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部编版。
为了跟上公司发展的步伐,我们要为新的目标和计划开始做计划了。我们写工作计划,一般都是按照提出任务、指标、完成时间和步骤方法等,从本质上讲,工作计划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最近是否在寻找一些优秀的工作计划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出来的“[计划模板]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范本汇集”,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篇一)
初一历史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们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今天制定了这个学期地理教学计划,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本学期收获进步。
本学期我将以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体现时代精神和新的教育理念,新教科书既是教师的教本,更是学生学习的学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注重启发性,注意历史的多方位性、多层次的联系和知识的延伸,并注意使学生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和学习技能,以提高学生的自身能力。
二、学生状况分析
初一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感受到历史学习的乐趣。
三、具体思路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常规管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学困生”既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更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
2、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学生学得好,以确保考试取得圆满成功。
3、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4、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复习阶段,要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精心组织复习,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
6、引资料、学经验。经常向老教师学习,经常听课。
7、认真组织测试,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
四、教学措施
1、 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
2、 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习惯。
3、 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4、 认真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在传统知识培养各种能力的同时,加强思想教育。
5、 采用多种教学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胆地进行改革,探索和创造,进行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历史教学活动。
7、 要注意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更好的来学习历史
8、 课堂教学要贴近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探究式、启发式和讨论式等各种成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要加大媒体辅助教学,特别是网络教学的力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9、多角度观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及时进行辅导。
五、改进措施
1、 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在教高的水平层次上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帮助他们总结成功的学习经验,在评价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补救措施,还可以实际一些比较容易的活动使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2、 教学时结合挂图和资料知道学生学习有关的知识,或结合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感受历史。
3、 结合历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 结合有关内容介绍本地历史的名胜、旅游胜地,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教育。
5、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探究性求真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互相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六、教学进度
初一历史华东版第一册总共有24课,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2周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3周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4周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4周
复习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篇二)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本班共有学生59人。学生在二年级学习基础上,一面着重进行阅读和写作方法的指导;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观察周围事物,亲身体验,有所感受,有所发现;使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另外,三年级的孩子的识字量有了一定的积累,应该加大阅读量,让孩子学会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喜欢写日记,学会习作。这学期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加强优差生的辅导,调动每一个孩子的语文兴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每组由导语、三篇精课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个语文园地组成。精读课文后面有会认和会认的字,略读课文后面没有安排会认的字,哪字属于生字就随文注音。精读和略读之间有连接语,并适当提出略读的要求。一部分后面有资料袋,有两组课文安排了综合性学习。
全册书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第一次会写的字超过了会认的字。要求认识的字排在横条里,要求会写的字排在方格里。此外,教材在语文园地一、四、五、七还归类安排了一些要求认识的字,如不便于安排在课文里的反映器官的字等。每个语文园地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
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八个语文园地中交叉安排两次。
三、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xx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四、教学措施
(一)精读课文的教学
1、继续重视字的教学。识字仍然是三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完成识字任务。识字教学要与低年级有所区别,要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查字典,自学生字,具有初步的识字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认认真真地写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识字和写字的联系外,还要靠经常不断地练习提高写字的技能。钢笔字逐步做到写得正确、端正、
整洁,行款符合要求;用毛笔写字能正确地执笔、运笔,写得端正、纸面干净。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不断提高写字质量。
2、继续加强词句训练。
词句训练是整个小学阶段的一个教学重点。进一步加强词句训练,更是本册阅读教学的重点。中年级的词句训练可从以下几点进行:一是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要避免以词解词,要鼓励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能力,逐步做到能自行理解;二要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三要重视词句的运用,加强与说、写之间的联系。
3、语文园地的教学。
语文园地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发表个人的感受和见解。学习表达相结合,培养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的能力。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努力体现让学生自主选择,主动积累。
4、要加强朗读、默读训练。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课上一定要有琅琅的读书声。要多读少讲,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朗读;要体现读通、读熟和读出感情这样的朗读层次;指导朗读,不要单纯从朗读技巧上指导,重在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而后用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默读也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要指导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在独立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
(二)略读课文的教学
略读课文一般故事性强,文字浅显,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于阅读和理解。略读课文的教学,着重指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教学略读课文,教师更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要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凭借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不要把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文。
(三)口语交际的教学
明确教学要求,培养他们交际的能力,创设情境,让他们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大胆交流,勇于发表观点、见解,全员参与,共同评价并为他们的写作下铺垫。
(四)习作教学
重视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焦急、综合性学习的联系,多给他们提供说的机会,写的机会,多鼓励多表扬。
(五):实践活动
语文实践活动要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语文实践活动是课内语文学习的扩展,是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教师要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语文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篇三)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本班共有学生59人。学生在二年级学习基础上,一面着重进行阅读和写作方法的指导;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观察周围事物,亲身体验,有所感受,有所发现;使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另外,三年级的孩子的识字量有了一定的积累,应该加大阅读量,让孩子学会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喜欢写日记,学会习作。这学期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加强优差生的辅导,调动每一个孩子的语文兴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每组由导语、三篇精课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个语文园地组成。精读课文后面有会认和会认的字,略读课文后面没有安排会认的字,哪字属于生字就随文注音。精读和略读之间有连接语,并适当提出略读的要求。一部分后面有资料袋,有两组课文安排了综合性学习。
全册书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第一次会写的字超过了会认的字。要求认识的字排在横条里,要求会写的字排在方格里。此外,教材在语文园地一、四、五、七还归类安排了一些要求认识的字,如不便于安排在课文里的反映器官的字等。每个语文园地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
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八个语文园地中交叉安排两次。
三、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xx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四、教学措施
(一)精读课文的教学
1、继续重视字的教学。识字仍然是三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完成识字任务。识字教学要与低年级有所区别,要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查字典,自学生字,具有初步的识字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认认真真地写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识字和写字的联系外,还要靠经常不断地练习提高写字的技能。钢笔字逐步做到写得正确、端正、
整洁,行款符合要求;用毛笔写字能正确地执笔、运笔,写得端正、纸面干净。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不断提高写字质量。
2、继续加强词句训练。
词句训练是整个小学阶段的一个教学重点。进一步加强词句训练,更是本册阅读教学的重点。中年级的词句训练可从以下几点进行:一是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要避免以词解词,要鼓励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能力,逐步做到能自行理解;二要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三要重视词句的运用,加强与说、写之间的联系。
3、语文园地的教学。
语文园地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发表个人的感受和见解。学习表达相结合,培养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的能力。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努力体现让学生自主选择,主动积累。
4、要加强朗读、默读训练。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课上一定要有琅琅的读书声。要多读少讲,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朗读;要体现读通、读熟和读出感情这样的朗读层次;指导朗读,不要单纯从朗读技巧上指导,重在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而后用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默读也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要指导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在独立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
(二)略读课文的教学
略读课文一般故事性强,文字浅显,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于阅读和理解。略读课文的教学,着重指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教学略读课文,教师更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要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凭借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不要把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文。
(三)口语交际的教学
明确教学要求,培养他们交际的能力,创设情境,让他们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大胆交流,勇于发表观点、见解,全员参与,共同评价并为他们的写作下铺垫。
(四)习作教学
重视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焦急、综合性学习的联系,多给他们提供说的机会,写的机会,多鼓励多表扬。
(五):实践活动
语文实践活动要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语文实践活动是课内语文学习的扩展,是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教师要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语文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篇四)
一、基本情况
1、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一班语文教学,从学生的基础来看,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很不乐观,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都不高,自主探究的能力也有待于提高,大多数学生在小学都是接受式学习,所以初中语文教学的道路可谓任重而道远,本学期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工作,着眼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为祖国建设培养合格有用的人才。
2、教材分析:
这套教材,在每单元的后面都添加阅读、写作、综合实践性学习的板块,这样能使语文的学习始终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知识的生搬硬套,突出重点,把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修养整合在一起。
教科书在内容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练习上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自主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注重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要求学生在互助中展开学习活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七年级上册语文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形、字义。
2、学习朗读的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感打下基础。
3、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的理解深度,体会其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习,养成边读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的良好的语文习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促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2、营造轻松、活泼的自主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知识,在生活中学道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3、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反思。
4、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能够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在课外组织朗读比赛或者演讲比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5、建立合作小组,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6、督促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写读书笔记,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进行交流。背诵名篇名句,并进行默写。
四、教学进度及安排
周次1、开学第一课
2、《春》《济南的冬天》
3、《雨的四季》《写作》
4、《古代诗歌四首》《秋天的怀念》
5、《散步》》《散文诗两首》
6、《世说新语二则》《综合性学习》
7、国庆假
8、《写作》《从北草原到三味书屋》
9、《再塑生命的人》《论语十二章》
10、《写作》《名著引读》
11、期中测试
12、《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
13、《走一步,再走一步》《诫子书》
14、《写作》《少年正是读书时》
15、《猫》《动物笑谈》
16、《狼》《写作》
17、《皇帝的新装》《天上的街市》
18、《女娲造人》《寓言四则》
19、《写作》《综合实践》
20、《名著》《期末复习》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篇五)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在全面贯彻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项教育目标的前提下,突出了三点:一是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二是增加启发性和生动性;三是培养车创新实践能力。
一、学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历史教学,有的同学学习历史的兴趣很浓,有的同学根本没什么兴趣。所以上学期历史的平均成绩在整体成绩还不理想,原因都是不爱学习的学生很多,因此,成绩取得高分的学生平均被拉了下来。这个学期要想办法使学生的成绩有较大的提高。我应该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上入手,来改善一向把历史视为副科,不好好学习、认真对待的学生心理,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把注意力集中在历史课的学习上,力争培养一批热爱历史学科的爱好者。
二、教材分析
依据七年级历史课程标准,整合人民版、人教版历史教材,在改革中创新,在探索中提高,逐渐建构带有自己特色的历史教学模式,争取各个班的每个同学的历史成绩都有所提高。
二、教学目标
1、要在上册历史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时期的基本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
2、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教育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4、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不良习惯
5、从严治教,提高成绩。
四、具体措施
(1)以启发诱导式教学为主,并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2)加强直观教学,充分利用教学挂图等教学工具;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3)争取每期都要开设历史活动课,要求自己必须自始至终参加学生的活动,并且要让学生学有所得。
03kKK.Com延伸阅读
[计划范文]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最新范文
为了让工作计划顺利进行,我们不妨用心做好个人的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就是对自己下一阶段的预先安排,工作计划最有必要的一点是,可以回顾以前计划中存在的不足,总结出经验。什么样的工作计划比较清晰明了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出来的“[计划范文]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最新范文”,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根据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结合学校工作要求及学期、学生具体情况制定本计划:
一、学生情况
从上期平时学习和期末考试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好,学习习惯也还过得去,主要表现在上课基本都能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完成作业。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学生做作业马虎,并且做完作业后不喜欢检查,甚至丧失学习兴趣,特别是不愿及时复习记忆掌握基础知识等。
二、教材分析
这一学期七年级历史下册选用的是人教版20xx年部编最新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三个单元,叙述从隋朝到清朝(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历史,共21课。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5课);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13课);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第14-第21课)。另外,增加了一节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共需34课时(其中新课讲授占20个课时,活动课占1课时,单元复习占3个课时,期中复习占2个课时,期末总复习占4个课时,其余为考试检测试卷分析)。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有很大的提高。
四、重难点及措施
重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措施:
1、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2、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
3、督促学生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4、落实好培优补差工作。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起止页数
1
第1课时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5
2
第2课时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3课时 第3 课 盛唐气象
6-18
3
第4 课时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5课时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18-26
4
第6课时 隋唐时期单元复习
第7课时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27-32
5
第8课时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第9课时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33-40
6
第10课时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11课时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41-50
7
第12课时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第13课时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51-58
8
第14课时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第15课时 宋元时期单元复习
59-64
9
第16课时 期中复习
第17课时 期中复习
10
第18课时 期中考试
第19课时 试卷讲评、分析
11
第20课时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第21课时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65-75
12
第22课时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第23课时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76-87
13
第24课时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25课时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88-98
14
第26课时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第27课时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99-110
15
第28课时 明清时期单元复习?
