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无传销城市实施方案。
在开始一项建设之前,我们必须将实施方案给准备得当,好的实施方案对于行动的成功有着重要意义,实施方案该怎么写?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方案范文:农村金融信用县创建工作实施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为持续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按照《中共省委改革办关于印发的通知》(改办发〔20xx〕25号)精神,在总结我县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农村金融信用县创建活动,进一步优化我县农村信用和融资环境,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围绕全面推进县信用工程建设工作,夯实评定农村金融信用县基础,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普惠金融组织体系、产品服务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和绿色信贷体系,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步入常态化,农村金融服务明显改善,信贷投入显著增加,达到农村金融信用县评定标准,到20xx年完成申报评定农村金融信用县。
二、基本原则
农村金融信用县创建工作坚持“政府主导、农商行主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遵循“坚持标准、严格程序、规范操作、分级评定、定期年审、动态管理”的原则,坚持“机会平等、成本可负担、商业可持续”的普惠金融发展原则,以普惠为方向,引导相关各方切实做好信用农户、信用组、信用村、信用乡镇、信用县的创建和评定工作,提高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质量。强化信用体系成果运用,推动信用与信贷有机联动,不断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入,让社会各阶层和群体能享受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加大对薄弱领域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立健全普惠金融风险预警和防范处置机制,在风险和成本可控基础上,确保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三、实施步骤
按照《中共省委改革办关于印发的通知》(改办发〔20xx〕25号)精神,县农村金融信用县创建及提档升级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动员阶段
组织召开全县农村金融信用县创建工作推进会议,各镇(街道)、各信用社网点按要求在9月15日前召开本镇(街道)信用工程推进会,具体落实工作职责,充分利用电视、报刊、广播、横幅、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全面广泛深入宣传农村金融信用县创建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二)组织实施阶段
按照创建农村金融信用县的工作目标,信用组、信用村、信用乡镇的评定标准开展创建工作。
20xx年:一是“村村通”转型升级100家以上,其中“政务型村村通”达50家以上。二是社保卡激活率75%以上,涉农补贴对象社保卡激活率100%。三是城区市场创建信用社区1个、信用单位3个;农村市场新创建信用镇(街道)2个和升级达标3个以上。四是全面推广使用本地线上交易结算工具,改善农村支付环境。五是全面建立外出务工人员信息台账。
20xx年:一是“村村通”转型升级累计207家以上,实现“村村通”县内村居全覆盖,其中“政务型村村通”达100家以上。二是社保卡激活率90%以上,参保人员开卡覆盖面80%以上;三是城区市场创建信用社区2个、信用单位6个;农村市场新创建信用镇(街道)1个和升级达标2个以上。四是持续对外出务工人员做好普惠金融服务,外出务工人员信贷资金支持持续增长,增幅不低于10%。
(三)信用乡镇巩固、验收阶段
1.信用乡镇创建巩固、验收内容
一是加大信用乡镇(街道)创建指标监测维护力度。已获得省联社批复但未完成升级达标工作的信用乡镇(摆金镇、雅水镇、断杉镇、濛江街道),本年内完成辖区内信用组、信用村、信用镇的升级达标工作。二是新创建的信用乡镇(王佑镇)和已升级达标成功的信用乡镇(芦山镇、羡塘镇)要加强后续维护管理工作,防止相关指标反弹。三是20xx年计划创建信用镇的网点(岗度镇、好花红镇)验收前完成辖区内信用组、信用村的升级达标工作。四是20xx年计划创建信用镇的(明田街道、涟江街道),按照“成熟一个、申报一个的原则”,抓紧开展信用村组的创建或升级达标工作。
2.信用乡镇创建巩固、验收程序
由乡镇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人员组成验收组,对本镇(街道)进行信用工程创建(升级达标)的自查自纠,主要了解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形成自查自纠报告,报县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审查。各镇(街道)、各信用社网点结合创建工作开展情况,召开信用工程创建(升级达标)调度会,认真分析、总结、提炼创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整改,补充完善。由农村商业银行各分支机构负责完善信用乡镇、信用单位创建(升级达标)的相关申报资料,并及时向县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报告申报评定的进度,认真做好信用乡镇评定的迎检验收工作,实现信用镇不低于7个,信用街道不低于2个的目标。
(四)农村金融信用县申请评定阶段
20xx年12月前,达到创建普惠金融信用县的基本要求,由县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照《省农村信用工程(农村金融信用县)评定(年审)标准》开展自评工作,达到农村金融信用县评定内容标准。20xx年12月底前由县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向州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提出验收申请,提交《省农村信用工程(农村金融信用县)评定及验收表》及报告等相关资料,全力做好迎接州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初验收、省联社验收等相关工作。
四、主要工作内容
(一)实施普惠金融
1.深化网格化金融服务。各成员单位按照统筹规划、各司其职,统一部署的原则,不断完善辖区内农户、中小微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信用工程建档评级工作。结合区域实际,合理划分金融服务网格,服务区域无死角,管理主体责任明确。由各镇(街道)、村支两委、支行(分理处)组成网格金融服务团队,科学配备网格管理人员,完善考核机制。将网格金融服务与社会管理、基层党建有机结合,增强金融服务综合能力。加大户籍在外投资创业人员、务工人员的信息采集,积极引导籍在外经商创业人员回乡创办企业。
2.普及金融知识。以金融夜校为依托,开展金融知识进机关、进社区、进园区、进校园、进村寨等活动,持续培育诚信意识、契约精神、风险意识,使诚信成为市场主体的主观愿望和自觉行为。
3.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持续升级打造“信合村村通”样板;实现社保、医保POS机具村村全覆盖,大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不断增强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质效、创新服务方式、完善支付结算功能,增强服务乡村振兴能力。
4.推动互联网金融服务。充分发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电商平台服务功能,加快普及推广“黔农云”“黔农e贷”、手机银行,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5.加强重点民生领域的普惠金融服务。以客户经理担任村金融指导员或网格金融助理为载体,开展党政金融传递金融互派互挂,传递金融政策、指导产业发展,扶持创业就业等,为乡村振兴提供零距离、贴身式服务。
6.提高金融服务满意度。金融服务流程优化、服务品质不断提升、客户体验不断提高,支农支小的针对性、有效性和金融服务满意度不断提高。
7.丰富基层网格化管理。将普惠金融服务纳入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和服务体系中,以客户经理担任村金融指导员或网格金融助理为载体,开展政银互派互挂,宣传金融政策、指导产业发展、扶持创业就业等,为乡村振兴提供零距离、贴身式金融服务。
8.创建信用楼栋、商圈、社区、单位。丰富信用工程建设主体,针对楼栋、商圈、社区、单位等制定创建标准,规范创建流程,有力推进城镇居民、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单位职工等评级授信工作,有效满足广大客户资金需求,提高信贷资金供给,落实利率优惠政策,做到信用工程广覆盖。
9.做好涉农补贴社保卡的开卡、激活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启动大会会议精神,夯实二代、三代社保卡相关业务发展基础,确保今后200余项惠民惠农补贴、养老金、就业补贴等资金正常入账。
(二)服务实体经济
1.提升“三农”、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农商行充分发挥支农支小主力军作用,“农林牧渔业”信贷需求得到优先保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增强,农业产业链融资需求有效满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生态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等信贷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农户、个体工商户、干部职工、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贷款稳定增长。
2.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重点支持发展农户小额贷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种养业贷款、粮食市场化收购贷款、农村产业融合贷款、农村“三变”贷款、两权抵押等绿色金融产品,基本形成特色鲜明、针对性强、实用性广的普惠金融服务产品体系。
3.助力乡村振兴。农商行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开设绿色通道,优先办理、发放乡村振兴贷款,宜居乡村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生态农业发展等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力争金融精准扶贫贷款、涉农贷款、农户贷款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保持较快增长。做好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继续对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支持其发展生产和开展经营,确保符合贷款条件的对象“应贷尽贷”,助推乡村振兴工作稳步推进。
4.发挥地方财政资源配置职能。根据财政部及省委、省政府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涉农资合资源配置方式,引导涉农资金向支农金融贡献度大的佥融机构归集,支持农商行扩大资金来源,增强支持“三农”的资金实力。
5.开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产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找准服务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涉农金融产品,推动农业产业“六保一投”融资模式落地,支持“村社合一”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产业发展,加大对“三农”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
