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零思考方案网网站!

和认识教学计划系列13篇

2024-10-24
认识教学计划

我们听了一场关于“和认识教学计划”的演讲让我们思考了很多,经过阅读本页你的认识会更加全面。时光如梭,新的学期新的开始,教师们可以开始制定新学期的教学计划了。一份优秀的教学计划,可以让新的学期教学更有干劲。

和认识教学计划(篇1)

在现代音乐教育中,电子琴是一种很受欢迎的乐器,其优秀的声音效果和易于上手的特点为许多人所喜爱。然而,电子琴的学习可能面临许多挑战,包括学习计划的灵活性、针对不同层次的个性化课程安排等问题。因此,制定一个全面的电子琴教学计划,对于学生的自学和教师的教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课程汇总

首先,一个好的电子琴教学计划必须涵盖所有的课程内容,从基础到高级水平。基础课程可以包括琴键练习、基本的弹奏技巧、音符阅读和谱面理解等。高级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包括速度控制、演奏技巧、应用音乐理论来创作和演奏曲目等。

二、个性化授课

除了全面的课程安排,一个好的电子琴教学计划还应该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这可以通过分层设计和个别指导课程来实现。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技能水平的学生需要不同的课程,因此,根据他们的个人需求和兴趣为每个学生定制个性化的计划,这对学生的进步是很重要的。

三、互动教学

现代教育注重互动和学习体验,这也是电子琴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利用互联网和视频技术来帮助教师与学生进行在线交流和学习,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参与度。同时,使用多媒体的教学资源和交互式教学团队活动等,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音乐。

四、学习成果评估

电子琴教学计划不应该只是关注课程的设计和提供,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适当的评估和反馈。评估学生的正确性和技能水平,以及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意见,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弱点,进而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综上所述,电子琴教学计划应该综合考虑不同方面的因素,包括课程设计、学生个性化需求、互动教学和学习成果评估等,从而提供更优质、全面和有效的音乐教育,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技能和创作能力。

和认识教学计划(篇2)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琴作为一种新型的乐器,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但是,在学习电子琴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难以获取有效、系统的教学指导。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电子琴教学计划,对于学习电子琴的人来说,尤其是初学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电子琴教学的现状

对于很多电子琴初学者来说,因为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教材或教学方案,使得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并且,很多人在学习的时候没有耐心和毅力,难以保证长时间的练习,导致了很多学生在学习初期就放弃了。

二、电子琴教学计划的要点

1. 学生特点的分析: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对于年轻的学生,应该侧重于节奏感的训练,着重强调音乐素养的培养;对于成人学生,应该侧重于技巧的习得和曲目的练习。

2. 教学节奏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理性、科学地安排教学节奏。切勿一味地追求速度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和习惯,同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体和精神状况,合理地安排练习时间和练习强度。

3. 教材和曲目的选择:电子琴教学的教材、曲目的选择也非常重要。在选择教材时,应该以权威的、有经验的教师为标杆,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并根据学生的程度和能力进行分级。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选好曲目,不仅要美妙动听,还要具有挑战性,能够逐步提升学生的水平。

4. 评估和反馈机制的建立:建立评估和反馈机制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好地获得教学成果。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表现,及时给予鼓励、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逐步提高技能和水平。

三、电子琴教学计划的实施

在实施电子琴教学计划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充分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练习和自我总结。

2. 着重强调教师的角色,教师应该充分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便让学生有更好地体验和感受。

3. 积极推广电子琴教学计划,为更多的电子琴爱好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教学指导。

四、电子琴教学计划的效果评估

实施电子琴教学计划后,需要对效果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对教学方式、教学材料、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评估,以此来进一步优化电子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在当今电子琴不断流行的时代,建立一套科学的电子琴教学计划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为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让学生更加快速地了解和掌握电子琴的基础知识,从而让电子琴教育更加充实、有效,让更多的人能够获得美妙的音乐体验。

和认识教学计划(篇3)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第一课时。

《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是本册教材《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材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

本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带我们来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字。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的城堡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

学生尝试说说认识的图形名字。

(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从常见的物体出发,再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平面图形,丰富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

(1)观察操作。

提出要求:这些平面图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赶快行动吧!