第29课时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111-114
16
第30课时 期末复习
第31课时 期末复习
17
第32课时 期末复习
第33课时 期末复习
18
第34课时 期末考试
以上计划如遇学校工作变化可再做调整。
小编分享: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范文优选850字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篇一】
一、指导思想
以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任务及目标
1、完成七年级下册所学内容;
2、提高教学质量,期末测试综合评价力争进入全县乡镇中学中等行列。
三、教材分析
第一个单元”,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无不紧扣隋唐时期的”与”。”与”,是反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的两个侧面,具有同一性。这一单元的8节正课,在人教版旧教材中大多能找到对应的内容,也能在新课标中找到对应的知识点。只有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略显例外。 新课标中,有关隋朝的内容比较少,只是在科举制度和科学技术部分略有涉及。但是,想要学生明白唐朝为何”、如何”,仅仅从唐朝历史的角度去陈述,恐怕略显苍白。因此,教科书设置了《繁盛一时的隋朝》这一课。课文用””两个子目,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介绍了隋朝的发展情况,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唐朝的繁荣与开放打下了基础。
第二个单元”,实际涉及”和”两个主题。它们不像第一单元的”与”那样,从字面到内容都具有同一性。这里”,既涉及民族融合的内容,也有反映民族政权并立与民族矛盾的一面,都对”有影响。但要在有限的篇幅里简单明了地说明它们特别是后者与”之间的关系,却并非易事。因此,教科书调整了课标内容标准的顺序,采取了先概述民族政权并立时代的情况,后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列举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然后再剖析宋代的社会风貌、介绍元朝大一统的出现及民族大融合的发展情况。如此安排,既增强了课文内容的逻辑性,又为教学提供了方便。
第三个单元”,教科书对课标有关明清时期的五条内容标准进行了归纳组合。除两节文化课文外,教科书以《明朝君权的加强》《君主集权的强化》两课对应”,用《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收复宝岛和抗击沙俄》来””,通过《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让学生”,最后《明清经济的发展与”》以‘闭关锁国”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常规管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既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更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
2、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学生学得好,以确保考试取得圆满成功。
3、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4、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复习阶段,要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精心组织复习,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
6、引资料、学经验。经常向老教师学习,经常听课。
7、认真组织测试,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
8、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篇二)
一、指导思想
以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任务及目标
1、完成七年级下册所学内容;
2、提高教学质量,期末测试综合评价力争进入全县乡镇中学前五名。
三、基本情况分析
1 、学生情况分析
多数学生对学习历史不感兴趣,没有课外阅读材料。
2 、教材分析
本书分为三个单元,叙述我国隋唐至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的历史,共22课,,每课教学一课时。其中标有星号的内容,供各地的学校选用。前两个单元后各设一节活动课,第三单元后设两节活动课。
与以往的教科书相比,第三单元课文在讲中外友好交往的同时,突出了明清时期中外的矛盾与冲突;在列举经济发展成就的时候,没有忽略“闭关锁国”给中国社会带来的隐忧。这种设计,与课标主题中“社会的危机”相呼应,也为八年级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理解近代中国为何被动挨打作好铺垫。
四、教学模式:
预习+展示+反馈
五、拟用的教学方法
2、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习小组为单位)
3、讲述式、谈话式、启发式、提问式等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常规管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学困生”既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更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
2、注重课堂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和启发性。精讲多练。
3、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注重反馈,以单元为单位认真组织检测,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
5、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
七、教学任务和要求
七年级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即了解历史的基本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发展和变化,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识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八、教学设想
1、做好导学过程。
2、继续深入课堂教改,在传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思想的教育和能力培养,树立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学导结合的教学观,给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放大学生的优点,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尝试开展第二课堂,通过举办历史讲座,故事会,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综合,比较、概括问题的能力。跟踪辅导,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篇三】
初一历史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们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今天制定了这个学期地理教学计划,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本学期收获进步。
本学期我将以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体现时代精神和新的教育理念,新教科书既是教师的教本,更是学生学习的学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注重启发性,注意历史的多方位性、多层次的联系和知识的延伸,并注意使学生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和学习技能,以提高学生的自身能力。
二、学生状况分析
初一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感受到历史学习的乐趣。
三、具体思路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常规管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学困生”既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更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
2、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学生学得好,以确保考试取得圆满成功。
3、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4、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复习阶段,要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精心组织复习,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
6、引资料、学经验。经常向老教师学习,经常听课。
7、认真组织测试,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
四、教学措施
1、 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
2、 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习惯。
3、 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4、 认真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在传统知识培养各种能力的同时,加强思想教育。
5、 采用多种教学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胆地进行改革,探索和创造,进行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历史教学活动。
7、 要注意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更好的来学习历史
8、 课堂教学要贴近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探究式、启发式和讨论式等各种成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要加大媒体辅助教学,特别是网络教学的力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9、多角度观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及时进行辅导。
五、改进措施
1、 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在教高的水平层次上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帮助他们总结成功的学习经验,在评价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补救措施,还可以实际一些比较容易的活动使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2、 教学时结合挂图和资料知道学生学习有关的知识,或结合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感受历史。
3、 结合历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 结合有关内容介绍本地历史的名胜、旅游胜地,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教育。
5、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探究性求真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互相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六、教学进度
初一历史华东版第一册总共有24课,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2周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3周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4周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4周
复习
[计划范文] 七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计划范本
按照领导对我们的要求,新的阶段性工作计划也要开始撰写了。有效的工作计划需要是具体的、可量化的,具备完成的时间节点,工作计划的良好制定有助于上下级之间的高效沟通,以及有效跟进、闭环。最近是否在寻找一些优秀的工作计划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计划范文] 七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计划范本”,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一、所教班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届七年级学生刚入学时英语基础不高,经过上学期我们几位英语老师的不懈努力,七年段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了加强,学习态度也有所好转。但根据初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情况来看,英语总体成绩仍落后于六中和四中。但是学生整体的惰性还是很强,自觉性很差。
另外,学生在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例如:很多学生不能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没有真正认识到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交流;有些同学在学习中缺乏小组合作意识;大多数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学习没有计划性和策略性;不善于发现和总结语言规律,不注意知识的巩固和积累。主要原因是没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觉得英语学习是一种负担,而不是一种乐趣。一部分学生没有掌握记忆单词的方法,连基本的单词听写也不过关,导致看不懂,听不懂,学不懂。学生的听力也还有待提高,在这方面失分也较多。主要是听的时间太少,接触英语的时间不多。
二、工作目标:
本学期主要是继续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多使用英语,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初步获得运用英语的能力,达到语言运用能力的迁移和拓展。同时通过本学期的教学改革,利用小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探索,合作探究能力。
三、教学措施和方法
措施:
1.培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2.发挥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作用,通过小组学习养成自主探索,合作探究,共同提高的学习能力。
3.通过abc式分组法,培养各阶层学生能力,并让后进生在小进步、小转变中体味学习的快乐,树立学习的自信,尽快成长起来。
4.引导学生实现语言的迁移,加强日常生活中英语口语的运用。
5.加强听力训练,拟晚自习上课进行20分钟听力训练。
方法:
教师设计好导学案,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生自学讨论。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综合训练,扎实双基。抓好英语的常规教学,确保基础知识过关:
1、单词过关;利用课前十分钟,规定内容,由科代表主持领读和背诵;并每天记住学过的单词生词,利用“互测及教师抽查”及时检查,保证效果并坚持下去。
2、词组过关:把学过的词组归纳,方便学生记忆。用词组造句和中译英训练。在各个组之间进行竞赛。
3、句型过关:组织学生在小组内结对子,一有空就你问我答,营造学习氛围,同时加强笔头的练习,使学生能熟能生巧。
4、课文过关: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比赛,对学过的课文尽量做到人人会背,有些课文还要求基础好的学生会默写。
四、教学工作及安排
第一周:Unit 1
第二周:Unit 2
第三周:Unit 3
第四周:复习月考
第五周:Unit 4
第六周:Unit 5
第七周:Unit 6
第八周:复习期中考试
第九周:Unit 7
第十周:Unit 8
第十一周:Unit 9
第十二周:复习7、8、9单元
第十三周:Unit 10
第十四周:Unit 11
第十五周:Unit 12
第十六周以后:复习考试
[精品]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
一切听从上级领导的指示加快工作进度,需要好好思考一下,大致拟定出一份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可以让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的过程当中更加充实。所以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完成这篇工作计划呢?有请阅读零思考方案网编辑为你编辑的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 ,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渐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养成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命、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初一教材内容为“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和细胞”和“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安排了一系列的观察实验和探究活动,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创设学习的问题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真正让学生了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进而领悟生物圈对于人类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与生物圈最密切、最直观的关系,就是人类的生存需要从生物圈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
三、学情分析
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初一学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很新鲜好奇,作为教师应唤起他们的热忱,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产生学习动力,以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
四、具体措施
1、备课标、备教材
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明确教学要求,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本单元本节课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确定三维目标,同时挖掘教材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教学过程之中。
2、备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注意课内外活动相结合,加强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
(1)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能力水平,充分估计学生接受新知识可能遇到的问题。
(2)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
(3)教师能在每一堂课上找到与学生能产生共鸣。
3、备教法、备学法
根据新课标,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突出设计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的方法。
4、备习题
要精选习题,以消化、巩固当堂所学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 篇2
本学期,得到学校领导和各班主任的信任,担任七年级三个班的生物教学,为了顺利完成这学期的教学任务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学生基本情况
七年级学生都是刚入学的新生,刚步入初中,没有生物知识的基础.这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从学习情况来看,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厌学情绪比较普遍,应付学习,整体学习成绩比较差;但也有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
二、教育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与生物圈之间的关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3)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5)初步获得生物圈中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的基本知识。
(6)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生理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7)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三、教育教学措施:
1、精心设计#工作计划# 导语,通过生动的语言,借助情感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2、做好演示实验,完成学生实验,达到培养学生能力之目的。
3、把录音、录像、投影、幻灯、多煤体等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
4、在语言、板书和操作等方面达到规范、准确和熟练。
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要求,主要有:
(1)正确使用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收集、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设计实验的能力。
四、教学设想:
1、鼓励学生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2、打破课堂内外的约束,有计划地安排必要的调查、访问、参观等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活动,保证活动的落实,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交流。
3、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4.上好探究活动课和课外活动课,让学生把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同时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5.对学生严格要求,课前认真预习,课上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后认真复习,争取把当天学习的知识消化.布置的作业及时认真完成。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 篇3
一、课程总目标
在新课标下,我们生物要实现的是: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5)学生能将生物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二、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
(一)教材
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在时代性上,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加体会到生物与生活的关系。
(二)学生情况
学生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有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应付学习;但也有能较快适应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
三、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针对教材和学生的总体情况,在备课时,知识的难易程度要控制好,应适应大部分的学生。实施教学时,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到学习生物的乐趣。同时,注意学生的动手及协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及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培养学生以生物学的角度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对之加以解答或寻得答案。
1、备课标、备教材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明确教学要求,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本单元本节课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确定“三基内容”同时挖掘教材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教学过程之中。
2、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能力水平,充分估计学生接受新知识可能遇到的问题。
3、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
4、教师能在每一堂课上找到与学生能产生共鸣的3、备教法、备学法根据新课标,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突出设计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的最优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的方法。
5、备作业要精选习题,以消化、巩固当堂所学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
四、教学要求:
1、重点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能力。
2、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3、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4、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5、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6、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五、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按照学校课时安排,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作如下计划。周次具体内容1第四单元1章1、2节2第1章2、3、4节3第2章1、2节4第2章2、3节5第3章1、2节6第3章3节、4章1节7总体复习,期中考试8第4章2、3节9第4章3、4节10第5章1、2节11第6章1、2节12第6章2、3节13第6章3、4节14第七章1、2节15第七章3节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 篇4
一、教材分析
1、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南,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主要突破口,使生物教学更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社会需求,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及其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
2、教学内容的设置:
全期教材共分一个单元,即: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增加了观察与思考,科学、社会、技术栏目,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
二、教学目标
1、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从而更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社会发展。
3、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4、积极应对中考复习,进一步提高期末水平测试成绩。
三、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通过在小学对社会科学的学习,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生物学的能力,大部分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有兴趣浓厚,有一定的学习生物学的基础。本学期还应对他们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巩固及其灵活运用,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所以在新的一学期要做好会考复习总动员,让大家潜心投入到会考复习中来,争取在汇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四、具体措施
1、精心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针对具体学情因材施教;
2、进一步学习高效课堂经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3、分层次设置课堂反馈练习,使优生得到发展,差生得到提高;
4、适当设计生物科技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5、定期举行单元考试,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到查遗补漏;
6、引领学生开展复习方法交流等活动,让优生带动差生共同进步。
构思新颖,品质一流,适合各个领域,谢谢采纳
20xx-2018学年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进度计划表(计36课时)
生物 教学班级 七年级 每周节数
2 教科书名 总授课节数 下册 36 上课时间
20xx.2.26
周次 1 时间 起至 教 材 内 容 (第一章至第七章)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2.26——3.3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3.6——3.10 3.13——3.17 3.20——3.24
第二节 人的生殖
第三节 青春期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探究三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2 2 2 2 3 4 2
第三节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5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第一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3.27——3.31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实验 测量和计算 6 4.5——4.7 4.10—4.14 4.17—4.21 4.24—4.28 5.8——5.12 5.15—5.19 5.22—5.26 5.31——6. 2 6.5—6.9 6.12—6.13 6.14—6.16