(三)打造信用环境
1.建立共建共创机制,确保创建工作取得成效。坚持“地方党政主导、农商行主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创建原则,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目标责任明确,措施办法具体,考核奖惩机制健全,相关部门各尽其责、履职到位,共同打造“诚信”。
2.落实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加强部门间信息互联互通,完善联合奖惩信息的应用及反馈机制。不良贷款化解措施有力,逃废银行债务、破坏金融信用环境、扰乱金融秩序等行为依法打击,金融涉诉案件快审、快结,案件执行结案率显著提高。执行案件信息查询制度规范建立,强制执行案件信息及时公开,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正向激励机制,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3.加强干部职工贷款管理,树立单位诚信典范。健全全县干部职工诚信档案,规范贷款管理,不良贷款有效控制。
4.加大信用工程宣传,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书刊杂志、数字媒体等多层次开展信用户、信用组、信用村、信用镇(街道、单位)创建的宣传,营造积极良好的创建氛围。
5.加大打击逃废银行债务力度,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对单位、企业、个人逃废银行债务行为,坚决予以打击,对屡次催收仍故意不偿还的,通过司法程序进行清收。依法清收行政事业单位到逾期贷款和国家公职人员到逾期借款。加大对恶意逃废金融债务案件的打击力度和胜诉案件的执行力度,维护正常的社会信用秩序。依法向社会披露和严重失信者“黑名单”,形成对失信者的社会性惩戒,让失信者受限、寸步难行。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调整充实县农村金融信用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各镇(街道)要相应成立创建活动领导机构,具体负责创建工作的落实。各部门、各镇办要高度重视创建金融信用县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深远意义,切实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配合农商行做好信用工程创建(升级达标)工作,助推乡村振兴。
(二)完善保障机制。一是完善推进机制。领导小组要适时调度,加强调研指导,交流推广经验,研究解决问题,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调度会。二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农村信用工程质量体系约束机制。按照“权责对等、务实高效”原则,对已评定的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农户、信用企业,按完成情况比例在发展项目、专项资金、扶持资金、贴息资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同时,年终由农商银行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对推进工作不力,多次调度效果不明显的由县领导小组进行通报,并作为年终目标考核扣减依据,每被通报一次年终目标考核扣0.5分。
(三)强化宣传引导。各镇(街道)、各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各种媒体,扎实做好宣传工作,大力弘诚实守信的传统文化和市场经济契约精神,形成良好舆论氛围。
03kKk.com其他人还在看
【分享】2020年健康促进县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模板
为全面落实《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xx-20xx)》《"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精神,推进我县健康促进工作,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确保我县省级健康促进县创建工作如期完成,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精神为指导,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整合各类资源,实施以"健康传播、健康生活、健康管理、健康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全民健康促进行动,传播健康理念,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全面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全省健康促进县标准。
二、工作目标
(一)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建立"政府负责、多部门协作"工作模式,相关部门制定有利于居民健康的公共政策,多部门联合开展健康行动。
(二)建设健康社区,健康家庭,健康促进医院、学校、机关和企业,发挥健康促进场所的示范作用,建设促进健康的支持性环境。
(三)动员媒体和社会广泛参与,使我县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提高20%。
(四)创新体制机制,总结适合基层,可推广的健康促进综合干预模式,探索区域健康促进工作长效机制。
三、工作内容
(一)建立健全健康促进体制机制
成立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组织实施各项建设重点任务,定期召开协调会议,通报工作进展。
县直各有关部门积极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梳理本部门与健康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情况,制定配套实施方案。(责任部门:各成员单位)
将健康促进县创建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做到专款专用,规范管理。(责任部门:县财政局)
倡导健康优先、健康教育先行理念,制定配套文件和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各项建设重点任务,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协调。(责任部门:县卫健局)
(二)创建健康促进县工作机制
1.建立健康促进工作网络。建立覆盖各乡镇、社区、医院、学校、机关、企业的健康促进工作网络和相应工作制度。(责任部门:各乡镇、各有关单位)
2.建立健康促进专业人员队伍。各单位确定负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专职人员,特别是在医改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发展"健康保健员""健康指导员""家庭保健员"等岗位,探索健康管理工作方法和途径,落实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任务。(责任部门:县卫健局,县、乡、村各医疗机构)
(三)实施健康促进综合干预
1.确定优先领域
(1)开展需求评估。了解全县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人群健康素养、健康状况和疾病负担情况,多部门健康相关政策开发情况,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现状和工作能力等基本情况。(责任部门:县卫健局)
(2)确定目标任务。结合健康促进县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分析我县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明确需要优先干预的问题和领域,制定我县健康促进县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责任部门:县卫健局)
(3)定期评价干预效果。定期开展干预效果评价,可根据实际调整需要干预的优先领域。(责任部门:县卫健局,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
2.建设促进健康的场所和公共环境
(1)全县20%的村(社区)符合健康村(社区)标准;每乡镇达到10户以上健康家庭;城镇社区居民对健康促进县的知晓率达到70%以上。(责任部门:各乡镇)
(2)60%的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综合医院、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等)符合健康促进医院标准。(责任部门:县卫健局,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
(3)全县50%的中小学校符合健康促进学校标准。(责任部门:县教育局)
(4)全县50%的机关和事业单位符合健康促进机关标准。(责任部门:县直机关工委、县直各有关单位)
(5)全县20%的大中型企业符合健康促进企业标准。(责任单位:县应急管理局、县工信局、县总工会、县经开区管委会)
(6)建设无烟环境。全县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止吸烟,医疗卫生机构和学校全面禁烟。(责任部门:县直机关工委、县教育局、县交通局、县文体广旅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卫健局、县爱国卫生和公共卫生指导站等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各乡镇)
(7)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等支持性建设指标达到省级相应标准。(责任部门:县住建局)
(8)生活污水和粪便无害化处理,为居民提供安全的饮用水和食品。(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生态环境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各乡镇)
(9)对有健康困难的家庭开展适当的社会救助和社区帮扶活动。(责任部门:县民政局、县人社局、县卫健局)
3.广泛开展健康促进重点活动,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营造社会氛围,提高全县居民对健康促进县的认知。在电视台、广播电台和报纸开设健康教育类专题节目或栏目。开展健康促进县宣传推广,定期开展媒体培训和交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和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全方位宣传健康促进县理念,提高公众知晓率和参与度,为健康促进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责任部门:县文体广旅局、县卫健局、县融媒体中心,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
四、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启动实施(20xx年7月1日-20xx年7月31日)。成立县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领导组及办公室,制定健康促进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全县创建全省健康促进县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全县健康促进工作。
第二阶段:全面开展(20xx年8月1日-20xx年11月30日)。各乡镇、县直部门和相关单位制定创建工作方案,细化分解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开展基线调查,确定优先领域,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定期组织监督指导,确保健康促进县工作有序推进。