说一说:你在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再摸一摸自己找的图形的面,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

(通过“摸”的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体会到物体的每个面都是平的。)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发现,这些平面图形的家都住在立体图形上。

(1)教师启发: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留在桌上的白纸上呢?

引导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可用描、画、印等方法),给予赞扬。

(充分给学生“说”的机会,让学生陈述操作过程,表达亲身感受,培养语言的条理性,促进思维的逻辑性。)

(通过这种“做中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操作过程,亲身体验面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平面图形的空间观念,突破本课难点。实现数学学习的亲历性,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

我们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圆柱上找到了圆形。我们还发现,这些图形的面都是平的,并且只有一个面,所以,就把这些图形叫做平面图形。

试试你掌握的本领。老师说一个图形的名字,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它的样子,一边想一边用手指画一画。

同桌之间可进行互动练习。

(通过让学生闭眼想象所学的图形,培养空间想象力,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变式图形的呈现,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获得的性质特征概括到同类对象中去,使学生在概括中获得对图形进一步的理解。)

(教师先引导学生看看教室里哪些物体上有这样的图形,可离开座位去找、去指、去摸,再把发现告诉大家。)

师:其实,在我们回家的路上也能看到这些图形,现在,我们一起去马路上看看吧!

(将数学课上认识的图形与生活中的物体融合,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借助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数一数数一数每个图形分别是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

今天这节课小朋友学得很好,胡老师要奖励给每个小组一份礼物。请打开礼品袋(袋内装有平面图形若干),用里面的图形拼出你最喜欢的东西。

(2)交流展示。说一说,你拼的是什么?用了哪些图形?

(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学生的创造欲,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通过作品的展示,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互相欣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二册《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本节教编排体现以下特点:

1、以动手操作作为主线。注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材设计了大量操作的活动,以使学生在操作中逐步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2、在实际情境中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教材设计了一些活动,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图形,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发展应用意识。

知识目标:

通过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并结合相关的情境,让学生经历“摸一摸”、“描一描”等学习过程,体验“面在体上”、“面从体来”, 感知 “体、面”之间的关系,经历从“体”抽象出“面”的过程,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

1、让学生感知长方形、正方形及圆的特征,并通过猜一猜等活动,让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辨认出这三种图形。

2、渗透分类统计的思想;

3、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情感目标:

1、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3、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处处有用,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形、正方形、圆形,经历从“体”抽象出“面”的过程,体会“面在体上”;

本节课我主要以“让学生在快乐中求知,在操作中学习数学,在实践中应用数学”为指导思想,力求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能够正确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深刻地体会“面在体上”。

本节课通过学生摸一摸、描一描、剪一剪、分一分、说一说、议一议、找一找、画一画、涂一涂、数一数,在具体的操作情境中经历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过程。体验面在体上,体验长方形和正方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悟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感悟面和体的关系。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到图形乐园去玩一玩,大家愿意吗?

师:瞧,图形乐园到了。(出示:由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球等物体拼成的图形乐园)

师:图形乐园漂亮吗?她是用我们熟悉的图形朋友搭成的,谁愿意介绍介绍?(生:有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球。)

师:对,圆柱、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咱们的老朋友,它们呀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乐园里还有许多新朋友,你们想认识它们吗?(生:想﹗)

和认识教学计划(篇4)

汉语拼音·认识汉字教学计划范文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汉语拼音·认识汉字教学片段欣赏二_课堂实录_反思案例,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汉语拼音·认识汉字

执教:厦门师范二附小 吴雅卿

评析:厦门教育学院 肖俊宇

一、激趣导入,复习音节

师:小朋友,这儿有许多可爱的动物,它们的后面藏着我们学过的音节,你选择其中的一种动物,就会出现一个音节。谁想当小老师拼读给大家听?如果读准了全班小朋友就跟道他读一遍。

生1:我选择小灰兔。(师点击课件小灰兔后出示音节jià)

生2:我来帮助他jià。

生3:我可以读得更响亮些jià。

全班齐读。

生1:我选择小毛驴qí。

生2:老师我可以帮助他qǐ。(读得不是很到位)