第四章 人体内的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实验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管的流动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实验:为你的家人量血压
第四节 输血和血型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2 2 2 1 2 2 2 2 2 1 2 2 2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期中考试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第四节 激素调节
单元复习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6.17——6.20
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单元复习
6.21——6.30 期末总复习
期末考试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 篇5
今年新学期开始了,我依然带七年级1—4、10班的生物教学工作,这学期开学时间为3月9号,时间短,而七年级下册的内容多---七章,每一章都是中考重点,也有一定的难度。今天上午学校开了集体会议,分析了这学期的进度,陆主任把时间和能上几周的课程都告诉了大家,让大家提前有数安排好课程。回来后我和王文伟老师根据课本章数商定了这一学期计划,现写如下:
一、本学期的教学方法及措施:
1、根据七上期末考试情况,认真分析了解学生,开学后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拟订短时间学习方案。
2、采用多种措施,充分利用多煤体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现在白板在班里特别实用,学校领导要求每一节课都用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生物,提高兴趣。
3、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好实验课,做好演示实验,达到培养学生能力之目的。课前教师要熟悉实验操作,课上认真指导学生操作,使学生通过实验来体验探究过程,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为中考实验打定基础。
4、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对学生严格要求,课前认真预习,课上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后认真复习总结,有不懂的问题要及时提出马上解决,争取把当天学习的知识消化,布置的作业及时认真完成,提高课堂效率。
5、每一章测验一次,随时关注、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查缺补漏,及时进行课后辅导,帮助落后生。
本学期课程安排紧,教学任务重,我们不仅要全面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理解、掌握有关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相应的能力,以应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 篇6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
(一)教材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在时代性,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二)学生情况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应付学习。但也存在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
三、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1、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2、注意课内外活动的结合。打破课堂内外的约束,有计划地安排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活动,包括必要的调查、访问、参观等,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保证活动的落实,并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3、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
4、重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5、倡导探究性学习。
6、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
7、加强和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 篇7
2012年七年级下册生物科教学计划
万泉中学 曾庆慧
2012年2月7日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入学半年,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习习惯也已初步养成.学生记忆快,但是记忆时间短暂。一部分学生课上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明确学案要求进行自主学习。根据学生这些特点,我们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醒学生注意力切入,使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生物学,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培养学生能运用生物学规范语言回答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继续加强学生的堂清工作。
三、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本期的教学任务主要在七年级《生物学》下册。下面对教材内容作基本分析:
《生物学》下册仅一个单元——生物圈中的人。本单元的七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人的由来。教材通过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技能训练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人的个体发生和发育,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和卫生习惯的养成以及认同优生和优育。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四、五、六章,这部分的教学通过多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以及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第三部分是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本章重点是通过实例分析、模拟探究和拟定计划等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本单元并不是单纯地讲人体生物学,而是在讲述人体的由来、人体结构和生理内容的同时,始终将有关人体的内容放在生物圈或生活环境的背景中,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人体生理或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本单元突出了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是以“生物圈中的人”为主题展开的人类生物学、人体生理学、环境生物学等科学的综合。
第一章 人的由来从人类的起源讲到人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及人口的调控,全部内容一线贯穿,层次分明,逻辑性强,知识完整。通过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探究活动、STS教育及科学家的故事等活动,加上大量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学习与提高,过程和方法的获取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是人体细胞物质和能量的来源,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要经过消化和吸收才能被细胞利用,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力求将人的营养问题始终与周围环境相联系,以便使学生认识到人与生物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从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应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指导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本章结合环境、社会去探讨有关营养的话题,而不是仅仅讲述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本章在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这些问题,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资料分析,明白查阅资料、进一步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本章加大了探究的力度,在“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探究活动中,注重培养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能力,以及收集和处理数据的技能。在“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探究活动中,注重学生对探究过程的反思。鼓励学生在完成探究活动后,如果发现结论与其他人不一样,一定要分析原因。本章还提供了丰富的、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包括讨论、科学探究、观察、演示、评价等。
本章的资料分析是从日常生活中获得,从教材里“部分食物一般营养成分表”中获得或者从教材的插图中获得。这就说明了获取资料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这就告诉学生图表、插图、数据等都可以作为资料运用在分析活动中。
本章技能训练着重培养学生解读图表和数据的能力,使解读图表及数据的能力的训练贯穿在全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认同食物取自自然环境,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培养学生通过探究获取知识的科学态度。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食物、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本章内容包括《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和《空气质量与健康》三节。第一节简要介绍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通过资料分析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器官及各器官主要功能。第二节主要了解外界气体进入人体组织细胞的问题。第三节则是主要明确空气质量与健康的密切关系。本章的2个资料分析,提供的资料都比较多,对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通过前面三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人从生物圈中获取了食物和氧气。但是,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大气中的氧气被人体吸收后,怎样才能运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中并被细胞利用呢?组织细胞在生活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又是怎样运离细胞的呢?这就需要运输这些物质的结构基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材顺理成章地安排学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这一章。同时,也为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
出》作好了教学铺垫。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血液、血管、心脏和输血与血型4节,每节知识相对独立。血液有独特的组成成分和相适应的生理功能。血管和心脏都具有各自的结构和生理功能。这三节条理清楚,逻辑性强,有利于学生对血液循环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清晰的认识。第四节还特意地把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输血和血型作了介绍。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有关输血和无偿献血等知识,并通过介绍无偿献血,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本章要求学生完成两个分组实验。第一个实验是“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第二个实验是“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尤其是第二个实验,在实验和观察技能上要求较高。此外,读懂血常规化验单,记录不同状态下的心率,为你的家人量血压以及调查血液和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内容,都是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有血循环发现史,干细胞研究的进展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虽不在教材正文之中,但都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这些内容都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观念的良好素材,教学中要高度重视。
本章通过课外阅读资料,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使他们知道与血液及血液循环有关的生命科学技术新进展,以及有关科技知识在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本章的探究活动和练习题都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本章还通过问答题、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爱生命,关心家人身体健康,乐于挽救他人生命奉献爱心的高尚情感。还通过发现史、调查活动引导学生关注与生物有关的社会现实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有关社会决策的意识和能力。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本章共分两节,第一节《尿的形成和排出》侧重于从尿液形成的生理结构和功能方面安排教学内容。第二节《人粪尿的处理》是从生物圈角度引导认识人体产生的粪尿排入到周围环境中,将对环境造成污染,增强环保意识。本章通过资料分析、数据处理等,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归纳、概括以及合作、表达交流的能力以及解释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章还通过课外阅读资料,给学生渗透关爱他人生命,自愿向某些患者捐献器官的情感教育。还通过引导学生提出当地人粪尿无害化处理的建议,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和能力。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本章的教学内容首先从人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入手,引出眼和视觉以及耳和听觉,然后才介绍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最后介绍激素调节。本章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实现神经调节;第二部分是人体通过内分泌系统实现激素调节。本章还通过课外阅读资料,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使他们知道与眼和视觉以及神经系统等有密切关系的医疗技术的新进展。本章还通过“探究活动”、“观察与思考”、“课外实践”、“资料分析”、“实验”等,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科学探究能力以及分析、推理、概括、综合等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本章还通过练习题、课外阅读资料,培养学生关爱残疾人的情感和态度。通过简介我国科学家率先合成牛胰岛素的先进事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增强振兴祖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以后,其生存和发展一直与自然资源紧紧相依。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自身的生命活动,还包括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并且后两者的影响更大。本章并不是向学生介绍多少环保知识,而是特别注重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技能方面的目标。
全章以三个明确的、系统的学生活动为主线贯穿。
1.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分析相关的事例,来了解人类活动对生物圈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通过阅读“生物入侵及其危害”的材料,引发深层次的思考。
2.请学生亲自动手去探究并确认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对生物真的有影响。这既培养了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增强了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安排学生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使学生在认识得到提高的基础上,积极行动起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亲自参加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列中去。
本章在探究活动的要求上较前六章有了提高:一方面因为有酸雨、废电池对生物产生影响的实验本身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是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完整的探究实验并实施。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并适时地对学生作出科学的、恰当的评价,鼓励其积极性和探究精神。此外,教师应结合教材给出的当前生态环境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以及有关科学研究的新进展,引导并培养学生此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本册最后编排了第四单元的“单元小结”,目的是协助学生在学习完本单元后清理本单元在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整体要求,引导学生加深对有关的基础知识的理解。
四、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知道人类起源和发展;知道人类个体发生和发育的大致过程;了解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大致过程及相关的结构基础;了解人的各种生命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生物圈或生活环境密切关联着,而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又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与思考、探究、实验和资料分析等活动,加深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进一步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记录和分析探究结果。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过测量获取数据,设计表格记录和整理分析数据的技能。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结合科学发现史、科学家的故事和具体探究过程,引导学生进一步领悟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如是否需要作出假设、如何作出假设、设置重复实验以减小误差、用工具测量的必要性、五点取样法、数学推算法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同科学实验的重大意义;认同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人们在研究的过程中,随着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的不断改善,对某一问题的认识,不断有新的发展和新的观点出现;认同科学是实事求是的;使学生进一步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优秀品质;形成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并规范自己的行为,积极参加环境保护活动;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健康发展。
五、教学策略:
主要采用小组讨论,分析,探究,实验,比较,归纳等方法。
六、教学实施
⑴继续深入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
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有所创新和提高。
⑵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
⑶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⑷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教研教改,设计好教案,上好课,写好教学反思。
⑸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⑹为探险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知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控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
⑺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作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⑻重视探究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⑼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
⑽建立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让他们成为同学中的小老师,老师的得力助手。
⑾教学中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所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⑿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意科学方法的培养,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展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⒀在教学中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教者宜发挥优生的带头作用,以点带面,可以采取划分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学习竞赛,让优生更加出类拔萃,学困生迎头赶上,从而达到提高整体水平的目的。因班上缺乏优生,且大部分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好玩,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者需要下一番苦功,多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交流情感,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他们完成由厌学到爱学的思想转变,迎头赶上先进班级。
⒁定期进行阶段考试,及时进行试卷分析和讲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查漏补缺,确保教学效果。
⒂正确评价学生。为了给每个学生有一个合理的评价。
教学计划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 篇8
一、指导思想
遵照高中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育人第一,升学第二。全面落实高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2)面向全体学生(3)倡导探究性学习(4)注重与生活实践的联系。
二、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高一年级有20个班,我接上学期继续任教6(1—6班)个班的生物教学,相比之下(5)(6)班的学生对学习生物课的爱好偏高一点,生物基础好点,但还是不够理想。(1)—(4)班基础就比较差了。平时也不够勤奋努力,现安排每周只有2课时,要完成教学任务,顺利通过会考存在一定的困难。针对以上的种种情况,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重点
本学期的任务是授完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我们的计划是在圆满完成任务的同时,还要实现一下目标:
1、首先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使学生从兴趣出发,主动参与课堂,自主学习。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好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前提,好的学习习惯决定学生的一生。要教给学生了解生物学特点,并掌握学习生物学的特有方法,“授之以渔”。
3、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使学生扎实地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为培养学生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4、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倡探究性学习,将探究式教学与讲授式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努力开全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注重生物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迁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5、注重核心概念的教学。核心概念对学生概括和运用知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必须加强核心概念的教学。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 篇9
本学期我任教七年级班2个班的生物,根据学校新学期工作计划和生物学科的特点,制定以下新学期生物学科工作计划: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下努力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内涵性发展。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物教学自如化教学方法和自主化学习方式。
一、主要措施和方法
1、教师深入钻研大纲,教材,认真备课,熟悉教材章节重点,难点及考点,化难为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学生作业在课堂上完成。
2、广泛收集资料,进行筛选,分析,总结,把相关信息穿插于新课讲授及练习作业中。注重复习,特别是课前课后考试前的复习,认真落实。
3、利用课件、挂图、板图等多种形式和方法辅助教学;及时认真完成学生分组实验,耐心指导,积极应考,加强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4、教会学生学习初中生物课的方法。学习生物学知识重在第1页理解,勤于思考;要重视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要重视观察和实验,勤动手,多提问。
5、开展教材重点,难点内容的专题讲座与复习。
二、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
1、深入学习课改理论,积极实施课改实践。
2、以初中新教材为“切入点”,强化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认真学习生物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树立会考意识。
3、在新学期中积极进行教改经验总结,撰写教学论文,培养写作能力。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 篇10
一、班级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的是初一年级十三个班的教学,从一周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整体的学风还是不错的,课上的气氛比较活跃。大部分同学能够做到合作配合,但是也有一部分自控能力差的同学课上的小动作太多。由于生物这门学科是初一学生新接触的一门学科所以本学期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自学习惯,限度的营造一个和谐奋进的课堂气氛。
二、指导思想
依据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把握好重点和难点,克服教学的盲目性,改进课堂上的教学方法,采取多媒体手段增加课堂新亮点达到吸引学生眼球和提升学习兴趣的目的。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团体合作精神。促进自身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达到的结合,使得师生共同进步,提升生物学的教学质量。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和细胞以及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实验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真爱生命的热忱,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生活方式,树立建设家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成绩目标:力争期中期末考试学困生不超过5%,优秀率突破10%。
5、自学习惯:自学、精讲、以练为主的教学模式是我校的特色教学方式,所以从初一开始就应该一直把这样的教学理念贯穿始终,让每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在自学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四、教材分析
(一)内容选择和组织特点
1、突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
2、安排了系列化、多样化的科学探究活动。
3、注重科学方法教育。
4、重视能力培养的梯度设计。
5、注重对生物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适当删减需要单纯记忆的知识。