第三阶段:验收评估(20xx年12月1日-20xx年12月31日)。按照分类标准进行创建效果评估,组织开展自查整改,确保各项工作指标达到省健康促进县标准,并向省有关单位提交创建材料资料,迎接评估验收。
【荐】绿色建筑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大全
为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根据《市绿色建筑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创建目标
以城镇建筑作为创建对象,实施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到20xx年底,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到2025年底,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80%。星级绿色建筑持续增加,既有建筑能效水平不断提高,住宅健康性能不断完善,装配化建造方式占比稳步提升,绿色建材应用进一步扩大,绿色住宅使用者监督全面推广,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绿色建筑创建活动,形成崇尚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
二、重点任务
(一)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将民用建筑建设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纳入工程建设管理程序,严格督促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实现城镇新建民用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全覆盖。新建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共建筑、社会投资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及以上的单体公共建筑,应按照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
(二)提升绿色建筑实施水平。加强建设全过程管理,强化绿色建筑建设标准执行,严格施工质量把控。严格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项目申请报告应当包含绿色建筑要求。加强项目招投标管理,应在项目相关招标文件中明确绿色建筑相关要求内容。加强项目建设监督检查,区住建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对绿色建筑各项标准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项目形成绿色建筑执行情况的闭合管理。
(三)推进星级绿色建筑标识评价工作。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和《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实施细则》,利用全国绿色建筑标识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绿色建筑标识工作效率和信息化水平。按照省绿色建筑评价项目管理要求,强化既有绿色建筑评价项目管理。
(四)稳步推广装配化建造方式。坚持质量安全和宜装配则装配原则,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区的装配式建筑技术。以公益性建筑、保障性住房等政府投资项目为切入点,推进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逐步提升装配率。以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为重点,大力推广装配式钢结构技术体系。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加强人才培养,提升装配式施工水平。
(五)推动既有居住建筑绿色化改造。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海绵城市建设等工作,推动既有居住建筑节能节水改造。探索市场化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模式。鼓励各项目主体合理选取建筑外遮阳、节能门窗、建筑屋顶和外墙保温节能改造等改造措施,开展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六)提升公共建筑运行能效水平。开展公共建筑能效提升建设,建立完善运行管理制度,推进公共建筑能耗统计。结合围护结构装修、用能系统更新,开展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推动能耗建筑发展,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和再生水利用。
(七)加大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力度。加快推进绿色建材评价认证和推广应用,推动建材产品质量提升。加大政府投资工程、重点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等项目中绿色建材应用力度,逐步提高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加强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宣传,指导建材企业积极申报绿色建材评价标识认证。
(八)建立绿色住宅使用者监督机制。贯彻落实国家《绿色住宅购房人验房指南》,明确房屋绿色性能和全装修质量验收方法。建立民用建筑能效信息公示制度,在商品房买卖合同和住宅质量保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中明示住宅绿色性能信息及全装修质量相关指标,明确质量保修责任和纠纷处理方式。住宅开发建设单位要配合购房人做好验房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明确各方主体责任
开发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和监理等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要认真执行绿色建筑政策标准。
1.建设单位在进行项目立项时,应当明确绿色建筑等级,在编制建筑工程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时,要有绿色建筑相关内容,并将有关成本纳入投资概预算。建设单位在组织分部分项验收和竣工验收时应复核绿色建筑施工的有关要求,严格执行绿色建筑工程验收标准,未按施工图设计文件要求和绿色施工要求执行的,不得通过竣工验收。
2.设计单位要积极采用先进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认真执行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和评价标准等相关标准规范,在编制设计方案中应当包括绿色建筑设计专项说明,编制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当包括绿色建筑专篇。
3.施工图审查机构要对绿色建筑设计专篇进行专项审査,并在审查合格书中明确注明结论意见。
4.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要制定详细的绿色建筑专项施工方案和绿色施工要点,明确绿色建筑施工措施,确保绿色建筑实施质量。加大对优质、诚信的绿色建筑、绿色建材等相关企业的宣传。
5.监理单位要认真落实绿色建筑工程验收标准,严格履行监理职责。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监督抽查中发现违规行为应及时提出整改要求,监督整改。
(二)加强建设全过程监管
区住建局将把民用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纳入工程建设管理程序,严把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等关键环节,确保绿色建筑工作的落实。并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项目现场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工程各方责任主体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情况、专项施工方案编审情况、专项监理编审情况等,严格执法,督促各项标准和规定的落实。
(三)做好宣传培训
认真贯彻《方案》内容,大力宣传推广绿色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面向行业管理和技术人员,重点围绕发展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等重点工作的政策、技术、标准以及成效,开展多种形式宣传培训。加强行业信息报送工作,及时总结提炼和宣传推广各地经验做法、典型案例。
范文资料: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模板
为进一步深化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商银行)改革工作,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支持地方金融企业发展,提升服务县域实体经济能力,避免金融风险因素的进一步聚集和风险发生,根据《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四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冀金监联[20xx]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提升内控风险管理能力。大力构建新型银行业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覆盖信贷管理、财务会计、稽核检查、风险管控等全方位的内控管理体系,形成内部决策高效、内控制度完善、约束激励到位、风险防控有效的工作机制,主要监管指标达到并持续符合审慎监管要求,资产质量不断优化,风险抵御能力显著增强。20xx年底前,资本充足率达到或接近全省农村信用社平均值,拨备覆盖率达到或接近全省平均值;20xx年底前,实现资本充足率达到10.5%以上,拨备覆盖率达到150%以上,不良贷款率低于5%。
(二)提高运营管理能力。着力构建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的经营机制,通过信息科技、业务服务、人力资源管理等平台建设,推动运营管理能力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20xx-20xx年,存款年平均增速达到10%以上,贷款年平均增速达到11%以上。
二、主要措施
(一)健全完善内控机制。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健全党委与董事会、管理层协调运转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构建职责边界清晰、权责明确、运作规范、制衡有效的"三会一层"治理结构,形成相互制衡、协调运转的工作机制。建立覆盖全业务领域内控制度,推动流程化、制度化内控机制建设。建立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完善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全面落实内控风险管理职责,有效防范和化解系统内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二)全力化解不良贷款。
1.大力组织债权清收工作。按照承市政办〔20xx〕9号要求,对改革后的县农商银行贷款尤其是归类为不良性质的小微企业贷款进行重新梳理和清收,着重完善相关抵质押手续,确保到期贷款能收则收、能续则续,积极主动采用借新还旧等措施,杜绝债务逾期和债务悬空,稳定银行资产质量,坚决避免金融风险发生。对不能按期偿还或故意拖欠和恶意逃债的,将采取依法收贷措施,同时,对相关人员依据银行内部制度规定,严格落实追责问责程序。