生3:我能读好它qǐ。

生2:(自已站起来再读音节)。

生4:老师我愿意送给他一颗进步星。(学生自己动手做的)

二、看图认识汉字

师:今天,我们又要认识一些汉字朋友,这些汉字朋友在哪里?老师先带小朋友到一户人家家里去看看他们在干什么?你看到什么?你又想到什么?先自己看图说一说,再试着拼读图上的音节。现在请小朋友打开语文书第19页。

(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己看图说一说,并拼一拼图上的音节词)

师: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生1:我看到两个叔叔在下棋,我还看到一位阿姨在洗衣服,还看到一个哥哥在搭积木,还看到一个女孩在喂小鸡。

师:在这句话中只需要在后面用一个还看到就可以了。

生2:我看到两个叔叔在下棋,一位阿姨在洗衣服,一个哥哥在搭积木,还看到一个小女孩在喂小鸡。

生3:(拼读音节)xià qí。(再读词语)下棋。

师:你在哪里见过这个下字?

生1:地下室。

生2:录音机里听过这个下。

生3:下楼梯时看见墙壁上写着上下楼梯靠右走。

师:你观察很仔细。

生4:厦师二附小的'下。

生5:厦师二附小的厦是厦门的厦。

师:放学的时候请你仔细看看校门口的牌子,厦师二附小到底是哪个厦。

生6:下车,下飞机,下楼梯。

(其余汉字教学同上)

师:小朋友真用心观察。其实很多地方都可以见到我们学过的汉字,只要小朋友多留意我们身边的汉字,我们就可以很快和汉字交上朋友。

三、巩固汉字

师:请大家用手中的卡片跟同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拿音节卡片的小朋友读准音节,拿汉字卡片的小朋友拿出相应的汉字卡片读准汉字的字音,再将汉字放在音节下面。

学生动口读一读,动手摆一摆。

生1:读xià qí。

生2读下棋。

师张贴卡片全班齐读。(其余音节、汉字的复习巩固同上)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摘苹果。这些苹果后面藏着我们今天学的音节、汉字,谁读准了,老师将苹果送给他。(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争先恐后。一双双小手高举过头,谁也不甘示弱)

生1:鸡。

生2:服。

师:这个字和衣组成词的时候读fu,单个字读什么?

生3:读第二声。

师:还有独木桥等着我们呢!桥上有一个词语,谁能读准这个词并用这个词说一句话,就可以安全走过独木桥。

生1:下棋。

生2:我爸爸和叔叔爱下棋。

生3:下棋,我爸爸和我在下中国象棋。

生4:老师,我给XX同学提一个小小的建议。他没有将下棋合在一起说。应该说我和爸爸在下棋,下棋很好玩。

(这是课件发出欢呼声,你真棒!)

生5:洗衣服,妈妈洗衣服很辛苦。

师:你理解妈妈洗衣服很辛苦,老师相信你一定会讲卫生。

四、读儿歌

师:小朋友看这幅图,这群小鸡在干什么呢?请小朋友自己试着拼读儿歌,自己会拼的、会读的做个记号。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汉语拼音·认识汉字教学片段欣赏二,j q x,希望对你有帮助!

和认识教学计划(篇5)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元、角、分与小数及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对小数的进一步认识。学生对于小数在读写方法刚接触时是感到比较困难的。但当与具体事物例元、角、分结合一起认识时,学生掌握还是比较也的。并懂得各数级中的计数单位,对于学生解决重、难点有帮助。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会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体会十进分数的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3、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对小数大小进行比较。

4、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能进行两位小数的加减及其加减混合运算。

5、能运用小数加减运算的知识,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

三、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二年级下册

●万以内的加减法与混合运算

三年级下册

●元、角、分与小数

-----------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小数意义的认识

●小数大小的比较

●小数的加减法

●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

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

●小数的乘除法

●小数的四则混运运算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小数的读写。

2、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五、单元评价要点

1、能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2、能正确读写小数。

3、能对十进分数和小数进行互化。

4、能把十进的计量单位用小数来表示。

5、能比较小数的大小。

6、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六、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13节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计划