6、注意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
(二)内容分析
本册书总共有三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的生物和生物圈、第二单元生物与细胞、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着重分析本册书的其中重点两章的内容:
1、第二单元,第二章细胞的生活
本章将围绕细胞是构成生物体功能的基本单位,讲述细胞的生活。细胞作为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具有与生物体相似的特征,这是生物体在不同水平上的一致性。从当代生命科学的发展来看,从细胞水平认识生命活动规律,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因此应该对细胞的生活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研究细胞的生活还与人类以及动植物的健康密切相关,对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2、第三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本单元从生物圈的角度扼要介绍绿色植物的类群、形态、生理和分布。特别重视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在教材的编排中改变了原教材过分强调学科体系完整性的状况,删减掉不必要的形态结构等记忆性知识,重在让学生理解和领悟有关的生物学原理。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是这样安排的。首先让学生了解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它们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生活环境是怎样的、与人类有什么关系。
五、主要措施和教学手段
1、解读教材
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同时要调整备课的重点,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
教师不要机械地“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对教材作出合理、适度的加工和改造。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师需要对教材有一个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向导。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能够精力集中、思路活跃、独立思考并善于发现自己的见解,就要看老师能否把教学意图转换成学生的行动。
2、改变教学手段
初中生物教学应该结合中学生的特点,采取形式多样的教法,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教师应充分运用多媒体实现教学过程智能化、现代化,使生物教学跳出文字和教室,使学习成为兴趣,进行自我探究或集体讨论,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和引导学生的讨论,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传承型转变为现代的探究型。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把文字教材转换成为图、文、声并茂,把教师难以说清和教室里不好演示的抽象难懂的重点、难点,跨越时间与空间,跨越学科与领域的知识,形象、生动、有趣地向学生展现,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 篇11
为了完成本学期的生物教学工作,使学生掌握初中生物学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宽学生的知识广度和兴趣,特制定以下计划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特制定本计划:
一、班级学生分析
七年级( )班有学生80多人,大部分学生都保持有花季少年清纯好学、求知欲强烈的学习态度,班级学风良好,有几个生物学爱好者,常提出一些生物学知识的问题,也带动许多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像吴前程、黄学锐等学生,其他学科成绩一般,但生物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生物成绩进步很大。也有个别学生只注重语、数、英科目,对生物课缺乏正确的认识,学习成绩不太理想。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册教学内容主要是人体生物学知识内容,共分7章,主要讲述人体的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结构组成和功能。指导我们如何利用人体的生理规律,健康成长。
三、教学措施
1、继续做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教学工作,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使教学内容直观,易懂。
2、精心备课,认真钻研教材,举实例,制教具,提高生物学知识的储备量。
3、针对教学内容,补充课堂作业和课后思考与练习,使学生全面掌握。
4、对于个别学生,通过调查了解、谈话交流、批评教育等不同方式,纠正其错误认识,促使其树立学习生物的信心和兴趣,认真学习生物学
[计划范本] 七年级教学计划
根据上级领导的要求,我们应该尽快提交自己的工作计划。我们常说的工作计划,是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经常制定工作计划,可以提升自己对一项工作的掌控程度和规划能力。什么样的工作计划比较清晰明了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计划范本] 七年级教学计划”,还是希望可以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是人学习的黄金时期,而良好的班集体则是人成长的必备条件,它可以使人的才华得以发挥,潜力得以开发。培养良好的班集体,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班级管理科学化;育人工作高效化,这是每个有事业心的班主任所追求的目标。初中生三年是培养学生三方面能力的关键时期,第一,是品德的培养,只有具有良好的品德才会拥有美好的人生;第二,是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的关键就是习惯的养成,只要有好的习惯就有好的将来;第三,是生活能力的培养,只有适应社会的人才是完美的人,教育才有意义。针对本班情况,班主任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1.形成全班团结的班集体,学习并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2.形成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班风。
3.做好家访工作,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4、争取期末被评为先进班级体。
6、做好新生思想工作,稳定学生情绪。
7、加强科任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二、主要工作
1、建立班委会
学期初任命几个在小学表现好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班级的负责人,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同时对他们进行观察和培养,经过一个月组织学生通过民主选举组建一支工作能力强、热爱集体的新一届班委会,并明确班委会成员的具体分工,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得到锻炼,实行值周班长负责制加强班级管理岗位责任制。设岗位,定人员,定工作,把班级工作分成若干岗位,每个岗位专人负责,使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得到提高。为本学期的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2、思想教育
由于七年级学生是新生,各入面还不熟悉,所以要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深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准则,用身边事例,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利用班会、校会将行为规范训练落到实处。教育学生不赌博,远离毒品。在班中“设岗位,定专人”,加强行为规范的检查和监督。在学期初段,结合学校的安排,整顿班风学风,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学期中段进行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学期后段开展“讲团结、讲纪律、讲诚实、讲奉献”的四讲活动。提高同学们的思想觉悟,增强责任感和进取心。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全人格、美好心灵,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弘扬正气。
3、培优转差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在现阶段就开始动起来,把一些有可能影响厌学情绪的思想减到最低,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减少到最少。为了能够让他们学得更好、考得更好,我们也就只有一个办法:笨鸟先飞。对每一次考试成绩做好跟踪,把临界生的名单和人数把握好,及时找学生谈心,了解其思想学习情况。鼓励勤奋好学,树立学习榜样,协同科任老师做好优生的培养工作,争取有较多的同学进入全年级前列,同时做好差生的教育转化工作,采用正面教育,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建设管理小组,由学习委员带头,全面负责班级学习工作;开展学习竞赛活动;开展“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互帮互助学习活动;同时联系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积极与学生家长进行联系与沟通,多角度进一步了解学生。寻求在实际工作中获得家长的支持。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关心爱护,安排班干部一帮一的方法进行转化。
4、做好常规管理工作
经常性地做好校纪校规的检查督促工作,特别是迟到、追逐打闹、自习课和晚自习讲话等违纪现象,要及时教育,杜绝打架的现象。做好仪表的规范化教育,督促学生遵守纪律,男生不留长头发,女生不化妆。配合政教处加强学生卫生保健和心理健康教育。依靠班干部管好“三提前”,每天安排一个班干值日管理“三提前”的纪律,抓好班级的室内卫生及包干区卫生,摆放好学生自己的物品。
5、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做好安全教育和防范工作,主要做好交通安全教育,不骑摩托车回校,不追逐打闹,上下楼梯拥挤时不要推拉,确保不出安全事故。
6、组织有益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
班级的各项教育活动必须有一个主题,围绕着主题可以让学生们在课余时间进行准备,这个准备过程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受教育的过程。在各种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集体教育的功能,让学生们自我教育,互相教育。班风的形成必然要经历“导向”,“形成”和“巩固”的过程,因此活动的内容要多样化,经常化。力求使班级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团结向上,心理健康,学习勤奋,全面发展”的班集体。
7、组织好班级学生参加学校的各种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包括校运动会、艺术节、冬季三项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学习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争强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全面锻炼学生。
8、做好家访工作,让教育思想统一
学校教育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和家长取得恰当的沟通,家访则成为最好的方式,作为老师的我们在这方面缺少的不是认识,而是行动,坚持以一种平等的心态和真诚的方式与家长沟通就是我们教育的最好方式,因此,本学期我要做的就是尽力于家长沟通,达到教育的目的。
当然,在工作中还会遇到很都的坎坷和困难,但我坚信有我对教育的热爱和执着,有我对学生无私的爱和付出,我们的班级一定会不断的进步,健康的成长。我会用青春书写学生美好的未来。
一、 指导思想
学校是未成年人高度集中的场所,学校安全工作就成了社会公共安全的重中之重。班级是学校的细胞,为了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稳定和师生生命财产的安全,必须大力加强班级安全教育工作,以预防为主,以排查隐患为重点,加大整改力度,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保驾护航。
二、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1) 五(3)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黄辉(班主任)
副组长:曹会玉(副班主任)季赛金(班长)吴文瑜(中队长)
成员:其他班委成员和各小组长
2) 责任分工:
XXX(班主任),对班级安全工作负总责;
XXX(副班主任),负责组织、督促、检查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主管安全工作;
XXX(班长)负责班级的环境卫生工作。
XXX(中队长)负责班级的外包干区卫生工作。
XXX(生活委员)负责中午食堂用餐时的环境卫生及安全工作。
(各学科科代表)结合各学科内容进行安全教育,并督促,检查各小组教学活动中的安全,确保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特别是课外活动过程中的安全。
XXX(安全员)随时检查班级门窗、桌椅、黑板、电路及各种悬挂物的安全隐患并及时整改,必要的地方要张挂警示牌,要保证符合安全要求。
三、 工作内容
1) 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
2) 对学生进行自护、自救教育,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防火、防洪、防震训练;
3) 对学生进行个人、饮食卫生及用电、用火安全教育;
4) 对学生进行课间活动以及上下学途中的安全教育;
5) 其他安全法制教育。
四、 方法措施
1) 把学生的安全教育纳入班级议事日程,班级坚持一月一次主题议会,一学期1至2次专题讲座和1次自救、自护演练,班级一学期至少一次主题班会;
2) 搞好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班队、晨会、宣传栏或墙报多渠道广泛宣传;
3) 激励广大小干部增强责任感,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的原则,要用安全促和谐,用安全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用安全树立班级的良好形象,时时讲安全,事事保安全,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一旦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设法解决,并及时报告班主任,要特别预防学生可能受到的各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4) 拟订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和校内外有关安全的规定,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
5) 每学期初与学生家长签订学生监护责任协议书;
6) 坚持每周对班级各种设备设施排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7) 副班主任担任女生辅导,管理好女生的生活;
8) 如班级因教学需要组织校外活动时,必须组织好学生,班主任和各任课教师应先写好安全预案,报学校批准后方可实施;
9) 一旦发生意外事故,能处理的班主任应及时处理,同时及时通知学生家长,重大问题应及时报告校长,再由校长上报;
10) 安全工作与学生的道德素质测评挂钩,与学期末评选各类先进挂钩;
11) 认真落实好安全报告制度,一周一汇报。
热门范文: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期教学计划范文(5篇)
为了让下一阶段工作开展有序,我们可以从下一阶段工作计划开始着手了。工作计划,是对工作任务的预先安排的方案,我们作工作计划可以协调大家的行动,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好的工作计划都有哪些内容?小编收集并整理了“热门范文: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期教学计划范文(5篇)”,但愿可以给你带来帮助。
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期教学计划(篇一)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七年级历史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六环节”教学模式高效课堂为中心,团结合作,努力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互相学习,认真备好课,上好每一节课,并结合教材的特点,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活动,在教学中,既要抓好基础知识教学,更要着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人本学期任初一(1)、(2)班历史科教学,经过调查和观察,学生基本能完成学习任务,两班学习兴趣较浓,组织纪律性较强,但也存在少数同学反应相对比较慢,学习态度一般,学习上存在一定障碍,针对这一点,在本学期要在课堂上课下多花时间鼓励,做好培优扶困的工作,缩小后进面。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整体学习成绩。
三、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出版的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真正反映了课改精神,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感。该书主要以人类文明史发展为主线,该教材重点突出,以点带面,建立了新的评价机制。该书图文并茂,生动规范,单元,课和子目的设计合理规范,更注意吸收当代文化的变化发展,对历史的分期历史发展的动力,民族关系等重大史学问题进行了更为科学,合理的把握和处理。
初中七年级上册主要讲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到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在课型设置上,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新教材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增加了“学习与探究”课,在栏目设置上,出现了许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探究式学习栏目,而图文资料的有效运用,大大增强了历史知识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同时也注意与其他学科知识的交叉与渗透。
四、教学进度安排
这个学期一共21周,第十一周进行期中考试,第二十一周进行期末考试。
五、教学目标及要求
1、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2、简述河姆渡,半坡聚落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3、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区别。
4、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直到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
5、说出西周分封制主要内容,直到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6、通过商鞅变法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认识汉字的演变,以司母戊鼎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7、了解“百家争鸣”主要史实,以都江堰等为例,体会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8、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9、列举汉武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讲述张骞通西域的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10、了解“四大发明”,名医华佗,张仲景,李时珍以及祖冲之和《九章算术》。
11、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主要史实,《史记》和《资治通鉴》。
12、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人口南迁河民族交往。
13、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和的措施。
14、《水经注》、《天工开物》等著作,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六、教学改革的设想(教学具体措施):
1、让学生形成一种意识,即把历史科的地位提升到主科地位。
2、抓好课堂纪律,充分利用“40分钟”。
3、多讲述名人历史故事,与历史典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适当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或历史博物馆,让学生增长见识,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5、多组织一些历史活动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表演能力。
6、每节课后布置适当的作业和练习,巩固知识,大约80多次。
7、做好“培优扶困”工作,提高两率临界生的成绩。
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期教学计划(篇二)
初一历史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们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今天制定了这个学期地理教学计划,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本学期收获进步。
本学期我将以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体现时代精神和新的教育理念,新教科书既是教师的教本,更是学生学习的学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注重启发性,注意历史的多方位性、多层次的联系和知识的延伸,并注意使学生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和学习技能,以提高学生的自身能力。
二、学生状况分析
初一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感受到历史学习的乐趣。
三、具体思路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常规管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学困生”既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更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
2、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学生学得好,以确保考试取得圆满成功。
3、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4、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复习阶段,要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精心组织复习,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
6、引资料、学经验。经常向老教师学习,经常听课。
7、认真组织测试,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
四、教学措施
1、 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
2、 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习惯。
3、 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4、 认真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在传统知识培养各种能力的同时,加强思想教育。
5、 采用多种教学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胆地进行改革,探索和创造,进行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历史教学活动。
7、 要注意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更好的来学习历史
8、 课堂教学要贴近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探究式、启发式和讨论式等各种成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要加大媒体辅助教学,特别是网络教学的力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9、多角度观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及时进行辅导。
五、改进措施
1、 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在教高的水平层次上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帮助他们总结成功的学习经验,在评价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补救措施,还可以实际一些比较容易的活动使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2、 教学时结合挂图和资料知道学生学习有关的知识,或结合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感受历史。
3、 结合历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 结合有关内容介绍本地历史的名胜、旅游胜地,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教育。
5、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探究性求真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互相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六、教学进度
初一历史华东版第一册总共有24课,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2周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3周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4周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4周
复习
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期教学计划(篇三)
根据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结合学校工作要求及学期、学生具体情况制定本计划:
一、学生情况
从上期平时学习和期末考试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好,学习习惯也还过得去,主要表现在上课基本都能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完成作业。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学生做作业马虎,并且做完作业后不喜欢检查,甚至丧失学习兴趣,特别是不愿及时复习记忆掌握基础知识等。
二、教材分析
这一学期七年级历史下册选用的是人教版20xx年部编最新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三个单元,叙述从隋朝到清朝(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历史,共21课。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5课);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13课);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第14-第21课)。另外,增加了一节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共需34课时(其中新课讲授占20个课时,活动课占1课时,单元复习占3个课时,期中复习占2个课时,期末总复习占4个课时,其余为考试检测试卷分析)。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有很大的提高。
四、重难点及措施
重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措施:
1、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2、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
3、督促学生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4、落实好培优补差工作。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起止页数
1
第1课时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5
2
第2课时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3课时 第3 课 盛唐气象
6-18
3
第4 课时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5课时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18-26
4
第6课时 隋唐时期单元复习
第7课时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27-32
5
第8课时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第9课时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33-40
6
第10课时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11课时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41-50
7
第12课时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第13课时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51-58
8
第14课时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第15课时 宋元时期单元复习
59-64
9
第16课时 期中复习
第17课时 期中复习
10
第18课时 期中考试
第19课时 试卷讲评、分析
11
第20课时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第21课时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65-75
12
第22课时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第23课时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76-87
13
第24课时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25课时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88-98
14
第26课时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第27课时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99-110
15
第28课时 明清时期单元复习?
