、网站、子贵校园刊载国家教育扶贫相关资料

(2)、利用班主任会议、主题班会、“千师访万户”活动全方位宣传国家教育扶贫政策

3、教育扶贫基本数据摸底、情况统计做到一个不漏,填好走访表格,建立信息台账,不出任何差错并按时上报,资料整理要全面

4、资助发放数据清楚,贫困对象人人享受,资助发放按时到位

四、工作要求

1、建立机制,提高认识,分工协作,职责分明,完成任务。

2、严肃纪律,人人参与,真抓实干,卓有成效。

3、走访记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走过场,不搞形式

4、强化督查,落实责任,若有差错,严肃追责。

**县**职业技术学校

教育扶贫方案 篇8

昭陵镇南豆芦村

关于2018年精准扶贫所指出问题的整改方案

镇党委、政府:

就我村经济精准扶贫实际存在问题整改和政策落实如下:

一、坚持围绕国务院巡查组的反馈意见,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首先做到:

1、理好清单

2、建好台账

3、精准聚焦

4、因人施策,举一反三,认真整改。

二、落实任务和分工

1、对扶贫资金方面由书记负责,主任监管监委会主任,落实发放,会计张恩平做好扶贫资金台账,组成五人签字的方式方法,落实到户到人。

2、对我村因病、因学致贫的贫困户,由村委会带头带领贫困户进一步学习和熟悉了解。对此的各项扶贫政策讲解其核心内容就政策,认真做好贫困户的思想工作。指导和完善其相关资料。使每户精准扶贫对象能够实实在在尽享国家医疗和教育方面的扶贫政策。

3、就业创业扶贫方面:加大贫困户创业就业培训力度,不断提升贫困群众的自发能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上进思想,大力开展劳务输出职业介绍等工作,为其就业创业搭建平台。

4、产业扶贫方面:努力发挥我村的经济合社作用,扎实落实利用好上级所拨的产业扶贫资金,由村经合社监管,利用入股分红的形式。春洲果业公司带来一部分产业就业扶贫户,使其能够按时按数地享受自己该享受的扶贫资金。利用落实好政府拨付的产业发展资金,并动员。贫困户自主加入,由村经济合作社组织负责农户自主发展高新产业,利润共享,风险由村经济合作社承担的运行模式,为贫困户吃了定心丸,积极参与产业发展,思想意识增强,产业发展模式已初见成效。

5、危房改造方面:就实际我村去年涉及脱贫危房改造户两户中。在南豆芦村委会的协助下,农户积极配合下,项目建设已完工。并且都已建成验收,补助款已经下发到位。今年危房改造1户,已建成并通过验收,部分补助款已拨付。

6、兜底保障方面:由党支部村委会首先做好相关政策解读。以本村的实际情况,运用民主评议,两委会研究决定。把握好政策方向使其该享受低保都得得无条件的享受,彻底打消扶贫和低保混淆的思想,同时要注意精神鼓励发挥好典型示范作用,使其完全依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来改变贫困生活。

三、突出重点整改:对反馈的问题,我们深挖病根,对症下药,明确时限,立行立改,举一反三。巩固成效全面进行的摸排,进一步防止问题的反复,不留死角,不存盲区,并使今年拟脱贫的13户61人。在“八个一批”’政策帮扶下,早日稳定脱贫,并使我村在七个退出条件顺利达标的完成情况下,贫困村得以摘帽。

昭陵镇南豆芦村委会

2018年6月6日

教育扶贫方案 篇9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黄冈市委 黄冈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完成“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的攻坚任务,现就做好全市教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实施范围

教育精准扶贫的实施范围为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龄人口,贫困村所在地幼儿园、小学和教学点。根据全市调查摸底,精准识别,具体对象包括贫困家庭学龄人口89525人,其中:幼儿园12332人,小学37897人,初中16529人,高中9201人,中职3050人,大学生11593人;包括贫困村所在地学校465所和教师5441人。

二、工作目标

(一)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确保不让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贫失学,所有学生都能上学。

(二)贫困村所在地薄弱学校改造全覆盖。结合全面改薄工程,在项目建设和资金安排上向贫困村所在地学校重点倾斜,确保贫困村所在地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国家标准,所有学生都能上好学。

(三)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教师培训全覆盖。利用“国培”“省培”“市培”“县培”计划全面培训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教师队伍,确保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教师补充、培训、交流、保障到位,所有学生都有好老师教。

三、主要任务

(一)实施贫困生资助工程

1、落实学前教育资助政策。各县市区要加大配套力度,保证建档立卡接受学前教育的贫困家庭幼儿,每生每年补助生活费1000元。

课本费,补助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小学生每生每年初中生每生每年1250元,补助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营养膳食费每生每年800元。已实行校车专业化运营的县市区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由财政补贴,免费乘车。

3、落实普通高中教育资助政策。免除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普通高中学生学杂费,发放每生每年2500元助学金。

二年级学生每生每年20xx元助学金,发放“雨露计划”补助每生每年3000元,安排三年级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

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1000元—12000元生源地助学贷款。发放高职学校贫困家庭学生“雨露计划”补助每生每年3000元。资助高校新生入学路费及入校后短期生活费,省内院校录取的新生每人资助500元,省外院校录取的新生每人资助1000元。引导社会各界捐资,设立奖励基金,对考取全日制普通本科学校的贫困生一次性给予奖学金。