2.进一步完善银行股本补充机制。按照《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冀政发〔20xx〕54号)等文件要求,要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适度增加法人股或战略投资者数量,以增强企业资本实力,对确实无法化解的不良资产,且现有股东又无力增资的,应采取扩股方式吸纳新的股东和股本。如股本结构数量等受法律法规限制而无法变更的,应将银行不良资产打包按股份比例出售给各股东,以实现变相出资达到补充资本目的。
3.扩大企业积累,增强核销不良贷款能力。要按照金融监管要求,加强主营业务管理,适当限制跨境放贷,支持本土实体企业发展。在资产置换增加信贷规模的基础上,要加大信贷规模投放力度,支持县重点项目建设融资需求,增强金融机构盈利能力,并及时足额计提各项准备,通过采取减少股东分红等措施以努力提高税后利润留存比例,增强核销不良贷款能力,确保企业资产质量优良,进而避免发生金融风险。
4.加强信贷抵押资产处置管理。要依法依规组织对信贷抵押资产处置,所得收入要及时用于弥补贷款损失。
(三)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按省政府有关要求,对原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由于国家政策调整等历史原因形成的不良资产,采取以土地、房产等优质资产置换方式进行化解。具体计划:
1.置换资产。本次置换资产为我县国有林场北大山林场所属的位于三家镇松树地村11935.50亩林木资源资产,林班号为86,地类为乔木林地,主要树种以阔叶混、油松、柞树、落叶松、山杨、针叶混为主。经评估,资产价值63594.705万元。
2.置换资产权属登记。根据《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国务院656号令)和《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国土资源部第63号)等,结合现行国有资产管理规定,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动产登记部门补充完善拟置换林木资源资产权属登记工作,颁发有效的权属证书,以分片分小班号方式办理5个林权权属证书。
3.签订《资产置换协议》和出具划转手续。根据县政府常务会议和县深改会审议意见,首先,由县财政部门按照县政府常务会议、县深改会精神和现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定,出具国有资产划转文件;其次,由县林业和草原局所属单位与县农商行签订《资产置换协议》《代管协议》,主要明确双方管理责任等,以及所置换资产转回期限不超过5年;最后,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动产登记部门按照县政府常务会议、县深改会和县财政部门出具的资产划转文件,办理相关资产产权变更手续,向改革后的县农商银行颁发变更后的权属证书。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继续按照冀政发〔20xx〕54号、承市政办〔20xx〕9号等文件,对改革后的县农商银行在信息查询、证照办理、依法征税、房产转移登记、土地使用权变更、房屋土地确权、资产处置、贷款核销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三、组织保障
(一)落实责任。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工作职责,加强协调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共同进一步深化原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现农商银行)改革发展,帮助开展清收不良贷款、处置不良资产、协调引进优质股东、落实财税扶持政策、协调推进确权办证等工作。
(二)成立组织。成立深化县农村信用联合社(农商银行)改革推进小组(名单附后),具体负责深化改革的组织实施、统筹协调、跟踪监督等工作。
方案推荐:创建电子商务进农村实施方案
创建电子商务进农村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我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促进全县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着力提升农村商贸物流现代化水平,根据财政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关于开展20xx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财办建〔20xx〕102号)和省商务厅、财政厅、扶贫办《关于做好20xx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商务电商〔20xx〕8号),省商务厅、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电子商务进农村资金使用的通知》(商务电商〔20xx〕14号)要求,结合县实际,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思路
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国家实施“互联网+”战略机遇,全面落实商务部“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为抓手,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原则,积极探索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机制,强化农村电子商务宣传教育和培训,完善农村电子商务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搭建综合性的县域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形成链接城乡、资源共享的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
二、工作目标
培育有一定市场占有率的农产品网络销售品牌10个以上,推动县域农产品上行,实现县域网商、网购人数、销售额、人均网购额大幅提升;实现年网络销售额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7家以上,县域农产品电子商务零售交易额达到6亿元以上。建成功能相对齐全的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2个,建成集旅游、购物、公共品牌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线下体验馆1个,打造公共区域品牌体验展示馆各1个,全县电子商务服务点的建设总量达100个以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组织开展各类电商培训2000人(次)以上,新增电子商务就业500人以上,开展电子商务的能力水平不断提升。
三、工作举措
(一)健全完善县级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
不断完善农村淘宝县级服务中心功能,进一步拓展运营推广、产品展示、电商培训、物流分拣的服务范围。持续推动县“双创”示范基地配套设施建设,制定优惠入驻政策,引导电商企业等入园发展。引进运营单位,为电商企业提供产品策划、品牌打造、平台拓展、培训运营等服务。依托邮政跨境电商平台,整合优势资源,打造县跨境电商创业孵化基地。
牵头单位:县商务局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人社局、交通运输局、邮政公司分公司、工信局、供销社、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十方田商贸有限公司、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
(二)健全完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体系
按照省商务厅《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设置与服务要求》,在各乡镇(街道)商贸中心或规模直营点建立乡镇(街道)电商综合服务站,具备线下体验、区域仓储配送和乡镇(街道)电商服务中心功能,直接实施或提供业务指导与系统支持服务。加快村级电商服务网点建设,2年内完成建设100个以上,实现全县行政村覆盖率达60%以上,为村民提供网购网销(代购代销)、缴费充值、代收、取送快递、引导宣传等便民服务,同时具备农特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功能,让群众办事更方便,经营者多获利。
牵头单位:县商务局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交通运输局、邮政公司分公司、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各乡镇(街道)
(三)健全完善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服务体系
鼓励支持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类企业开展线上经营、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积极引导工业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鼓励中小企业依托第三方平台开展网络销售,加快建立与县域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工业品网络零售及分销体系。发挥第三方知名电子商务平台作用,推动我县与淘宝网、1号店、京东馆、邮乐网等知名电商平台的战略合作,组织各类网络购物、促销推介活动,拓展我县农特产品电子商务销售渠道。制定出台促进我县电商发展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各种产品推介会、展销会,对接线上线下渠道资源,加大农产品销售力度。探索采取“政府+企业+平台”方式,引进新业态新模式,开展直播带货活动。适时举办农产品文创大赛,为企业提供活动策划、产品包装设计与视频拍摄、代运营、分销体系建设等服务,提升农特产品的附加值,延伸产品的价值链。
牵头单位:县商务局
责任单位:县文旅局、人社局、农业农村局、工信局、邮政公司分公司、十方田商贸有限公司、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各乡镇(街道)
(四)健全完善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
完善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双创基地等快递仓储物流配送功能,按照电商发展需求进行升级改造。整合邮政及其他物流企业资源,在乡镇(街道)建设区域仓储配送中心和物流中转站,鼓励电商配送和快递企业入驻,开展共同配送,降低物流成本。依托村级民富淘宝点、邮政和供销社网点,拓展服务功能。加强与各物流快递公司合作,使快递配送能够延伸至乡镇(街道)和村级电商服务站(点),解决农村物流配送线上“最初一公里”和线下“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同时,完善冷链物流体系,鼓励传统物流企业通过升级改造提升冷链物流双向流通能力。支持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发展冷链物流,通过市场运作和多元投资,完善生鲜冷链、仓储配送等基础设施条件,构建果蔬、肉类、水产品等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解决我县蔬菜、生肉、鲜果等农产品在上行中的生鲜储藏和运输问题。
牵头单位:县商务局、交通运输局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工信局、供销社、邮政公司分公司、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民富中心、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各乡镇(街道)
(五)健全完善农产品电子商务供应链体系