第29课时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111-114
16
第30课时 期末复习
第31课时 期末复习
17
第32课时 期末复习
第33课时 期末复习
18
第34课时 期末考试
以上计划如遇学校工作变化可再做调整。
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期教学计划(篇四)
一、指导思想
围绕本学期学校工作计划要求,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效率,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新课标教材初一历史下册在全面贯彻基础知识,潜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项教育目标的前提下,突出了三点:一是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二是增加启发性和生动性;三是培养创新实践潜力。
二、学生状况分析
初一学生总体水平差不多,但缺乏综合归纳潜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用心。且这些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一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潜力正在构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职责帮忙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状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我就应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上入手,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把注意力集中在历史课的学习上提高历史成绩。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隋朝到清朝初期为主要的历史发展线索。共 22 课,每课教学一课时。每个单元后各设一节活动课,第三单元后设两节活动课。
第一个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教科书资料的安排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无不紧扣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繁荣”与“开放”,是反映一个用心向上的社会的两个侧面,具有同一性。第二个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实际涉及“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两个主题。那里“民族关系的发展”,既涉及民族融合的资料,也有反映民族政权并立与民族矛盾的一面,都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影响。先概述民族政权并立时代的状况,后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列举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然后再剖析宋代的社会风貌、介绍元朝大一统的出现及民族大融合的发展状况。
第三个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教科书对课标有关明清时期的五条资料标准进行了归纳组合。讲述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郑和下西洋的史实、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史实,使学生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透过《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列举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让学生“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最后《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以“简述 ' 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突出了明清时期中外的矛盾与冲突,也为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理解近代中国为何被动挨打作好铺垫。
四、教学目标
1、要在上册历史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一样时期的基本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
2、教学过程中要个性注重学生潜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潜力;解读、决定和运用历史材料的潜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潜力;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
3、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构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教育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初步构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构成健全的人格,养成具有贴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民族关系的发展,统一
难点:我国的民族关系是如何发展的以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如何巩固的
六、教学措施
1、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师生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崇尚个性和主体性,鼓励探索真理,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给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学生在拥有发挥个人才智的机会和空间的同时,压力感又会促进学生去主动涉猎知识,独立思考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注意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彼此构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2、教材贯穿一些材料阅读,“想一想”等虽然不是教材的正文,却是教材正文的扩展,实际上是给了学生必须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更自主的学习,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形容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实施了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同时让学生分组讨论,人人参与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
3、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目标统一,准确;以“资料标准”的要求为依;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4、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透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资料。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5、用心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习参与历史小制作,透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透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潜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潜力。
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期教学计划(篇五)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在全面贯彻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项教育目标的前提下,突出了三点:一是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二是增加启发性和生动性;三是培养车创新实践能力。
一、学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历史教学,有的同学学习历史的兴趣很浓,有的同学根本没什么兴趣。所以上学期历史的平均成绩在整体成绩还不理想,原因都是不爱学习的学生很多,因此,成绩取得高分的学生平均被拉了下来。这个学期要想办法使学生的成绩有较大的提高。我应该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上入手,来改善一向把历史视为副科,不好好学习、认真对待的学生心理,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把注意力集中在历史课的学习上,力争培养一批热爱历史学科的爱好者。
二、教材分析
依据七年级历史课程标准,整合人民版、人教版历史教材,在改革中创新,在探索中提高,逐渐建构带有自己特色的历史教学模式,争取各个班的每个同学的历史成绩都有所提高。
二、教学目标
1、要在上册历史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时期的基本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
2、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教育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4、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不良习惯
5、从严治教,提高成绩。
四、具体措施
(1)以启发诱导式教学为主,并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2)加强直观教学,充分利用教学挂图等教学工具;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3)争取每期都要开设历史活动课,要求自己必须自始至终参加学生的活动,并且要让学生学有所得。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
为了能够确保目标任务可以全面完成,我们必须拟定个人工作计划。事先准备好工作计划,能完美的辅助我们合理的进行工作,一份好的工作计划包括哪些内容?急你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1
一、学情介绍
我本学期担任初一七、八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初一(八)班共有学生55人,初一(七)班有学生56人。根据小学升初中考试的情况来分析学生的数学成绩不算理想,总体的水平一般,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因此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初一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初一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初一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是扭转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好的学习习惯、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培优补差,同时强调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反对死记硬背,以推动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
二、教学措施
1、根据今年学校及教科室计划,认真构建“双思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双思”是指教师反思教学、学生反思学习;“三环”就是定向、内化、发展;“六步”分别是指:提供资源(入境生趣)、了解学情(自学生疑)、弄清疑难(学习释疑)、点难拨疑(练习解难)、反思教学(反思学习)、引导实践(迁移创新)。我们要在反思中成长,学生要在反思中进步;我们要反思的主要内容是怎样优化“三环六步”教学设计,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要反思的主要内容学习积极性、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运用是否得当、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初一学生刚刚进入初中阶段,正是从小学过度到初中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进行“双思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的时期,要逐步的培养和完善这种模式,要求我们多研究、多思考、多创新、多探究。按照“低(起点)慢(速度)多(落点)高(标准)”元素结构教学法进行教学,“低起点”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初一学生从小学数学到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一个飞跃,怎样帮助学生慢慢过渡是一个难点,从细小的问题、每一个小知识点出发结合小学知识融汇到初中的知识中去,从而使学生很快接受知识。“慢速度”反对快速度教学,主张教学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接受程度,兼顾初一学生的生理、心理、知识、能力、意志、品德等特征和差异,步步为营,梯次推进,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多落点”强调教育要考虑到初一学生个性差异的特点。个性差异是表现在多方面,不仅有年龄、性别、性格、身体的差异,还有很多学习上的差异,个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差异。推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高标准”为学生确立的学习标准。而且把目标细化,使学生能很快达到,既能掌握知识又能体会到成功的愉悦,使初一的学生对数学充满兴趣,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标准。
2、精心设计习题,使习题从简单到复杂形成梯度,引导学生学会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实现一题多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批改作业做到全批全改,从过程到步骤严格要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作认好总结,从初一使学生慢慢养成认真按步骤做作业的习惯。
4、继续实行课前一题的模式。课前五分钟每个班的课代表把上一节课涉及到的典型题目呈现在黑板上,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复习上一节的内容,而且也能做到尽快把学生从课间拉回到上课的的状态,并力求把学生中新方法新思维挖掘出来。
5、实行一对一的帮扶活动,由好学生带动一个差一点的学生,从知识、作业、学习习惯等各方面互帮互助,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2
在本学期的英语教学中,坚持以下理念的应用:
1、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
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目标设计以学生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
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4、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即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5、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总之,让学生在使用英语中学习英语,让学生成为Good User而不仅仅是Learner。让英语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最实用的工具而非累赘,让他们在使用和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体味到轻松和成功的快乐,而不是无尽的担忧和恐惧。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3
一、学情分析:
我校的学生整体基础较差,小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任务艰巨。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对学知识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但位数极少.对待转化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掌握,成绩较差.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要得到加强,还要提升整体成绩,适时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抽出一定的时间给强化几何训练,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学生学习上有困难,对学习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错误的习惯,还需要加强,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好.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面向全体学生,整体提高水平,全面培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7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第8章:幂的运算;第9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第10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11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第12章:证明
教材每章开始时,都设置了章前图与引言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在教学中,适当安排如“观察与猜想、试验与探究、阅读与思考、信息技术应用”等以及栏目,让我们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习。在教材各块内容间,又穿插安排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等的数学活动,不但扩大了学生知识面,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数学文化价值的体验与数学的应用意识。习题设计分为;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广探索三类,体现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 教学重、难点:
1、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是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重点是从实际情境出发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入并展开有关知识,使学生了解方程是反映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数学模型,并学会寻找所给问题中隐含着的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掌握其基本的解决方法。难点是在实践与探索小节中通过实例运用方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2、整式的乘法及因式分解内容,本来是八年级上册的学习内容,这次调整,无疑是将教学难点向前挪移了,对整个初中学习阶段来说,是分散难点,但对初一学生来说,是增加了难度,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分寸,切忌这一部分的知识学习变成了学生整个初中阶段学习的分水线。
3、相交线与平行线、轴对称与旋转是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涉及到平行线的概念、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平移的观点、垂线及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轴对称、旋转对称、中位线、角平分线、图形的简单变换等相关知识。重点是通过观察与操作,让学生感知确认这些知识的合理性、必然性,并掌握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同时辅以数学说理,给学生一定的理性训练与图形变换的思想。难点是数学说理(也就是几何证明)。
4、数据的分析一章,简要地介绍了统计数据分析问题时所采用的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相关概念,重点是使学生学会统计数据、分析处理数据,合理使用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这三个有代表性的数值,较为正确地描述所得到的众多数据。难点是让学生通过实例体会这些数据的具体求法,并让学生掌握在计算机中如何求出它们的具体方法(知识扩展)。
4、课题学习重点是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在实践探索加深理解有关数学知识,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应用数学的信心与能力。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工作。把教学工作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的主要途径,认真研究教材,体会新课标理念,认真上课、认真辅导和批改作业,同时让学生认真学习。
2、通过介绍数学家、数学史和数学趣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建构,营造民主、和谐、平等,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共享发现快乐的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
4、通过实践探索,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和多种途径探求问题的解决方式。
5、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6、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7、进行分层教育的探索,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五、教学进度:
第一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十课时
第二章 整式的乘法 十课时
第三章 因式分解 十五课时
期中复习及考试 五课时
第四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十五课时
第五章 轴对称与旋转 八课时
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 十课时
期末复习及考试 十课时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4
第一周 Unit1 Where is your pen pal from|
第二周 Unit2 Where is the post office|?
三 Unit3 Why do you like kaolas?
四 Unit4 I want to be an actor..
五 Unit5 I’m watching TV
六 Unit 6 It’s raining
七 Review Unit 1---6
八 期中考试
九 Unit 7 What does he look like?
十 Unit8 I’d like some noodles
十一 Unit9 How was your weekend?
十二 Unit10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十三 Unit11What do you think of game school?