课时

授课

日期

备注

小数的意义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及其与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

2、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

3、能正确读写小数。

3

比大小

1、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2、在比较小数大小的程中,发展推进能力。

3

可能要补充一节练习课

小数的加减法

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直观模型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

2、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的实际问题。

4

让学生找作业中的错例并进行分析及出题、根据具体情况补充练习课时。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选择简单的方法进行运用。

2、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用的实际问题。

3

和认识教学计划(篇6)

(一)单元教材分析

初步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由于在现实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把立体图形的认识放在平面图形之前,这是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的。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识可以按三个层次进行:知识的引入——知识的教学——知识的应用,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在知识的引入和应用上,要注意体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和生活化。在这部分知识中,应考虑到学生认识事物都有一个从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所以对于每一种图形,都要按三个层次进行:从实物引入——抽象为一般模型——给出图形名称。最后让学生说出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分别是这四种立体图形,使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描述所处的生活空间,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识要求充分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来引入平面图形,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同时,本单元的活动设计具有开放性,可以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需要。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5、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三)单元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和认识教学计划(篇7)

活动目标:

1.感知,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元,角,分。

2.知道人民币上有我国的国徽,知道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要爱护人民币。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重点:

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活动难点:

知道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值。

活动准备:

1.相关课件,各种面值纸币和硬币若干

2.学具:每组一盒人民币,内有元、角、分若干,"超市"货架及货物,人手一份买文具的作业单。

教法:提问法观察指导法,组织游戏法,操作法学法:观察法,探究法,体验法活动过程:

一、开始导入

(1)、教师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小朋友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它吗?""你们知道它们的名称叫什么?"(钱、钞票)"我们熟称的钱,也可以称为人民币,它分为纸钞和硬币。""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知道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货币: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通过观察人民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知道上面有国徽)幼儿依次认识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3)、幼儿一起辨认人民币上不同的面值,了解它们的意思。

2、了解等量关系:

(1)、教师告诉幼儿元、角、分的等量关系。

(2)、幼儿按老师的出题,选出对应的钱币:

--"一元等于几角?"二、游戏"买文具"。

"今天我们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请小朋友注意观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

(1)幼儿逛文具超市。

(2)幼儿用完整地语句讲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们要来买文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需要多少钱?先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价格.了解小数点前面数字和后面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儿操作。

三、小组活动。

"今天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张买文具的作业单,我们也来做一次小顾客,也来买文具。买的时候请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价格和人民币的面值,然后用线把它们连起来。"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教师小结,今天你们认识了人民币,并学会了用钱购买物品,今后不要乱花钱,要把钱花在有用的地方.

四、活动评价。

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评价

五、活动延伸:

最后,还有一个小小的任务,利用假期休息时间和父母一同去逛商场,超市等地方详细看一看大人如何购物,如何使用人民币,也可以自己去购买,把你的想法和同伴交流一下,也可以告诉老师.

教学反思

1、教学活动准备充分,所用的真币是幼儿生活中熟悉的,对幼儿很有吸引力。他们兴趣高,都乐于表现自己的想法、看法和做法,比如告诉幼儿人民币不能撕毁,这是犯法的,幼儿都很认真的和老师一起把撕烂的钱币粘补好。通过给幼儿自己认真观察,给他们了解可以通过颜色、数字的不同,认识到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大班幼儿对数字有一定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完全可以展开“兑换”这一环节,我从简单的2角兑换1角到5角兑换2角和1角,一步步引导幼儿掌握了简单的兑换关系

3、老师适时把自己当成幼儿,既是活动的主导者,又是活动的参与者,幼儿在平等的氛围中和老师打成一片。

4、本次活动整个过程幼儿很活跃,超乎我本人想象中,以为会是枯燥的一节课,但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仅要了解教材,更加要去了解幼儿。

5、如果再上这节课,我会在此基础上,加入故事情节,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通过故事让幼儿更深地了解人民币,并提升他们的爱国情怀。

和认识教学计划(篇8)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

在生活中,有些学生对分数有一点了解,但不是很明确,也不太系统。其次,对于学生分数的基础知识平均分和整体在以往的学习中已有较好的认识。

2、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有的困难

对整体的认识;