积极推进供应链体系建设,在农产品主产区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工基地,增强我县农产品供应链的生产和供给能力。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转型发展,加快培育、壮大农产品经营主体,着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着力抓好地域农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的营销推广,强化特色产品基地、生产、包装、推介工作。选准3-5个优势品牌进行专业、持续的营销打造,力争形成全国性知名网销单品,实现产品品牌化。开展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标准化规范体系建设,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仓储、运输、装卸、配送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不断完善农产品品控检测中心体系建设,实现原产地农特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追溯体系,实现管理标准化。指导县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做好行业整合提升、行业自律工作,形成行业发展合力。质量监督部门加强互联网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整治、规范线上市场,强化经营主体诚信建设,维护正常市场交易秩序,实现行业监管规范化。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商务局、交通运输局、市场监督管理局、邮政公司分公司、十方田商贸有限公司、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
(六)健全完善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体系
依托县级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各类直播基地,实施面向农村经济组织、创业青年、大学生村官、农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培训计划。促进全县现有的教育资源、电子商务协会和第三方培训机构联合,开展分层次、分类别各类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加大电子商务高层次人才引进,鼓励企业引进一批高素质、有丰富电子商务大型团队运营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培育壮大电子商务经营主体,提升全县电子商务运营能力和实战水平。制定下发电商产业发展扶持措施,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障培训经费。
牵头单位:县商务局、人社局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教育局、团县委、县妇联、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
(七)健全完善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工作
聚焦精准落实,以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为服务重点,从免费培训、政策扶持、小额信贷、信息服务等方面,帮助贫困人群通过电子商务实现就业创业,优先扶持有条件的贫困户到电商集聚区落户创业。鼓励电商企业采购贫困户农产品,安排适当产品、适当岗位帮助低收入人群、残疾人实现就业。不断拓宽贫困地区产品上行渠道,探索建立“贫困村(户)+企业(合作社)+电商”模式,鼓励电商企业与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合作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强产销衔接,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村销售农产品,实现村财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扶贫办)
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商务局、民政局、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各乡镇(街道)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调整充实由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农村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组织领导全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县商务局,由商务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分管副局长任常务副主任,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和日常管理工作。各相关成员单位和各乡镇(街道)(街道)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落实1-2名专(兼)职同志具体负责农村电子商务工作,将项目推进任务纳入年度工作重点,明确责任,分解任务,狠抓落实。
(二)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政府门户网站、今日、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等新闻媒体,全面宣传农村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各项举措、工作动态、惠企政策,增强企业投资和应用电子商务的信心。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民间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研讨会、座谈会、技能大赛、沙龙讲座等活动,营造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资金管理。根据《省商务厅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电子商务进农村资金使用的通知》(商务电商〔20xx〕14号)及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中央财政资金管理办法》,各责任单位和项目实施单位要严格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做到资金使用公开透明、公平公正、规范科学。
(四)强化信息公开。及时在政府门户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公开全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实施方案、项目名称、建设内容、资金使用等情况,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确保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五)强化督查考核。各责任单位要加强对项目实施的监测和评估,建立健全重要目标任务实施跟踪反馈机制,加强项目实施的动态管理,及时通报情况、总结经验;推广先进、示范带动。
县农村户厕改造实施方案优秀篇
为了深入贯彻关于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要求,规范化推进农村户厕改造,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结合我县实际,制定20xx年农村户厕改造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农村户厕改造要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规划先行、统筹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质量优先、注重实效、循序渐进、久久为功的原则,以主要交通沿线村庄、沿黄公路沿线村庄、环境整治连片示范区、示范村为重点,通过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提高我县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20xx年完成3000座改厕任务,由各乡镇政府结合本辖区实际情况,具体组织实施农村户厕改造工作。
二、重点工作
(一)科学制定工作方案。按照“县负总责,乡抓落实、村组实施”的要求,分级制定农村“厕所革命”工作实施方案。各乡镇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将农村改厕工作任务具体落实到村到户,并认真组织落实工作,村两委班子要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摸清底数,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农村改厕。
(二)鼓励引导整村推进。各乡镇在开展农村户厕改造时鼓励引导整村推进,优先选择省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乡村旅游示范村、沿黄和沿山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带沿线村、重要水源保护地所在村和中心村,以行政村为单元,整体规划设计,整体组织发动,同步实施农村户厕改造、粪污收集及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公共设施配套建设,改造后卫生厕所普及率不低于85%,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三)合理选择改厕模式。要尊重群众意愿,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策,切忌“一刀切”。在排污管网覆盖村、配建污水处理设施的行政村,优先采用水冲式户厕改造模式;在其他地区,要因地制宜选择双格式(双翁式)、三格式等改造模式;对缺水、储粪池难以改造的行政村推广“通风改良+集中处理”模式;在高寒地区,可选择深埋双格式(双翁式)、三格式等改造模式。
(四)切实提高改厕质量。各乡镇要按照“进度服从质量”要求,把好农村改厕质量关,农村户厕改造的结构、材料,应当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的《农村户厕建设技术要求(试行)》、《农村三格式户厕建设技术规范》、《农村集中下水道收集户厕建设技术规范》,确保建一个、成一个。一是把好厕具产品质量关。严格厕具质量标准和技术参数,选择正规有资质且能提供后续服务的企业,要严格查验产品质量鉴定报告、合格证书等,防止一味追求低价,杜绝质量低劣产品。二是把好施工质量关。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强化施工全过程监管,乡镇政府应当安排专人或者村民代表对户厕改造施工进行全过程监督,施工队伍对户厕的施工质量负责。鼓励以农村工匠为骨干,组建农村改厕专业队伍,采取“专业队十农户”的模式进行改厕,培育一批改厕“土专家”。三是把好竣工验收关。要一步完善农村改厕验收标准和办法,建立由县级主管部门、乡镇、村民委员会和农户等多方参与的联合验收机制,逐户验收,将群众使用效果、满意度等纳入验收指标,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拨付补助资金。具备条件的乡镇可以探索推行农户自愿按标准改造,验收合格后按规定补助到户的方式。
(五)建立健全运行管护机制。农村厕所维护要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和农民主体作用,突出村民自治和群众监督。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以商建厕、以商养厕”等模式,建立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运行管护机制,确保长效可持续运行。鼓励有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公积金、公益金中设立农村厕所运行维护专项资金。县农业农村局、卫健局要组织开展农村厕所建设和维护技术培训,引导当地农民组建社会化、专业化、职业化服务队伍。