十四 Unit12 Don’t eat in class.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5
一、学生的基本情况:
20xx级数学上期期末考试的成绩不很理想。20xx级1班平均分:××分,及格率××%,优生人数×人;20xx级2班平均分××分,及格率××%,优生数××人。学生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的苗头。优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锻炼和培养,数学知识掌握得较牢固;而差生的智力和知识发展得较差,数学知识上一些基本的内容还很模糊,课堂上参与度不高,有时还需要教师提醒。上学期学生学习了有理数及其相关运算,整式的加减,相交线与平行线,学生数学上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发展高度,学生课外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几乎没有,学生手中的 与数学有关的课外辅导书甚少,学生不能自行拓展与加深自己的知识面;通过教育与训练培养,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等每次作业,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至的进行学习和思考问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了激发与进一步的发展,课堂整体表现活跃,积极开动脑筋,学生乐于合作学习,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学生喜欢动手实验,对老师布置的思考题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部分学生撰写小论文,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学习习惯上,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上记笔记的习惯培养得很不理想,这与我在教学中不提倡课前预习,少做笔记有关,我认为课前预习易使学生囿于教材框定的范围和思考方法,不利于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与思考,敢于大胆思考,课堂上就把时间有在思考问题上,而不应该用在当“打字员”上,本学期要思考如何克服课前预习、课堂上记笔记的弊端,发挥其有利的一面,学生对思考规律的小结,及时复习、总结上的习惯,还需要加强,课堂上专心致至的听讲,想在老师和同学的前面,及时纠正作业和试卷中的错误的习惯还需要加强,表扬和鼓励阅读与数学有关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自主拓展和加深自己的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在学习方法上,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从对称的角度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检验答案,需要加强训练与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第7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8章:多边形,第9章:轴对称,第10章:统计的初步知识。
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 本章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整式的加减之后的学习内容,是初等数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是中学阶段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开端。重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及其解法,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的中的应用,其难点是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和类比、化归、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必备的数学修养和素质,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第7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本章是在一元一次方程学习的继续学习。本章的重点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和化归的思想,即化二元为一元,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的思想,学生通过经历列方程、解方程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8章:多边形 本章是在学习了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基础上的深入学习,是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主要内容涉及三角形、一般多边形的边角关系。本章的重点是三角形的主要线段(中线、高线、角平分线)的概念,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外角和,三角形三 边的关系,多边形内、外角和的公式,正多边形铺满地面的道理及其组合。难点是一般三角形、多边形的边角关系的应用和说理。本章由瓷砖的铺设导入,研究一般三角形、多边形的性质,到运用相关性质探索拼地板的问题结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特点,采用 “问题――探究――发现”的研究方法,让学生多探究学习,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第9章:轴对称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从现实生活中的图形入手,学习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欣赏并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利用轴对称性去探索等腰三角形等简单图形的性质。本章的重点是轴对称的概念,常见图形的轴对称性,“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及其逆定理,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能够按要求画轴对称图形并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并能进行说理。其难点是说理。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有关的说理题,使学生能得到较为充分 的训练,过好说理的入门关。教材的教学内容上,呈现力求生动有趣、贴 近现实生活,对知识的陈述,不仅注重结果,而且尽量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探索空间和手段,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结论,教学中要充分应用好教材,实现教材编写者的意图,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相应的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内容,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这一内容,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现轴对称变换和数学美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等腰三角形中引入了较多的动手操作和直观感知,通过折纸、观察、归纳等方法去探索和发现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性质,教学中要充分进行实验。通过本章的教学,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和谐与美感,提高审美情趣。
第10章:统计的初步认识 本章是在上学期《数据的收集与表示》基础上的继续,主要内容是调查的两种方式,抽样调查与普查,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及其对他们的正确选用,体验随机事件中偶然中的必然,体验随机事件发生机会的均等与不等。重点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及其对他们的正确选用,体验随机事件发生机会的均等与不等 ,体验偶然中的必然,学习用分析或实验的方法判断游戏规则的公平性。难点是认识随机事件偶然中的必然,认识大数定律,分析随机事件中成功的概率,认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误用与陷井。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明白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进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中特别重视开展活动,让学生的兴趣在了解探究任务中产生,让学生的思考在分析真实的数据中形成,让学生的理解在集体讨论中加深,让学生的学习在合作探究中进行。
三、本期教学任务:
本期的教学任务主要在知识与技能上:是在“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使学生了解方程是反映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的数学模型,体现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相关,学会寻找所给问题中隐含的数量之间的关系,掌握基本的解决方法;会正确熟练的解一次方程(组),实践与探索中,与学生一起分析、尝试解决问题,逐步提高各种能力。“多边形”与“轴对称”中,掌握一般三角形边、角和多边形边、角的关系,并会运用解决实际问题,认识特殊的图形――轴对称图形中隐含着的数学不变量之间的关系,学生能应用相关知识合理的推理,掌握等腰三角形的特征与性质。“统计的初步认识” 中,学会数据处理的抽样调查方法,使学生学会统计数据,分析处理数据,合理使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警惕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误用,让学生体会随机事件的内在规律,体会随机事件中偶然中的必然,会分析简单的机会均等与不等的问题,会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在过程与方法上:让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中的数量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的过程 ,探究方程(组)的解法,经历和体会解方程(组)中“转化”的过程与思想,通过实践与探索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体会消元化归思想,体验探究、归纳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及过程,学会合情推理的数学思想方法,经历“问题—探究—发现”的研究过程得到相关性质,在轴对称中,经历动手操作和直观感知,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经历通过折纸、观察、归纳等方法去探索和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性质。在统计的认识中,经历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处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选用,体验随机事件中偶然中的必然。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在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得到锻炼与提高,选择生动活泼、贴近生活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体验数学的和谐与美感,这是情感与态度目标。
四、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做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 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等分层布置,课堂上照顾好好、中、差在三类学生。
9、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10、站在系统的高度,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11、开展课题学习,把学生带入研究的学习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五、全期教学进度安排
章节 课时 教学起止时间
第6章 一元一次方程 23 第一周二~第五周五
§6.1从实际到方程 1 第一周二
§6.2解一元一次方程 8 第一周五~第三周一
§6.3实践与探索 10 第三周二~第五周一
复习与检测 4 第五周二~第五周五
第7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15 第六周一~第九周一
§7.1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 1
第六周一
§7.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5
第六周二~第七周二
§7.3实践与探索 6
第七周三~第八周三
复习与检测 3
第八周四~第九周一
第八章 多边形 18
第九周二~第十二周四
§8.1瓷砖的铺设 1
第九周二
§8.2三角形 7 第九周三~第十周四
§8.3三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3 第十周五~第十一周三
§8.4用正多边形拼地板 4 第十一周三~第十二周一
复习与检测 3 第十二周二~第十二周四
第九章 轴对称 21 第十二周五~第十六周五
§9.1生活中的轴对称 2 第十二周五~第十三周一
补充全等三角形 5 第十三周二~第十四周一
§9.2轴对称的认识 6 第十四周二~第十五周二
§9.3等腰三角形 5 第十五周三~第十六周二
复习与检测 3 第十六周三~第十六周五
第10章 统计的初步认识 14 第十七周一~第十九周三
§10.1统计的意义 3 第十七周一~第十七周三
§10.2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3 第十七四周~第十八周一
§10.3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使用 2 第十八周一~第十八周二
§10.4机会的均等与不等 3 第十八周三~第十八周五
复习与检测 3 第十九周一~第十九周三
期末复习 10 第十九周一~期末考试
推荐计划范本: 七年级优秀教学计划(经典版)
为了更好的开展下一阶段的工作,我们可以提前准备写工作计划了。工作计划可以说是将自己对工作的内容作出超前性的书面文件,经常制定工作计划,可以增强人的逻辑思维和直觉判断能力。优秀的工作计划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是小编特别整理出来的“推荐计划范本: 七年级优秀教学计划(经典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一、指导方针
以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为方向, 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能, 围绕"走进中学"、感受中学生活、促进学生对中学生活的理解与适应作为基本生活主题,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自我,认真完成学校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程."据此,教材改革力求彻底转变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观,教材的构架以学生成长的生活逻辑为主线,以相关学科知识为背景和支撑,统整了课程标准规定和要求的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等几方面的内容以培养学生学会生活、成长所需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一些基本技能,发展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根据本套教材编写设计的思路,七年级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走向新的学习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因此,我们确定了七年级的教育主题是珍惜生活,做生活的主人,它的核心概念是关爱、自尊、自强.
本学期的教学主要任务则是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通过这个主题,涵盖、整合并完成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关于道德、心理健康、法律等不同领域的内容.具体说来,具体说来,本册教材共分四个单元,即第一单元"笑迎新生活"、第二单元"自我新期待"、第三单元"过富有情趣的生活"、第四单元"过健康、安全的生活". 根据现代教育精神突出"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的育人要求和"学会关心"到21世纪教育主体,引导学生确立"尊重、关爱、责任"的基本价值目标,引导学生珍惜初中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主动把握自我、发展自我.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做一个自尊自信的人,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对其学生的思想素质进行升华,让他们学会做人,做到做知法、守法、用法,并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教学难点: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做人的方法,学生优良品质的培养,引导学生珍惜初中生活,学做生活的主人.
三、教学措施
(一)、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与之适应的教学方案,备好每一节课.
2、多样化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多地进行讨论、分析、自主探究活动等形式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中多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实例,鼓励和引导学生从自身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上课过程中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该课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结合自身实际发表观点.
5、不断学习,丰富自身的知识,与时俱进,以适应新课思想程品德的教学.
(二)、积极参加教研,提高业务水平
1、 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承担学校安排的本期政治的一节公开课,提高教研能力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或教学设计.
2、 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平时注重再学习,浏览百科,摄取与政治学历史科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当代社会新科技发展信息,渗透到教学中去,使教学更有说服力.
(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1、优化课堂教学.教学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学习,采用讨论、演讲、阅读、自学、练习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2、灵活辅助差生.做好差生个别思想工作,利用课余时间辅导,提高了差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自信心.
3、 开展帮带活动.鼓励优生带差生,把每个班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落实责任和要求,组长监督学习,检查复习、预习及练习,及时反馈,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4、严抓思想工作.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思想状况,做好工作, 严格要求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四)、强化德育功能,开展课堂活动
1、配合德育, 挖掘功能.配合学校德育活动,充分挖掘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能.采用演讲、座谈、辩论等形式活动, 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2、严于律己,教书育人.立足本职,热心向学生传授真理,言传身教,平等待生、爱护学生.工作认真细致负责,教育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努力让学生喜欢学习思想品德课,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计划]七年级历史教学规划wps文本
为了更好的完成下一项工作,我们要对自己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计划。工作计划,是我们对自己完成工作任务的一系列的步骤,工作计划最有必要的一点是,可以回顾以前计划中存在的不足,总结出经验。工作计划主要是写哪些内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出来的《[计划]七年级历史教学规划wps文本》,希望您可以借鉴参考!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完成七年级上册所学内容;
2、提高教学质量,期末测试综合评价力争进入全县中等行列。
三、具体思路:
1、加强思想工作和常规管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学困生”既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更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
2、强化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以确保学生学得好。
3、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4、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复习阶段,要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精心组织复习,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
6、引资料、学经验。经常向老教师学习,经常听课。
7、认真组织测试,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
四、教学任务和要求:
七年级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即了解历史的基本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发展和变化,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识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五、教学设想:
1、历史教学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对历史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析,做到思想性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2、在传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思想的教育和能力培养,树立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学导结合的教学观,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鼓励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提高学习素质和学习效率。
3、通过举办故事会,创办历史报等形式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跟踪辅导,找学困生谈心,做到分类指导。
六、主要教学措施: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以多媒体教学为突破口,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4、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
七、课时安排
教材总共22课,从我国的远古居民讲到魏晋南北朝。每课的内容为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共约有三十二个课时左右,其中新课讲授约二十二课时,单元复习约四课时,期中复习约两课时,期末总复习约四课时。
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周至第五周1~6课共6个课时
第六周至第八周7~11课共5个课时
第九周期中复习共2个课时
第十周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至第十二周第三单元(12~17课)共6个课时
第十三周至第十五周第四单元(18~22课)共5个课时
第十六、十七周期末复习及统考
[推荐计划] 七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怎么写
按照领导对我们的要求,我们不妨好好地做一份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实际上就是写计划的摘要,即经过整理,把主要内容摘出来的计划,工作计划可以致力于不断提升自己,逻辑可以多维度发散。好的工作计划模板是什么样的呢?小编通过精心筛选,为您整理了“[推荐计划] 七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怎么写”,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由于国家新冠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根据国家、省、市、县的相关文件要求,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延期开学对本学科教学工作的影响,学校安排了学生在延期开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通过课程网络直播学习,在线问题指导答疑,在线作业布置检查,帮助学生完成相关新授课学习任务。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我对本学期所执教七年级美术课,做如下计划:
一、教学总体目标:
从学生身边环境熟悉的事物中发现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观察、记忆、想象表现生活中有特色的环境,体验生活的情趣,提高绘画表现技能,学会装饰,美化生活,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设计、想象、创造的能力。要求:实际是基础,想象是延伸,教师要用正确、健康的审美观来引导和影响学生,培养文明、朴素的观念,让学生沿着一个健康、文明的审美轨道创新、开拓,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
二、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根据上学期执教时对他们的了解,优秀生约占5%,差生约占3%,其余学生均为一般水平。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授本册教材所面临的困难性和重要性。(二)教材情况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通过美术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为宗旨培养学生的美术基本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业类型主要分为造型表现课、设计应用课、欣赏评述课和综合探索课四大类。
1、欣赏优秀美术作品,能对自己喜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 2、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3、学习简单立体物的表现方法,学习色彩表现方法,进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设计与制作。
4、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美术教学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为适应终身学习与发展打良好的基础。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四、教学措施:
课堂上努力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开阔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择的功能,推行发展性评价,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课堂教学中注意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在教师的关爱中学习,在玩中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一)、教师方面:
做学生发展的组织者、促进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去思考、去探索、去讨论、去创作,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展示作品。
(1)、做好课前准备,精心制作教具。
(2)、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学生更多的创造空间,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大胆创造,在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绘画兴趣。
(3)、在教学环节和活动方式布局上,注意开放性和立体性,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4)、灵活改进示范过程的传授方式,活跃课堂气氛。
(5)、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少而精,并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
(6)、拓展教学思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二)、学生方面:
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及所学知识,动脑筋制做作品,学会合作,并妥善保存自己的设计作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阔视野,增长社会经验。
五、业务学习及其它方面:
作为美术教师,应利用业余时间加强对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多研究新的美术动向,阅读和学习美术教学的有关资料和先进的教学经验,大胆尝试,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让学生运用多种工具材料进行艺术表现和艺术创造,获得感知、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开拓学生的创新精神、技术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积极开展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加强对学生特长的培养和训练。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1000字通用
为了保证各项的工作可以顺利开展我们应该为了自己的工作做一份工作计划了。编写工作计划,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推进工作。所以一篇好的工作计划有哪些方面的内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1000字通用 ”,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篇1】
四、教学策略
(一)教师板块
1、认真学习新课标,在课堂中渗透新理念,不搞应试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己能力及合作交往等能力为主,提高学生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不断提高独立备课的能力,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
2、优化教学手段。积极使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有直观视觉上的效果,提高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撰写教学反思、论文。
3、优化作业管理。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作业布置和批改因人而异,兼顾学生不同特点,做好每单元的测评工作,及时反馈,纠正不足。加强培优补差,提高学习成绩。
4、培优重在拔尖,辅差重在提高。
5、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成绩及时表扬,让学生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
6、课外辅导:利用自习课、晚自习时间对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7、加强指导和督促,让学生养成如何预习课文,如何听课、如何作业、如何学习、如何抓住学习重点等。
8、每周用一至二节课对学生写作能力提高进行辅导。
9、加强汉语拼音,字词句的教学,有效提高文字功底。
10、对学生进行文学常识的知识学习,使学生对文学作品及人物感兴趣,自觉地阅读文学作品。
11、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二)学生板块
1、发挥优生优势,带动差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引导差生多学习,多复习,在基础掌握上下功夫。
3、鼓励优生创新思维,在阅读和写作方面下功夫。
4、加强续写训练,要求学生勤读课外书,勤动手动笔,养成读书笔记的好习惯。
5、加强读写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在七年级阶段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能写出端正、整洁的汉字。
作为我们老师,要转化后进生,首先让他们找回自信,常鼓励他们。上课常提问他们懂的问题,下课多与他们交往,让他们感觉到你是他们的好伙伴,对于他们的闪光点要及时给与表扬;同时,我们做他们的工作要有耐心。对于他们主要引导多学习,多复习,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当前新课改的理论运用到教学当中去,即提高他们的素质,又提高他们的成绩,应试教育与课改之间达到了平衡点。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篇2】
四、教学进度及安排
周次1:开学第一课、《春》
周次2:《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
周次3:《古代诗歌四首》《写作》
周次4:《秋天的怀念》《散步》》《散文诗两首》
周次5:国庆假
周次6:《世说新语二则》《综合性学习》
周次7:《写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