分母和分子的位置及表示的含义;

在描述时容易丢掉平均分和是谁的几分之几。

3、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及我的设想:

学生对全新、感性的内容很感兴趣,乐意采取讨论、协作等学习方式。根据学生以上的实际情况,由学生熟悉的平均分入手,在教学中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揭示得到分数的第一个必要条件。问题设计时注意问题的坡度和开放性,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机会回答,这也便于老师了解不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合作的机会、动手操作的机会、展示的机会,这样既便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经历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能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3、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

4、能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进行交流。

三、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2、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

难点: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五、单元评价要点

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结合具体操作,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能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并能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六、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9节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计划

课时

授课

日期

备注

分一分(一)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1

分一分(二)

结合具体情境(由许多个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1

比大小

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1

吃西瓜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

练习三

1、巩固对分数意义的认识,能正确运算分数表示简单的平均分的情况。

2、能正确进行简单分数的大小比较。

3、能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运算,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整理与复习

梳理《面积》和《分数》单元的知识,指导综合运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

单元测试

1

测试情况

反馈

1

合计

分一分(一)

教学内容:P53-55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师:把每种食品(两瓶水,四个苹果和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你能帮助他们吗?

二、引导探索

(一)分一分

1、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几个苹果?2瓶水呢?

2、讨论:(1)蛋糕只有一个,怎样分给他们两个人才公平呢?板书:平均分

(2)你能用什么方式表示蛋糕的一半呢?

板书:

小结并引引出分数:本学期初始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小数,还知道什么是整数、自然数。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数,叫做分数。板书:分数

(二)认一认(板书)

1......分子

分数线读作:二分之一

2......分母

(二)涂一涂

反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它们的二分之一分别是多少?

(三)折一折

1、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它的1/2,与同伴进行交流。

2、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小组讨论:

(1)把其中一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就是这张纸的1/4。

(2)把其中的两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就是这张纸的()/4。

(3)把其中的三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就是这张纸的()/()。

(4)把这张纸的4/4涂上颜色,即是涂了这张纸的多少?

小结:

(四)结合图意,认识分数各部分意义。

(五)说一说、写一写、读一读。

三、拓展应用。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

()()()

2、按分数把下面各图形涂上颜色。

3/41/63/5

3、课件:找出图中用几分之一表示的物品和图形。

四、总结:怎样的数是分数?

五、板书

分数

1......分子

分数线读作:二分之一

2......分母

分一分(二)

教学内容:P56-57

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由许多个体组成一个整体),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结合情境(由许多个体组成一个整体),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昨天,我们学习了分数,知道什么是分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了解分数的意义。

二、引导探索

1、把下图涂上不同的(红色、黄色和蓝色)。

2、小组讨论:说一说每种颜色的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3、将上面的小正方形剪开,说一说每种颜色的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4、小组合作完成:

(1)一共有几只蝴蝶?

(2)白蝴蝶的只数占所有蝴蝶的,

(3)花蝴蝶的只数占所有蝴蝶的。

(4)你还能从图中找到哪些?分数与同伴说一说。

三、拓展应用。

1、用分数表示每幅图中每种图案的个数占全部的几分之几。

红花:黄花:黑棋子:白棋子:

2、仿照左图,按分数圈一圈。

四、总结:这节课你学了什么?

五、思考:他们拿的铅笔一样多吗?

比大小

教学内容:P58-59

教学目标: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小熊和狐狸分饼干,大熊把饼干平均分成四份,狐狸一下子就拿了三份,只留下一份给小熊,狐狸还跟小熊说:看!一大份留给你啦!同学们,你们说,真是像狐狸说的那样,小熊的那份多吗?

二、引导探索

1、试一试:学生独立在练习纸上涂一涂,试一试。

2、通过涂色,同学们认为哪个分数大?为什么?

3、大家能画画图,用图说明和哪个大吗?

板:问大家同意老师的判断吗?

小结: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呢?

三、拓展应用。

1、填分数,比大小。

反馈:说一说哪个分数大?为什么?