三、推进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县上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农业农村局、县卫生健康和体育局、住建局、文旅局、扶贫办等部门负责人和各乡镇长为成员的农村改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农村改厕工作的全面领导、技术指导、督促检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业农村局,负责农村改厕日常工作。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任务书、时间表,统筹推进本辖区农村厕所改造;村委会要做好改厕农户的摸底和群众参与改厕的宣传组织工作。形成县、乡、村、户合力推进农村改厕机制,保证项目的进度和效果。
(二)细化工作责任。县农业农村局要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统筹协调各乡镇和各部门,合力推动改厕工作落实,做好检查验收;县卫生健康和体育局负责农村户厕改造及厕所粪污处理的技术指导;县住建局负责农村公厕建设改造;县文旅局负责乡村旅游厕所建设改造;县扶贫办负责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同步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各乡镇负责本区域改厕实施方案的制定,按程序具体组织实施。
(三)保证资金投入。省级对农村户厕改造按照1000元/座的标准给予补助,县级按照省、县1:1的比例配套,主要支持农村厕所前端卫生化改造和后续管护、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中央安排资金对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的,且厕所粪污经过“三格式”等有效方式实现无害化处理的行政村进行奖补,主要支持粪污收集、储存、运输、资源化利用及后期管护能力提升等方面的设施设备建设。
(四)强化宣传发动。各乡镇、各部门要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专项”行动,多层次、全方位宣传农村改厕的重要意义,提升群众卫生健康意识,引导群众改变思想观念和生活习俗。通过卫生宣传栏、刷写改厕宣传标语,利用集市向农民发放农村改厕宣传画和明白卡,宣传卫生知识,让农民认识到改建卫生厕所的好处和正确使用卫生厕所的方法,充分调动群众积极主导作用。大力宣传农村改厕经验做法、成效等,让基层干部群众学有榜样、干有遵循,营造全社会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良好氛围。
(五)做好建档立卡工作。各乡镇要高度重视农村改厕基础档案管理,切实做好农村户厕改造“一户一档”“一村一档”工作,建立完善农村改厕建档立卡制度。各行政村要对已完成的新改造户厕农户,进一步健全完善户厕档案信息,包括农户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改厕模式、厕所编号以及改厕前、中、后相关图片等,实行台账化管理。施工单位必须按照相关要求做好资料收集,提供采购产品使用说明书、合格证等,施工资料、影像资料齐全。建立信息报送制度,按时报送调度表和相关信息。
方案推荐: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
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
为落实县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有关工作要求,按照《县20xx年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行动方案》,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市委“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五年新跨越”的总体要求和县委全面建设“五个”的总体目标,大力实施“魅力·养道小镇”的发展战略,按照“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养道小镇、实现全域旅游”与建设“实力、活力、美丽、幸福、效率”的工作思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城镇科学规划、精心建设、精细管理,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宜居、生态良好,打造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不断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城乡文明程度、城乡文化品位、群众生活质量,为20xx年我县摘得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桂冠提供有力支持。
二、工作任务
(一)进一步健全组织领导机构。成立乡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组成如下: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党建办,由兼任办公室主任,副主任,任办公室成员。基层党组织也要成立相应机构,由主要负责人担任各自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统筹协调落实本地本部门本单位文明创建工作。
(二)进一步完善工作目标任务。在巩固20xx年创建成果基础上,根据中央下发的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标准要求,对照7个测评项目、59项测评内容、125条测评标准,进一步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坚持强弱项、补短板、扬优势,推动我县创建工作由精准创建、精细创建迈向精致创建。全乡上下务必对标对卡对点,按照测评要求全力以赴做好乡落实县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任务分解表中各项工作(详见附件1、附件2)。
(三)进一步加大创文宣传力度。通过专题、专栏、走访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广视角地宣传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意义、主要目标、重要部署、重点任务、重大活动以及创建工作的新态势、新措施、新做法、新经验、新成效,使文明创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要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强化广大居民创建知识的学习宣传,将群众应知应会的创建知识,在辖区内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创文宣传标语,在路口、人员密集区悬挂、书写创建文明城市宣传内容,普及创文知识,努力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全面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创文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度。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县20xx年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行动方案》要求,将创建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来抓,进一步细化责任,明确任务,积极有效落实各项工作。
(二)强化全民发动。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多形式搭建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加的各种创建活动平台,将创建活动做实做深做活,最大限度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文明城市共建、文明成果共享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长效管理。各部门单位、村(居)要成立创建工作长效管理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具体负责指导、检査本单位的创建工作。
(四)强化督查问责。建立督查制度,每季度对创建工作推进情况跟踪问效、督办落实。对因工作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由乡纪委进行诚勉谈话,并追究相关人的责任。
【荐】新时代农村社区建设样板创建实施方案
为加快创建县新时代农村社区建设样板,打造建筑特色彰显、公共空间完善、传统文化传承、社区治理有效、可复制、可推广的村民住宅小区,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和村民住宅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试行)》(闽政〔20xx〕2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xx年全省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xx〕68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崇尚集约建房”示范县(市区)、集镇环境整治、新时代农村社区建设样板创建名单及成效要素(建设指引)的通知》(闽建村〔20xx〕2号)等文件精神,经县政府研究,决定开展镇小区新时代农村社区建设样板创建,结合本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坚持政府引导,村民为主体,因地制宜,开展新时代农村社区建设样板创建工作,实现建管并重,建立完善农村住房规划、设计、建设、管理长效机制,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新时代农村社区。
二、目标任务
围绕提升宜居水平,以缔造“共谋、共建、共评、共管”模式,通过2年努力,将镇小区打造成为村民全程参与,有本土特色建筑风貌,有优秀文化传承,有完善公共空间,有现代社区完备功能,有良好邻里关系、居民满意度高、可复制、可推广的村民住宅小区。
三、主要工作
1.保障新时代农村社区用地需求。镇人民政府明确小区新时代农村社区建设用地需求,县自然资源局根据需求做好村庄规划和统筹用地计划指标,县林业局做好林地报批工作,确保落实用地保障。
牵头单位:镇人民政府。
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林业局。
2.完成新时代农村社区规划设计。镇人民政府精选确定设计单位,委托高水平建造师团队进行规划设计,确保设计质量水平。各有关单位配合做好相关行业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
牵头单位:镇人民政府。
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
3.落实共同缔造成效。村民全程参与共同缔造:
共谋:村民全程参与规划设计过程,尤其是户型、室内功能布局、公共空间配套征求村民意见,对村民会议进行记录,决策过程体现民主。
共建:村落建设过程中的部分工作,如景观绿化等工作可采用村民投工投劳方式,强化主体感,增进邻里和睦关系。
共评:对村民与父母同住的,经村民老人代表评议认定。
共管:成立村民建房管理理事会,承诺建设过程配合、入住后共同管护,并建立相应自治机制。
责任单位:镇人民政府。
4.严格实施建设管控。镇人民政府委托高水平建造师团队开展陪伴式服务,实行建筑师负责制;由优秀施工团队或工匠负责施工,实施质量安全监督;施工过程中对原有树木、植被能留则留,对环境最小干预。陪伴式服务团队应随时协助解决村庄规划建设中的技术问题,并总结出新时代农村社区建设设计理念和思路(含室内功能布局、公共空间配置)、材料应用、工作法。
责任单位:镇人民政府。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
20xx年4月上旬前,根据住建部门相关要求,结合本县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县镇小区新时代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方案,镇人民政府制定相应工作方案。县、乡镇、村分别组织召开动员部署会。镇人民政府需召开1-3次征求意见会,梳理村民需求,形成意见报告。
(二)组织实施
20xx年:完成用地和项目审核、“三通一平”、规划设计方案及施工图审定并交付使用。