6、落实特困学生特殊救助政策。县市区设立特困学生救助专项资金,采取资助政策叠加的方式,对特困生予以特别救助。

(二)实施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改薄工程

分校推进”的原则,确保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校舍、教育装备、运动场地、生活设施等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到20xx年126所。

改扩建附属幼儿园,到20xx年基本实现贫困村学前教育全覆盖。

改扩建的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给予重点支持,与安置点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人人通”。提升贫困地区“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成果,逐步扩大“在线课堂”开设规模,让贫困地区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资源”。建立贫困村教学点网络学校,采取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光盘授课等多种形式,促进贫困村教学点开齐开足课程,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到20xx年45个。

生活指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

(三)实施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教师提升工程

20xx年1000人。

退一补一”的原则,通过新机制教师招聘、县市区公开招考等途径及时补充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教师。

3、优先安排对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支教计划。加大城乡教师交流力度,将“三区”人才计划和启明星计划向贫困村所在地学校倾斜,力争贫困村所在地学校10%的教师来源于城镇优质学校,力争贫困村所在地教学点至少有一名来源于城镇学校教师。

教学点教师每人每月教学点教师职称评审重点倾斜。对在村小、教学点教育教学岗位上任教达20年以上且作出贡献的教师予以表彰。

(四)实施贫困家庭“明白人”培养工程

生活费全免的职业教育,并优先安排就业。

2、加强贫困家庭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以县市区为单位,协调相关部门整合各类培训资源,以县级职教中心(理工中专)为主阵地,对贫困家庭居民开展全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县级职教中心等培训机构要加强专业和教师队伍建设,打造“培训包”和“培训菜单”,提高培训质量和吸引力,助推精准扶贫。

创业教育培训,举办专门招聘会,挖掘适合性就业岗位,优先推荐和帮助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创业。

四、实施步骤

(一)调查摸底(20xx年12月——20xx年1月)

市县教育行政部门争取扶贫部门的支持配合,深入到贫困村和贫困村所在地学校,全面了解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情况,采集贫困家庭学龄人口、贫困村所在地学校和教师的基本信息,建立全市教育精准扶贫数据库。

(二)制订方案(20xx年1月——20xx年2月)

结合精准识别数据,根据中央、省、市精准扶贫有关要求,研究制订市县教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实施方案。

(三)推进实施(20xx年2月——20xx年12月)

根据实施方案,挂图作战,分县市区组织实施,分类推进。定期检查督办,确保全市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各项目标任务按期完成。

(四)考核结账(20xx年12月——20xx年12月)

团风县、红安县、罗田县、英山县、武穴市、黄梅县进行考核结账;浠水县、蕲春县进行考核结账。对全市教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进行总结,建立长效机制。

五、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教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在市县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建立教育精准扶贫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扶贫部门负责精准扶贫工作指导,做好贫困家庭学龄人口精准识别,提供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基本信息;教育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成立教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负总责,明确一名班子成员具体抓,资助中心牵头组建工作专班。

(二)强化责任上肩。按照军事化管理的要求,市、县、乡镇、学校、班级逐层签订责任状,实行包保责任制。建立包保机制,市教育局班子成员带领科室对口帮扶联系点县市区;县市区教育局班子成员带领科室对口帮扶乡镇,乡镇中心学校负责人带领有关管理人员对口帮扶学校,学校负责人带领中层干部对口帮扶班级,班主任带领科任老师对口帮扶学生。通过层层包干,确保每所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有帮扶负责人、每个贫困家庭学生有帮扶人,定点跟踪,精准帮扶,一包到底。市县教育部门分别建立学生资助、薄弱学校改造、教师培训、“明白人”培养帮扶机制,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科(股)室。

(三)强化任务落地。按照“县为单位、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摸清底数、瞄准对象,构建覆盖贫困村所在地每所学校、每个贫困家庭学龄人口的信息管理平台。按照贫困家庭学生资助、贫困村所在地薄弱学校改造、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教师培训、贫困家庭“明白人”培养等分别建立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任务清单,保证资助落实到学生,项目建设到学校,培训交流到教师,技能培训到家庭。绘制教育精准扶贫路线图,挂图作战,按时间节点推进。加强过程痕迹管理,保证每一个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情况等信息进入贫困家庭档案,做到精准扶贫可查询、可追溯、可考核。将贫困家庭学生名单、资助项目、资助金额、资助时间等信息在所属村、学校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四)强化资金保障。集中财力用于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整合现有国家资助政策、项目建设资金和“国培”“省培”“市培”“县培”计划,重点向贫困家庭学生、贫困村所在地学校和教师倾斜;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安排专项资金统筹解决贫困家庭学生实际困难;各县市区政府出台政策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加大对特殊困难学生的救助。

(五)强化督查考核。县市区建立教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考核督查机制,强化责任落实。市级教育和扶贫部门定期督导检查各类资助政策落实、教育项目实施、贫困生在校上学等教育扶贫工作情况,并予以通报。将教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内容纳入县市区教育部门重点工作,年底考核结帐。对未完成教育精准扶贫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的县市区约谈问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