周次8:《论语十二章》《课外古诗词诵读》
周次9:《写作》《名著导读》
周次10:期中复习迎考
周次11:期中考试
周次12:评讲期中考试试卷、《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
周次13:《走一步,再走一步》《诫子书》
周次14:《写作》《综合性学习》
周次15:《猫》《动物笑谈》
周次16:《狼》《写作》《皇帝的新装》
周次17:《天上的街市》《女娲造人》《寓言四则》
周次18:《写作》《综合实践》《名著》
周次19:期末复习迎考
周次20:期末复习迎考
周次21: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篇3】
本册名著导读介绍了高尔基的《童年》、笛福的《鲁滨孙飘流记》和法布尔的《昆虫记》。它们都与课堂阅读有着有机的联系,如:《童年》与成长单元,《鲁滨孙飘流记》与探险单元,《昆虫记》与动物单元,作为课内阅读的一种延伸,它将因令学生走向一片更为辽阔的天地。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一、二班,经过上学期的学习锻炼,突出的特点是:
1、学生对语文课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拓展。
2、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
3、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有浓厚的兴趣。
4、课堂上有用于带头的好学生,课堂教学开展还行。
存在的不足是:
1、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差。
2、学习比较盲目,目标性不强。
3、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探究意识不强。
4、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特别是有两个考20分左右的差生。
5、积累较少,阅读面不广。
三、教学设想
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篇4】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为了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特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和对学生的观察,我基本上对学生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这两个班级的学生语文基础一般。男女生的学习态度有一些差别。大多数女生勤奋,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但少数男生的学习态度较差,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个别甚至不学。
二、教材分析
七年级下册按照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版块组织单元。全册书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和写作、综合性学习三个部分。
本册书中的六个单元依次安排了如下内容:成长、祖国、名人、文化、探险、动物。
第一单元中选取了五篇与个人成长有关的文章。第二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歌颂祖国、抒发爱国激情的文章。第三单元中的文章写的是名人故事。第四单元主要选编的是与文化艺术有关的文章。第五单元主要反映的是人类对自然界勇敢的挑战。第六单元也是以自然为主题的单元,集中选取了状写动物的文章。
从阅读部分的选文来说,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语言文字两个方面作了严格筛选,新吸取了大量的名家名篇,并以整体感悟、品味语言、理清思路、把握意蕴、抓住要点、发表见解为阅读能力的实践环节,全面考虑、组织单元。
本册名著导读介绍了高尔基的《童年》和法布尔的《昆虫记》。它们都与课堂阅读有着有机的联系,如:《童年》与成长单元,《昆虫记》与动物单元,作为课内阅读的一种延伸,它将因令学生走向一片更为辽阔的天地。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地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四、教学措施。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我校的实际,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根据当前社会形势,推行语文素质教育。
5、实行互批共批,以改促写的作文教学,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6、优化作业管理,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7、实行培优辅差,面向全体学生。
8、加强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进度表
第一周(2.18--2.22) 开学寄语、动员(1)从百草园到百味书屋(4)
第二周(2.23—3.1) 爸爸的花儿落了(3)丑小鸭(2)诗两首(2)
第三周(3.2—3.8) 伤仲永(3)写作:叙事要完整
第四周(3.9—3.15) 黄河颂(3)最后一课(4)
第五周(3.16—3.22)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2)土地的誓言(2)木兰诗(3)
第六周(3.23—3.29) 写作: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2)
邓嫁先(3)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2)
第七周(3.30—4.5) 音乐巨人贝多芬(2)福楼拜家的星期天(2)孙权劝学(3)
第八周(4.6—4.12) 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3)复习(4)
第九、第十周(4.13—4.26)段考复习、段考
第十一周(4.27—5.3) 评讲试卷(自修)社戏(4)安塞腰鼓(3)
第十二周(5.4—5.10) 竹影(2)观舞记(2)口技(3)
第十三周(5.11——5.17) 写作:表达自己的看法,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3)伟大的
悲剧(4)
第十四周(5.18—5.24) 荒岛余生(4)登上地球之巅(3)
第十五周(5.25—5.31) 真正的英雄(2)短文两篇(3)写作:勤于修改(2)
第十六周(6.1—6.7) 猫(3)斑羚飞渡(4)
第十七周(6.8—6..14) 华南虎(2)马(2)狼(3)
第十八周(6.15—6.21) 写作:描写要生动,综合性学习:马的世界(3)复习(4)
第十九周(6.22—6.28) 复习、期考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篇5】
根据学校的要求,便于正常的组织教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制定语文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的教育方针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指导,以七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为依据,认真组织教学,努力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
二、基本情况
本期任教七年级3班语文,学生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能按时完成作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学生朗读水平不高,对朗读技巧、文字的处理毫无积累;
2、阅读理解能力不高,很难有自己的想法;
3、写作水平低下,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4、课堂上思维不够活跃,发言不是很积极;
5、语文学习惯不是很好,如能坚持写日记的同学、能搞好课外摘抄的同学不是很多。
三、教材分析
本书的单元布局改变了以往按文体安排单元的形式,教材符合新课程的不再强调语文的文体知识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体验。以下是单元安排: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语文教学必须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着眼于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以《教学大纲》为准绳,认真贯彻“课改” 精神,教、学好必修课文和语文知识,切实培养学生阅读和表达能力。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要求:
1.让学生把握作者笔下的景物特征,体会状物记叙文的特点——以描写和叙述为基本表达方式,描写时抓住事物的某些特征,或托物言志,或咏物抒情,并由此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同时要学习作者观察、描摹事物的方法和优美生动的语言。
2. 按时间线索,了解人物的成长过程,结合人物所处的背景,做出恰当的评价。
3. 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童话在语言运用、形象刻画、情节安排等方面的特点。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引导学生做一个通达事理、明辨是非的人。
4.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情趣;引导学生体验和理解作品,品评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5.让学生逐步接触、了解说、铭、寓言、笔记小说等古代散文的特点,增强对古代生活的感性认识。朗读、背诵古诗文,体味古诗文语言的音韵美。
6.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三.教学目标:
1思想品德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
2知识目标: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3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
4人文素质目标: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
四.教学难点:
1、古代的作品毕竟距今有些距离,学生不能完全理解古代作品的文字表达。
2、学生文学水平有限,对有些文章的理解有一点的难度。
3、没有置身于当时的社会现实,对于理解作者的情感思想有些许困难。
4、学生阅读量少,文学常识薄弱,写作水平有待提高。
五.教学重点:
1.学生在课前必须做好预习,与课文相关的文学常识要及时补充。
2.好的文章,要引导学生反复引用诵读,感受它的音韵和文气,进入它的语境之中。
3.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须真正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爱憎,感受作品的艺术感。
4.学习古文讲解详细,注重字词解析,打好学生学习古文的能力。
六.教学方法:
1.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2.引导学生多读文学名著,拓宽学生学习的领域。
3.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
4.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
5.利用学校图书室、校园广播、网络及其它媒体开发教学资源。
七.教材分析:
全书按主题合成单元,每个单元按照主题进行综合训练。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第一单元:状物类记叙文单元;第二单元:传记单元;第三单元:童话单元;第四单元:现代诗单元;第五单元:事物说明文单元;第六单元:古诗文单元;第七单元:古诗文传记单元。
八.所需课时:80课时
九:教学安排:
第一单元:共13课时
(第一三四六课各2课时,写作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单元考2课时)
第二单元:共12课时
(第七.八.十课各1课时,第九.十一各2课时,写作2课时,综合性学习1课时)
第三单元:共15课时
( 第十二至十六课各2课时,写作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
第四单元:共15课时 (第十七至二十一课各2课时,写作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
第五单元:共12课时
(第23.24课课各2课时,第22.25.26课各1课时,写作2课时,综合性学习1课时)
第六单元:共13课时 ( 第26.28.29课2课时,第27.30.31课各1课时,写作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综合性学习1课时)
十:教学总结:
6.希望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情趣;引导学生体验和理解作品,品评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提高学生欣赏文章的能力。能够扩宽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的文学常识,打好学习古文的能力。在教学中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课上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独特看法。一学期的语文学习,学生接触的作者,文章多了,学生语文基础得到提高,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篇7】
从阅读部分的选文来说,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语言文字两个方面作了严格筛选,新吸取了大量的名家名篇,并以整体感悟、品味语言、理清思路、把握意蕴、抓住要点、发表见解为阅读能力的实践环节,全面考虑、组织单元。
本册名著阅读介绍了老舍的《骆驼祥子》和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它们与课文内容都有有机的联系,如:《骆驼祥子》和凡人小事单元,《海底两万里》和科幻探险单元,作为课内阅读的一种延伸,它将因令学生走向一片更为辽阔的天地。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翻译方法。
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我校的实际,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
3.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课前一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锻炼表达能力
5.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习习惯。
6.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7.优化作业管理,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8.实行培优辅差,面向全体学生。
9.加强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10.让优生帮差生,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篇8】
2011-2012年春季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二〇一一至二〇一二学年度第二学期
过岭初级中学 黎家耿
本学期我担负七年级(2)(3)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这两个班的人数共有130多位学生,属于大班型。通过上个学期的教学过程及结果表明,这两个班的学生语文基础薄,学习上不够主动,没有实用的学习方法。基于上述情况,拟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全书按主题合成单元,每个单元按照主题进行综合训练,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教学的总要求: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措施:
1、 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加大课堂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做到教学五认真,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面向全体,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3、 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4、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5、 搞好第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多读文学名著,多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学修养,陶冶高尚情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拓宽学生学习的领域,使学生获得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6、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与同事们共同探究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努力撰写教学实践论文;主动参加一切有益于教学及老师成长的竞赛和学习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力。
7、对两个班学生学习上的实际情况,运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对两个的不同学习接受能力进行教学。因班施教,务必使两个班的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于相应的提高。
三、教学设想:
对两个班级的学生情况,在学习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有预见性的给出适合本班的解决方案,并有步骤地进行必要的开展工作。并能更好地把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完成。
教学计划, 语文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篇9】
一、学生整体学习情况分析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对学生上课的表现与平时的作业进行观察,我基本上对学生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发现两个班级学生学习习惯不同,12班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好,书写认真,发言积极,成绩较好;11班学生两极分划严重,前十名学生成绩突出,遥遥领先;一大半学生不具文明素质,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好动、慵懒,真的是毛病一大堆。11班特别优异的学生不多,尚需付出超常的努力才能使整体素质得到一定提高。
具体分析如下:
1、课堂活动情况:班中课堂活动非常积极的较少,大多学生处于被动心态学习,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同时学生课堂学习情况也不稳定,这与当天当堂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知识的难易程度相关联。
2、学生作业情况:由于学生基础不一,因而学生表现出作业速度与质量有差别,整体女生优于男生,粗心的学生较多,作业整洁度不太好,语文写作缺乏新意。
3、主动学习状况: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不足,预习课文需老师反复叮嘱,主动学习习惯还没有真正养成。课堂自主学习效率不是很高,个别消极的同学对课堂分组活动和全班集体交流有影响。
4、早读与午休状况:学生早读情况不好,学生没有大声读书习惯;午休学生还是习惯处理书面作业,部分学生不守纪律,需进一步管理与指导。
二、教材编排及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继续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照“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版块组织单元。全册书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仍旧包括阅读和“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两个部分。本册书中的六个单元依次安排了如下内容:成长故事、爱国情怀、杰出人物、文化艺术、探索自然、动物世界。
第一单元中选取了五篇与个人成长有关的文章;第二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歌颂祖国、抒发爱国激情的文章;第三单元中的五篇文章写的是名人故事;第四单元主要选编的是与文化艺术有关的文章;第五单元主要反映的是人类对自然界勇敢的挑战;第六单元也是以自然为主题的单元,集中选取了状写动物的文章。
综合性学习,第一、三、五单元是三次规模小、层次少的小活动,我们称之为“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第二、四、六单元为三次规模比较大的综合性活动,我们称之为“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三次小活动分别是:成长的烦恼、我也追“星”、漫话探险,它们都是结合该单元的主题设计的,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染的一种延伸。三次大活动分别是:黄河——母亲河、戏曲大舞台、马的世界,它们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为主要目的,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母课题的前提下,又设计了若干层次的子课题,倡导学生发挥自主精神,自行设计、自行组织、自行探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另外附有十首课外古诗词和两部名著导读(高尔基的《童年》、法布尔的《昆虫记》)。语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习过程中的学生的情感体验。本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具体包括:
1、掌握七年级(下)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
3、了解表达方式、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
4、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
5、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
6、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7、读文言文课文,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
8、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9、了解文章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能按要求写作文。
三、教材重难点:
本册语文教学应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的语文素养。引发兴趣、关注语文(大语文)、养成习惯、巩固提高,是本期教学的重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其中写作能力的提高仍是整体教学的难点。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我校的实际,本学期语文教学总体设想如下:
1、本学期教学时间很短,只有15周左右,约80节课,这就要求教师向45分钟要质量,得精心备课,精减教学时数,提高教学效率。
2、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3、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4、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更多的运用多种语文教学媒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5、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6、强化写字教学,加强写字训练,让写字课贯穿学习的整个过程,成为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布置作业,把练字与语文字词积累联系起来。
7、注重对学生的评价。本期将精心设计单元测试卷,安排教师精心制卷,按中考卷形式,设置答题卷,并按时批改,以检测教师的实际教学效果。
2023精选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表四篇
根据公司最新的任务安排,我们应该要为自己准备好下一阶段计划了。制定工作计划时,思路要清晰,方向要明确,实施措施要具备可操作性,制定工作计划可以让我们在工作中监督自己是否按既定方向前进。什么样的工作计划比较清晰明了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2023精选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表四篇”,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表(篇一)
初一历史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们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今天制定了这个学期地理教学计划,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本学期收获进步。
本学期我将以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体现时代精神和新的教育理念,新教科书既是教师的教本,更是学生学习的学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注重启发性,注意历史的多方位性、多层次的联系和知识的延伸,并注意使学生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和学习技能,以提高学生的自身能力。
二、学生状况分析
初一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感受到历史学习的乐趣。
三、具体思路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常规管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学困生”既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更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
2、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学生学得好,以确保考试取得圆满成功。
3、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4、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复习阶段,要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精心组织复习,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
6、引资料、学经验。经常向老教师学习,经常听课。
7、认真组织测试,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
四、教学措施
1、 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
2、 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习惯。
3、 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4、 认真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在传统知识培养各种能力的同时,加强思想教育。
5、 采用多种教学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胆地进行改革,探索和创造,进行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历史教学活动。
7、 要注意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更好的来学习历史
8、 课堂教学要贴近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探究式、启发式和讨论式等各种成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要加大媒体辅助教学,特别是网络教学的力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9、多角度观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及时进行辅导。
五、改进措施
1、 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在教高的水平层次上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帮助他们总结成功的学习经验,在评价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补救措施,还可以实际一些比较容易的活动使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2、 教学时结合挂图和资料知道学生学习有关的知识,或结合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感受历史。
3、 结合历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 结合有关内容介绍本地历史的名胜、旅游胜地,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教育。
5、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探究性求真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互相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六、教学进度
初一历史华东版第一册总共有24课,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2周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3周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4周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4周
复习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表(篇二)
根据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结合学校工作要求及学期、学生具体情况制定本计划:
一、学生情况
从上期平时学习和期末考试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好,学习习惯也还过得去,主要表现在上课基本都能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完成作业。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学生做作业马虎,并且做完作业后不喜欢检查,甚至丧失学习兴趣,特别是不愿及时复习记忆掌握基础知识等。
二、教材分析
这一学期七年级历史下册选用的是人教版20xx年部编最新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三个单元,叙述从隋朝到清朝(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历史,共21课。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5课);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13课);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第14-第21课)。另外,增加了一节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共需34课时(其中新课讲授占20个课时,活动课占1课时,单元复习占3个课时,期中复习占2个课时,期末总复习占4个课时,其余为考试检测试卷分析)。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有很大的提高。
四、重难点及措施
重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措施:
1、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2、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
3、督促学生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4、落实好培优补差工作。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起止页数
1
第1课时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5
2
第2课时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3课时 第3 课 盛唐气象
6-18
3
第4 课时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5课时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18-26
4
第6课时 隋唐时期单元复习
第7课时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27-32
5
第8课时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第9课时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33-40
6
第10课时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11课时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41-50
7
第12课时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第13课时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51-58
8
第14课时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第15课时 宋元时期单元复习
59-64
9
第16课时 期中复习
第17课时 期中复习
10
第18课时 期中考试
第19课时 试卷讲评、分析
11
第20课时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第21课时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65-75
12
第22课时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第23课时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76-87
13
第24课时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25课时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88-98
14
第26课时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第27课时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99-110
15
第28课时 明清时期单元复习?