1.20xx年4月底前,完成项目立项审批。(责任单位:镇人民政府,县发改科技局)
2.20xx年5月底前,完成项目招标挂网,精选高水平设计团队,完成设计合同签订。(责任单位:镇人民政府)
3.20xx年8月底前,完成规划设计方案会审及施工图审定并交付实施。(责任单位:镇人民政府)
4.20xx年10月底前,完成林地报批、用地审批,落实用地指标。(责任单位:镇人民政府,县自然资源局,县林业局)
5.20xx年12月前,完成“三通一平”。(责任单位:镇人民政府)
20xx年:基本完成小区一期项目建设,完成40栋房屋主体建设和建筑立面装饰,完善居民停车场等小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周边景观资源接入设施,小区公共空间满足居民休闲、交流、民俗活动和文化等生活需求。(责任单位:镇人民政府,县住建局、农业农村局、财政局。)
(三)验收总结
20xx年12月,对照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新时代农村社区建设实施成效要素》对建设成效、共同缔造成效、设计团队成效、居民满意度等成效要素进行自查、总结,迎接省、市住建部门检查验收。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县委常委、副县长任组长、副县长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住建局,负责对接项目具体实施,兼任办公室主任,兼任副主任。镇人民政府相应成立领导小组,责任分工到人,加强与县领导小组办公室融合对接,促进新时代农村社区建设样板创建工作推进扎实有效。县级支持设计单位探索创新,加强协调服务,并选派1名技术人员常驻现场指导。
2.落实资金筹措。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部门要加强新时代农村社区资金筹措力度,统筹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各项资金,县财政配套前期启动资金200万元,镇人民政府自筹100万启动资金。同时,积极发动群众自筹资金、投工投劳,如景观绿化等工作可采用投工投劳方式,强化主体感。
3.严格督查问责。由县委督查室牵头县住建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林业局、生态环境局等县直有关部门对镇新时代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进行考评督查并通报。
【荐】县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大全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意见》、《省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鲁政办发〔20xx〕16号)文件精神,加快交通强国“四好农村路”试点建设,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水平和服务能力,结合全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四好农村路”工作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以实现农村公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通过建立“路长制”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促进全县农村公路管养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管养能力、路况水平、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四个提高”,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交通强国提供坚实的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引导社会参与。农村公路是一次性投入大、公益性服务基础设施,对带动沿线产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发展具有先导性、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强化政府主导作用,鼓励企业、社会团体、群众等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推动“路长制”实施合力,实现农村公路社会、经济效益的双赢。
(二)坚持协同共管,注重工作实效。通过加强部门协作,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共建共管共享的机制,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握关键问题,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三)坚持以民为本,实现普惠共享。以交通惠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保障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更好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四)坚持创新理念,促进统筹发展。坚持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农村公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实现畅安舒美的通行环境。
三、工作目标
(一)实施范围。全县辖区内农村公路。
(二)任务目标。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作、警民联动、社会参与的农村公路管理新机制,形成任务明确、措施到位、责任到人的农村公路管养“3+1”级路长制新体系。即:设县、乡、村道三级路长,同时每条公路设立一名警长。通过路长制的实施,实现农村公路管理由阶段性突击到常态化管理,由行业单一行为到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由点线重点实施到全覆盖推进的三个转变。不断优化农村公路安全保障能力、提高公路安全通行水平;不断提升公路路域环境,打造畅通有序、文明整洁的交通环境;不断完善便民惠民服务设施,使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四、实施路径
(一)建立完备的政府责任体系。设立总路长,由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总路长负责统筹全县农村公路的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及路域环境整治工作。同时设立总警长,由县公安局局长担任,总警长负责打击破坏农村公路基础设施违法犯罪行为,整治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每条公路设路长,县道、乡道、村道按公路等级和区域范围,分别由县级相关负责同志、乡级相关负责同志、村级相关负责同志担任。同时每条公路设一名警长,由公安部门公安干警担任。
县成立农村公路“路长制”工作专班,下设“路长制”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交通运输局,交通运输局主要负责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工作专班负责全县“路长制”工作的组织领导、督导检查和综合考核工作,制定相关工作措施;“路长制”办公室承担“路长制”的组织实施、协调推动工作,落实总路长的相关部署,负责对各级路长监督考核,协调、指导有关部门对各级路长提报管理问题的办理落实。
各乡镇(街道)成立农村公路“路长制”工作专班,下设乡级“路长制”办公室,乡级“路长制”办公室负责推动落实区域内县道、乡道、村道管理任务,做好与县级“路长制”办公室的对接沟通工作。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辖区内乡村道管护工作,指导和组织村民委员会做好村道管护工作。村民委员会按照“农民自愿、民主决策”的原则组织村道管理养护工作,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积极探索农村公路管护网格化+智能化管理模式,引导村民参与农村公路管护工作。
(二)建立高效的部门协同体系。建立“路长吹哨、部门报道”的工作机制,在路长制办公室统筹协调下,公安、财政、自然资源规划、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水利、执法、农业农村、人社等部门各负其责、密切协作,确保工作运转高效。各相关部门分别确定一名分管负责同志作为责任人,负责部门职责范围内相关问题的协调处理工作。其中,县交通运输局负责排查整治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及安全隐患,依法查处损坏路产、侵犯路权的行为。县公安局负责打击破坏公路基础设施违法犯罪行为,持续整治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县财政局负责按照县政府要求,整合省、市、县级涉农资金及相关资金,加大政府资金对农村公路养护的投入,落实县级对日常养护资金的投入比例,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将路长制工作经费纳入年度同级财政预算保障。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在政策范围内做好涉农村公路和路域开发建设的规划、指导和保障。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配合好相关部门对路域范围内违建的整治。县农业农村局负责牵头组织农村公路穿村路段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市生态环境局分局负责查处公路沿线工业企业污染物乱排乱放等违法行为。县林业服务中心负责绿色生态廊道建设技术指导,全县农村公路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工作。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农村公路护路员公益性岗位的开发设立。县水利局负责公路沿线水系水土保持和水生态建设,协助做好跨河工程建设工作。其他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三)建立明晰的公路专管体系。县、乡级根据辖区内农村公路等级、数量和任务量等实际情况,分级负责,通过设置公益岗位、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招募并管理农村公路专管员。严格专管员选任,加强专管员履职考核,实行月考核制度,实施专管员收入与工作成效挂钩,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专管员进退机制和奖惩制度。
农村公路专管员在各级路长和路长制办公室的指导、监督下,具体负责农村公路的日常路况巡查、隐患排查、灾毁信息上报,参与管养单位监督考核、工程管理,及时制止并报告侵害路产路权行为,协助交通执法部门现场执法和涉路纠纷调处等工作。同时建立养护承包人机制,实现农村公路市场化、社会化养护。
(四)建立有力的资金保障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将农村公路“路长制”相关机构运行经费,按照县乡职责分工,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保障。加大农村公路日常养护、预防性养护、修复性养护、安全防护等管理养护资金投入,积极探索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其中。
(五)建立科学的监督评估体系。农村公路“路长制”推行情况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明确各级路长工作职责,制定详细的评估办法,建立科学的监督评估体系,逐级建立、梯次推进、细化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评价的依据,确保工作抓实抓细抓出实效。
五、保障措施
(一)制定工作方案。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参照本实施方案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编制具体工作方案,包括组织机构设置以及农村公路各路长责任分工、保障措施、资金筹措、监督考核等内容。