2、按分数先涂上颜色,再比较大小。

反馈:每个分数分别是多少?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3、在下面图形中涂出它的。

4、

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吃西瓜

教学内容:P60-61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法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整体减去几分之几的减法算理;

2、正确理解两个同分母分数相加得整体的算理。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夏天到了,同学们喜欢吃西瓜吗?小熊也很喜欢。看!(示课件)

二、引导探索

1、认真观察吃西瓜的情境图,说一说它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弄清它已知什么,求什么。

2、解决第一个问题;请学生尝试列算式。

3、探索+=怎么算。

(1)学生独立画图表示分数。

(2)拼图看应该得出什么结果。

(3)回到问题情境,小组讨论:解释这个结果是否合理。

4、小结: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法怎么计算?

5、学生独立解决第二个问题,小组交流结果。

小结: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减法怎么计算?

6、学生独立解决第三个问题,全班交流如何把1变成可以与相减的分数。

小结:把1变成可以与相减的分数(即:八分之八),再减。

三、拓展应用。

1、

2、+-1-

+-1-

3、一个月饼平均分成8块,两人共吃了这个月饼的几分之几?

四、总结:小数的加减法怎样计算?

和认识教学计划(篇9)

教学内容:

第一站 我们生活的变迁

教学目标:

1、懂得并掌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生活变迁的表现。

2、通过对社会生活变化的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城市高楼鳞次栉比,乡村田园风景如画,高速路上车流如织,超市里商品琳琅满目,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来好,社会越来越繁荣,国家越来越昌盛。我们时时处处栋能感受到节节升腾的时代气息。 我们开始学习第一站 我们生活的变迁

二、新课学习

思想驿站:想一想

(1)我们的学习用品和父辈相比有哪些变化?

(2)我们的生活正在发生哪些变化?

1、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收入的不断增加,我们切实地感到: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殷实富足。

从市场的繁荣,到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都显示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我们的住房越来越宽敞舒适,我们的出行越来越方便快捷,我们的穿着打扮,也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漂亮。

讨论“四大件”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2、我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人们用于文化生活方面的花费大幅度增加,文化产品越来越多样化,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如:人们受教育的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得到普及,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不断发展。㎝的科学文化素质有了很大提高。“花钱买知识”成为新的时尚。文化市场丰富活跃。

3、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生活的丰富,人们开始注重追求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培育兴趣爱好,提升自身素质,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氛围更加和谐。

讨论:举例说明。

三、小结:

四、作业:我们身边的变化有哪些?

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我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和认识教学计划(篇10)

教学目标

1、凭借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经验,使学生在认识个级数的基础上,认识万级的数,认识记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确定各数位所对应的名称;掌握整万数的含义和读写。

2、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大数目的意义,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

3、感受大数目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学习大数目的兴趣和认识大数目的自信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万级的数,掌握整万数的含义和读写。

教学难点:通过学生自学完成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教学准备

计数器,挂图等

教学环节

过程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反思

谈话引入,激活经验

探究新知

借助生活实例,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数的读法和写法。

使学生在认识个几级数的基础上,认识万级的数,认识记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

一、谈话引入,激活经验

师:你能介绍一下家里的一样家用电器大约多少钱吗?

师承接学生介绍到的有关万以内的一些数复习前面学过的一些数的读法和写法。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记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

1、出示第86页的例题的图片,在学生观察后提问:

你们能够说出茶叶、甘蔗、油菜籽的总产量各是多少吗?

2、组织学生各自尝试读出各农作

各自介绍。

指名交流。

认真观察

自己读出各农作物的产量,然后思考:这些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相同吗?那这三个数到

巩固练习

小结与作业

表,确定各数位所对应的名称;掌握整万数的含义和读写。

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及有关操作活动,感受大数目的意义。

在操作中感悟,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通过边操作,边感悟,表结合教师的介绍,使学生领悟数位顺序表及我国的四位分级法。

通过多种练习,学生在一次次的实际的观察、操作和比较、分析、辨别、确认,进一步感受大数目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学习大数目的兴趣和认识大数目的自信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情感。进一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整理、巩固,延伸知识。

形成技能。

物的产量,教师再追问:这些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相同吗?那这三个数到底有多大呢?应该怎么写呢?