第29课时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111-114
16
第30课时 期末复习
第31课时 期末复习
17
第32课时 期末复习
第33课时 期末复习
18
第34课时 期末考试
以上计划如遇学校工作变化可再做调整。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表(篇三)
一、指导思想
围绕本学期学校工作计划要求,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效率,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新课标教材初一历史下册在全面贯彻基础知识,潜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项教育目标的前提下,突出了三点:一是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二是增加启发性和生动性;三是培养创新实践潜力。
二、学生状况分析
初一学生总体水平差不多,但缺乏综合归纳潜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用心。且这些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一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潜力正在构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职责帮忙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状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我就应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上入手,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把注意力集中在历史课的学习上提高历史成绩。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隋朝到清朝初期为主要的历史发展线索。共 22 课,每课教学一课时。每个单元后各设一节活动课,第三单元后设两节活动课。
第一个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教科书资料的安排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无不紧扣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繁荣”与“开放”,是反映一个用心向上的社会的两个侧面,具有同一性。第二个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实际涉及“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两个主题。那里“民族关系的发展”,既涉及民族融合的资料,也有反映民族政权并立与民族矛盾的一面,都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影响。先概述民族政权并立时代的状况,后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列举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然后再剖析宋代的社会风貌、介绍元朝大一统的出现及民族大融合的发展状况。
第三个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教科书对课标有关明清时期的五条资料标准进行了归纳组合。讲述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郑和下西洋的史实、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史实,使学生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透过《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列举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让学生“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最后《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以“简述 ' 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突出了明清时期中外的矛盾与冲突,也为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理解近代中国为何被动挨打作好铺垫。
四、教学目标
1、要在上册历史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一样时期的基本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
2、教学过程中要个性注重学生潜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潜力;解读、决定和运用历史材料的潜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潜力;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
3、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构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教育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初步构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构成健全的人格,养成具有贴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民族关系的发展,统一
难点:我国的民族关系是如何发展的以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如何巩固的
六、教学措施
1、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师生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崇尚个性和主体性,鼓励探索真理,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给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学生在拥有发挥个人才智的机会和空间的同时,压力感又会促进学生去主动涉猎知识,独立思考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注意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彼此构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2、教材贯穿一些材料阅读,“想一想”等虽然不是教材的正文,却是教材正文的扩展,实际上是给了学生必须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更自主的学习,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形容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实施了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同时让学生分组讨论,人人参与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
3、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目标统一,准确;以“资料标准”的要求为依;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4、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透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资料。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5、用心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习参与历史小制作,透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透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潜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潜力。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表(篇四)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在全面贯彻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项教育目标的前提下,突出了三点:一是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二是增加启发性和生动性;三是培养车创新实践能力。
一、学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历史教学,有的同学学习历史的兴趣很浓,有的同学根本没什么兴趣。所以上学期历史的平均成绩在整体成绩还不理想,原因都是不爱学习的学生很多,因此,成绩取得高分的学生平均被拉了下来。这个学期要想办法使学生的成绩有较大的提高。我应该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上入手,来改善一向把历史视为副科,不好好学习、认真对待的学生心理,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把注意力集中在历史课的学习上,力争培养一批热爱历史学科的爱好者。
二、教材分析
依据七年级历史课程标准,整合人民版、人教版历史教材,在改革中创新,在探索中提高,逐渐建构带有自己特色的历史教学模式,争取各个班的每个同学的历史成绩都有所提高。
二、教学目标
1、要在上册历史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时期的基本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
2、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教育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4、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不良习惯
5、从严治教,提高成绩。
四、具体措施
(1)以启发诱导式教学为主,并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2)加强直观教学,充分利用教学挂图等教学工具;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3)争取每期都要开设历史活动课,要求自己必须自始至终参加学生的活动,并且要让学生学有所得。
[计划推荐] 七年级英语教学计划范本
为了更好的落实工作任务,我们要预先做一份下一阶段工作计划了。工作计划,是我们对自己完成工作任务的一系列的步骤,工作计划很重要,它让你在繁杂的工作中,保持冷静,有的放矢。我们怎么动笔去写工作计划呢?小编为了满足您的需要,整理了“[计划推荐] 七年级英语教学计划范本”,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一、本科教学课时总计划:
讲授57课时;作文:10课时;复习:4课时;测验:9课时
二、本科教学总目标
总体上这个学期共要完成十二个单元:三个预备单元,九个正式单元。
1.能力发展目标
指导学生进行拼读和预习,培养自学能力。
2.思想情感目标
培养热爱学习好习惯;增强自信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发展社会交往素质;尊敬长辈,与人和睦相处;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
3.认知目标
词汇:学习和掌握英语单词300个左右和书中的习语、短语。
语法:一般现在时BE动词的基本句型;物主代词的用法;
课文:听懂课堂用语,并做出反应;逐步学会预习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听懂课文语音材料;学会查字典。书面表达:对人物特征进行描述;能用正确的所谓写信;描写人物;
4.钻研新课标,提高教学水平,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努力达到学校规定的教学指标。
三、指导思想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强调:英语学科不再是单纯的工具性课程,而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课程。外语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国民素质的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故本人依据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注重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并结合我校班级实际,制定该学期教学计划。
四、所教班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和存在问题
1.学习水平不均
七年级(70)班共有学生37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15人。开学初,我对本班学生进行了摸底了解,我发现有一半的学生有一定的小学基础,多数为女生,而四分之一的学生基础较差,多数为男生,连26个字母都写不全。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能力普遍较差,大部分学生虽然在小学接触过英语,但应用能力十分薄弱,特别是听力题,很大一部分学生听起来都很吃力。
2.学习习惯不好
学生刚刚从小学进入初中,处于一个衔接的阶段,学习任务加重,学习的习惯不是很好,没有形成一定的适合自己的方法,都有待改善。另外,学生在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例如:很多学生不能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没有真正认识到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交流;有些同学在学习中缺乏小组合作意识;大多数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单词听写还存在作弊的现象;学习没有计划性和策略性;不善于发现和总结语言规律,不注意知识的巩固和积累。
五、具体措施
1.认真贯彻晨读制度:规定晨读内容,加强监督,保证晨读效果。70班晨读时间为星期一和星期四,7:00—7:40。规定好晨读内容后,我首先会带读2遍,之后学生大声朗读,遇到不会读的就问我。不管快生还是慢生我都耐心的教他们读。
2.坚持周测、月测的形成性评价制度:对英语学习实行量化制度,每日(课堂练习)每周(课堂检测)、每月(月考)都要给学生检验自己努力获得成果的机会,让进步的同学体会到成就感,让落后的同学找出差距,感受到压力。由此在班里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和竞争意识。坚持每节课听写,让学生养成在课后努力记单词的好习惯,每节抽三个学生到黑板上听写。严格要求学生,每次听写不及格的,每个单词抄写3遍。
3.规范书写。人人都说字如其人,汉字这样,英语也一样。我专门给每位学生一些英语字帖,让他们跟着模仿,从七年级开始认真抓好学生的书写。
4.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5.在教学中根据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6.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英语竞赛活动。我计划在学生对英语有一定基础后,让学生在班级内进行英语书法比赛,条件允许则在校内进行。
7.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8.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六、培养计划
对于不同学习特点和学习习惯的人要因材施教,因此通过和班主任的交流和沟通,考虑到以下同学小学升初中时语文、数学成绩靠前,并且学习态度端正,所以在英语方面,也要更加注重,不能让英语拖了学生的后退。他们是:何俊杰、赵坤杨、李龙飞、祝暄、李鹏义、杨维星、何春艳、何霄梅、何畏林、赵海龙、俆丽娟。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这批学生整体基础较差,小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上学期的努力,任务还很艰巨。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但对待大多数学困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掌握,成绩较差.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要得到加强,还要提升整体成绩,适时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抽出一定的时间给强化几何训练,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学生学习上有困难,对学习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错误的习惯,还需要加强,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好.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面向全体学生,整体提高水平,全面培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5章:相交线和平行线;第6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7章:三角形;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9章: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教材每章开始时,都设置了章前图与引言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在教学中,适当安排如观察与猜想、试验与探究、阅读与思考、信息技术应用等以及栏目,让我们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习。在教材各块内容间,又穿插安排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等的数学活动,不但扩大了学生知识面,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数学文化价值的体验与数学的应用意识。习题设计分为;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广探索三类,体现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
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
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
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实际。
3.探究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获取知识技能。
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
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
三、常规落实
本学期要做好教学常规的切实落实。备课要精,既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密切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整合教学资源,运用好多媒体教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因素,为教学服务。做到向每一节课要质量。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作业,并做好个别学生的辅导工作,对疑难问题及时有效地解决。落实好教学十字方针,备课精,上课实,堂堂清,日月清。
四、教研工作
认真学习业务理论,并做好一周一次的业务笔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积极参加一切课题研究活动,敢想敢干,敢于创新,不怕失败。在学习策略上及时指导学生,培养思维,方法技巧,提升能力。及时对教学活动作出反思,每周写出一至两个教学反思,真正体会自己的优缺点,做到有的放矢,进一步提高自己。每周及时上传四个教案和四个课时作业。认真做到备学生。每周整理出一个精品教案,及时上传。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积极利用和制作课件,提高自己电化教学能力。
五、学困生转化
积极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对学习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帮助他们找到应对措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对学困生刘松和孙倩进行转化,针对其弱点不专心,几何不入门等进行及时点拨,引导,训练,使其成绩有明显提高,更上升一个等级。
六、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到教学相长。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及时反馈学习信息,搞好学习评价,教会学生学习,做学生的引导者。
2、随时培养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适时介绍数学家,数学史,数学趣题,给出数学相应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创造和谐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发散创新思维,提高效率,做到事半功倍。
5、更新教育理念。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过时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关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惯键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开展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以优带差,共同提高。
8、实行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等分层布置,因人而异,课堂上照顾好好、中、差在三类学生。
9、搞好个别辅导。搞好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及时对学困生辅导,跟上学习步伐。
10、开展课题学习。把学生带入研究的学习中,学会探究,合作,自主学习,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11、运用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加师生互动、形象化表示数学内容、有效处理复杂的数学运算等。
七、注意事项
1、要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和能力
2、要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引导
3、教法要灵活,不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活动;
4、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活动创设问题的情境;
5、给学生留出相应思考余地,自己作出判断,教师先不要急着作出相关的提示或暗示;
6、应设法让学生参与到观察、探索、归纳、猜测、分析、论证、应用的数学活动中来并适当搭造合作、交流的平台;
7、重点应落在掌握有关基础知识和技能上;
8、要深入钻研,创造性的设计教学过程。
五、课时安排表(教学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