3、万与我们学过的千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引导学生独立在记数器上试试。

4、组织学生继续拨:10个一万是多少?学生操作得出后,教师板书:10个一万是十万。那10个十万是多少呢?10个一百万呢?

5、学生小组合作,得出正确结论,教师随即完整板书: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二)、教学整万数的含义及读写。

1、认识七十七万的实际意义。

2、教师在计数器上拨出七十七万,提问:这是多少?它是有几个万组成的?你能试这把它写下来吗?

学生先自己讨论,再相互说,最后集体交流。

3、同样的方法教学甘蔗、油菜籽总产量的读法好写法。

(三)、教学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1、结合计数器复习个级各数位的名称和顺序,教师板书:个级。

2、那从个级再往左分别是什么数位

呢?

3、刚才的油菜籽的总产量我们是怎么读的?学生再次读数,那你们能试着给左边的数位分别自己起个名字吗?

4、学生起名,教师结合他们的命名相机改正并板书各数位名称,最后告诉学生从万位到千万位叫做万级。并随即板书:万级

5、介绍我国传统的四位分级习惯。

三、巩固发展:

1、完成想想做做1。

学生自己根据要求在计数器上拨,教师最后指明一名学生上台演示并集体纠正。

2、教学想想做做2。

学生先同桌互说各数分别是多少万,再自己写一写。

3、教学想想做做3。

学生独立读数,再开火车读,并说说个级和万级数的读法的关系(只要在数的后面加个万就可以了)。

4、教学想想做做4。

学生自己尝试读出天安门广场和颐和园的占地面积,结合学校的占地面积感受天安门和颐和园占地面积的大。

5、教学想想做做5。

先让学生自己尝试写数,在交流写数。

四、小结与作业:

1、组织交流本课收获。

2、组织独立完成补充练习相关内容。

底有多大呢?应该怎么写呢?

相互交流:10个一千是一万

自己操作

小组合作,得出正确结论

先自己讨论,再相互说,最后集体交流。

集体交流,不断总结。

结合计数器复习个级各数位的名称和顺序

再次读数,那你们能试这给左边的数位分别自己起个名字吗?

先观察统计图;

根据要求在计数器上拨,教师最后指明一名学生上台演示并集体纠正。

同桌互说各数分别是多少万,再自己写一写。

独立读数,再开火车读,并说说个级和万级数的读法的关系(只要在数的后面加个万就可以了)。

尝试读一读

尝试写数,在交流写数的思考方法。

相互说说。

独立写数,小组交流写法。

1、指名交流。

2、独立作业。

和认识教学计划(篇1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千米的定义和换算方式;

2.能够熟练使用千米的计量方法,并且掌握一定的换算技巧;

3.将千米单位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能够找到一些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二、教学过程:03kkK.COM

第一节:千米的定义

在这一节课中,教师主要围绕“千米的定义”这个主题进行讲解。通过使用图示和例子来说明千米,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千米”的概念。教师可以使用一些视频或者图像资料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千米单位。

第二节:千米的计量方法

这一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千米计量的方法,并且体验一些实际的测量操作。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游戏或者活动的方式来开展这一节课程,例如:学生可以一起出去测量校园里的两个固定地点之间的距离,然后再将测量出来的数据归纳、总结及分析。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千米的大概念和实际测量的方法,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节:千米的换算

在这一节课程中,教师将向学生介绍国际单位制下,其他长度单位和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比如,有一些常见的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这些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方式。这些例子和计算可以通过练习、掌握和归纳来完成。

第四节:千米在实践中的应用

这一节将结合实际的案例,向学生介绍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应用。例如,在中国每年春节前后,很多人都会去旅游,教师可以将千米的计算方法运用到旅游路线的设计中。然后让学生参与到旅游的方案设计过程中,让学生学习到如何合理地规划旅游行程路线,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计算旅程的里程和费用。

三、教学评价:

千米认识单元教学计划中,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课堂中所教授的知识。教师可以采用同步测验的方式来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内容。这些测验可以设置一些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来测试学生对千米计算和应用的掌握程度。通过对学生的评价,来看课堂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以及出现哪些问题,以便于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和认识教学计划(篇12)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认识时间这一内容的教学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字;有12大格,有60小格等,并已经掌握了如何看整时和半时。

由于时间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很紧密,学生对本单元内容有一定的学习愿望和学习兴趣。有一部分学生已经知道1时=60分,能正确读出钟面上的时间。但是,对一年级的学生而言,时间仍然是个抽象的概念,很不容易理解。

通过半年的教学实践,一年级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逐步加强。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挤出来设计教学活动。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一年级上学期:认识钟面,认识整时和几时半

高年级:名数的化聚、时分秒的认识、年月日等

四、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五、单元评价要点

1、读、写几时几分(5分5分数的方法和1分1分数的方法)。

2、1时=60分

六、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4节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计划

课时

授课

日期

备注

认识时间(例1)

1.使学生能正确读、写钟面时刻,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3.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进一步提高抓紧时间、勤奋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1

认识时间(例2)

1、结合已有知识,能准确地读出钟面上所表示的几时几分。,建立时间观念。2、培养认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问题的好习惯。3、通过学生自行实施实践方案和及时合作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2

练习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时间的读法和时刻的写法,能比较熟练地说出钟表上的时间,并能在钟面上拨出指定的时间,正确熟练的记录时刻。

2、进行珍惜时间等品德教育。

1

单元测试

测试情况

反馈

合计

和认识教学计划(篇13)

电子琴是一种方便易学的乐器,这使得许多人选择学习电子琴来实现自己音乐梦想。然而,许多人在自学电子琴时往往感到困惑或者无所适从。要想在学习电子琴方面取得成功,首先需要一个认识电子琴教学计划。

一、什么是电子琴教学计划

电子琴教学计划就是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需求制定的学习计划。这个计划包括学习的目标、所需要达到的水平、学习的内容、时间安排和教学方法等。有了一个合理的电子琴教学计划,学习者可以更快的进步,更好的掌握技能。

二、电子琴教学计划的制定要素

1.学习需求:制定电子琴教学计划的第一个要素是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了解学生的学习目标,判断学生是否需要学习基础知识还是要提高演奏能力,这些都是制定电子琴教学计划的重要内容。

2.学习内容:学习内容是教学计划中的核心。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要制定一个有针对性的学习内容。首先应包括基础知识,例如乐理知识、和弦、节奏等。同时,针对学生需要掌握的曲目进行选择和训练,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快的掌握技能。而在曲目选择上,要注重难易程度的梯度,从易到难的选择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更可以让学生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3.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也是制定电子琴教学计划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学生,例如一个人情感丰富,可以采用情感导向的教学法;一个人喜欢抽象思考,可以采用抽象教学法;一个人喜欢动手,可以采用实践教学法等。同时,还可以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在线电子琴课程、教学视频等。

4.时间安排:时间安排就是为了让学生在特定的时间内达到预设的目标。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时间,适当地分配学习任务是非常必要的。学习任务可以分为长期任务和临时任务,例如每天练习多长时间、每周学习的乐曲数量等。

三、电子琴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

1.开展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化需求,采用多元化的调查问卷可以为制定电子琴教学计划提供有力的支持。

2.制定教学目标: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年龄、基础水平、学习时间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

3.设计课程内容:在课程设计上,要强化基础训练,注重曲目选择和难度梯度,打造专属的课程体系。

4.选择教学方法:根据学生个性、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例如钢琴课的现代化教学法、情感导向的教学法等。

5.安排学习时间:根据学生需求和学习目标,进行时间和课程的调整,以实现最佳的学习效果。

四、电子琴教学计划的实施

在实施电子琴教学计划时,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针对学生的弱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注重鼓励学生、赞扬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成就感和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总结

电子琴教学计划是电子琴学习的关键,做一个详细周密的教学计划,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教学计划的制定,能够针对学生的需求,让教学更加个性化,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能力。教学计划的实施,需要教师在学生中起到关键作用,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电子琴相关技能,达成自己的音乐梦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