(二)形成工作合力。加强沟通联系,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在县路长制办公室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协调联动的运行机制,推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工作有序开展。建立健全人员投入和资金投入相结合的工作保障机制,健全监管体系,切实规范“路长制”工作扎实推进。
(三)全面宣传发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多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要及时报道管理成效,介绍推广经验,确保取得更大成效。
(四)严格督查考核。县路长制办公室采用定期考核、日常抽查和社会监督等方式,督促各责任单位切实履行管理职责,提高管理水平。
方案范本_县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
县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
为提高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以下简称“两癌”)的早诊早治率,降低“两癌”死亡率,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及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结合我县实际,制定20xx年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
一、年度目标
1、至9月底前全县分别完成适龄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检查25000例以上(见任务分配数)。
2、对筛查出的“两癌”患者和疑似病人治疗率及追访率达分别到95%以上。
3、逐步提高农村妇女自我保健意识,服务对象“两癌”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妇女常见疾病患病率控制在20%以下。
4、承担农村妇女“两癌”检查人员培训覆盖率达95%以上,医疗保健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
5、服务对象对项目的综合满意度达90%以上。
6、探索适合基层的“两癌”检查服务模式和优化方案,提高服务能力和质量,逐步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两癌”防治体系长效机制。
二、项目范围
1、项目地区:本县相关乡镇(街道、场)。
2、目标人群:35-64岁农村妇女。
三、项目内容及流程
继续利用中央和省、市、县各级财政专项补助经费,在我县开展“两癌”免费检查。
(一)补助标准:财政对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的最低补助标准为人均128.6元。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妇科检查、宫颈脱落细胞检查、阴道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临床乳腺手诊、乳腺彩色B超检查、乳腺钼靶X线检查等工作。
(二)宫颈癌检查
(1)妇科检查:包括盆腔检查及阴道分泌物湿片显微镜检查。
(2)宫颈细胞学检查:初筛机构对参加筛查的人员均采用TCT检查,并保管好标本送指定机构(以招标为准)进行诊断。初筛机构负责将检查结果反馈给受检对象,通知可疑和异常者进行进一步检查,并完成个案登记表填写。
(3)阴道镜检查:对初筛异常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和肉眼检查异常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登记后反馈至筛查机构项目负责人。
(4)组织病理学检查:对阴道镜检查结果可疑或异常者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登记后反馈至筛查机构项目负责人。
(三)乳腺癌检查
(1)临床乳腺检查和乳腺彩色超声检查:初筛机构对接受检查的妇女均进行乳腺视诊、触诊和乳腺彩色超声检查(釆用乳腺超声检查BI-RADS分级评估报告系统)。
(2)乳腺X线检查:接诊机构负责对乳腺彩色超声检查可疑者(BI-RADS分级0级以及3级及以上)进行乳腺X线检查(釆用乳腺X线检查BI-RADS分级评估报告系统)。同时,将检查结果进行登记后,反馈至初筛机构。
(3)组织病理检查:接诊机构负责对乳腺X线检查阳性者(BI-RADS分级0级以及4级及以上)进行组织病理检查(简称活检),推荐经皮活检。同时,将检查结果进行登记后,反馈至初筛机构。
(4)对乳腺X线检查0级和3级者应当由副高以上专科医生综合评估后进行随访或活检或其他进一步检查。
(四)异常/可疑病例管理
1、宫颈癌异常/可疑病例。主要包括对宫颈细胞学检查未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以下简称ASC-US)及以上者,肉眼观察异常/可疑者,阴道镜检查异常/可疑者以及病理学检查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2级(以下简称CIN2)及以上者。
2、乳腺癌异常/可疑病例。主要包括乳腺彩色超声检查BI-RADS分级0级、3级及以上者,临床乳腺检查异常/可疑者,乳腺X射线检查BI-RADS分级0级、3级及以上者,以及病理学检查为不典型增生及小叶原位癌、导管原位癌、浸润性乳腺癌等恶性病变。
3、建立分工协作制度。初筛机构与接诊机构应当分工明确、密切协作,对异常/可疑病例进行高危管理。初筛机构在转诊时应当提供转诊对象的基本信息及相关检查资料,填写转诊单;接诊机构应当指定专人接待转诊对象,并负责将诊治结果及时反馈至初筛机构。对异常/可疑病例,初筛机构应当在3个月内进行随访,督促其进行进一步检查及治疗。协助筛查乡镇同时负责本乡镇资料整理录入。
4、建立随访登记制度。随访人员要建立随访情况登记册,详细收集检查人群的基本信息,做好随访登记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医生作用,督促随访对象及早接受进一步检查。
四、人员培训
县妇幼保健院组织专业技术指导组成员对相关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分类培训。
1、管理人员培训。培训内容有:项目实施方案、项目管理制度和要求,项目财务管理、项目监督和考核、质量控制、信息收集和上报等。
2专业技术人培训
(1)宫颈癌检查:相关专业知识(流行病学、临床检查方法和规范、诊断标准等);宫颈细胞学(TBS分类报告方法)、阴道镜、组织病理等检查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诊断标准、相关报告和信息登记表册填写要求等。
(2)乳腺癌检查:相关专业知识(流行病学、临床检查方法、组织病理检查方法和标准以及相关治疗知识等);乳腺彩色超声和乳腺X线检查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影像BI-RADS分级评估报告系统和信息填写、质量控制要求等。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实施。县卫健局成立妇幼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领导小组,统筹安排项目执行。制定实施方案,建立转诊机制,成立技术指导小组,开展人员培训,管理相关信息,对项目实施监督。引导组织做好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两癌”检查工作,参加“两癌”检查的人员承诺无流行病学暴露史和发热咳嗽等症状,现场检查时必须佩带医用外科口罩、间隔1米排队,开展体温监测、健康码核验、信息登记等工作。
确定县妇幼保健院为妇女“两癌”初筛机构,县妇幼保健院要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制定本单位的具体方案,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涉及的乡镇等有关单位负责发动,协助检查及个案资料整理录入。接诊机构为县人民医院,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南京迪安公司负责检验工作。
(二)经费保障。根据相关要求,财政对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的最低补助标准为人均128.6元,筛查相关经费按规定从补助资金中给予列支。
(三)质量控制。初筛机构县妇幼保健院和接诊机构要按照本方案要求开展“两癌”检查、相关信息填报,并综合病史采集、临床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提出医学建议,进行分类指导;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县人民医院为“两癌”筛查接诊机构,负责做好全县钼靶检查和乳腺异常的随访检查工作,接诊机构要指定专人负责接待初筛机构转诊人员,并将检查结果反馈至初筛机构。技术指导组要定期对项目实施进行质量控制,重点做好宫颈脱落细胞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乳腺彩色超声检查、钼靶X线检查和数据上报等环节的督导,规范操作流程,复核检查结果,通报督导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全年质控督导不少于2次。
(四)宣传动员。乡镇医疗卫生单位利用职能优势,深入村居、社区、家庭开展社会宣传,动员妇女主动接受“两癌”检查,并协助检查单位做好筛查工作,确保按期完成筛查任务。同时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开展项目相关政策和妇女健康知识宣传,帮助广大妇女树立健康文明理念,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医务人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积极主动向接受检查妇女传播“两癌”防治核心信息,普及健康知识,并为有需求的妇女提供咨询服务。
(五)信息收集。县妇幼保健院在“两癌”筛查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及时做好个案登记表、检查登记信息台账和“两癌”检查季度统计表。以乡镇为单位,分村(居)登记,确保筛查个案信息登记齐全,人员信息不重不漏,并通过妇幼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信息直报系统进行上报。
方案范文:县农机深松整地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农机深松整地工作,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根据省农业机械技术中心《关于做好20xx年农机深松整地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农机文〔20xx〕2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坚持以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为方向,以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为路径,以农机作业补助为抓手,以社会化服务为手段,凝聚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的力量,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农机手和农机服务组织的积极性,科学高效推进农机深松整地技术的推广应用。
二、目标任务
按照“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的原则,通过实施作业补助,引导带动农机深松整地技术的应用,确保完成全县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目标任务9.5万亩。20xx年农机深松整地补助作业资金135万元,20xx年县农机深松整地补助作业结余资金11.57万元,共计146.57万元,全部作为20xx年度农机深松整地作业项目补助资金。
三、实施内容
(一)实施范围。在各乡镇(街道)、仪封园艺场申报农机深松整地项目的基础上,依据先后顺序,优先满足高标准农田建设需要,科学划定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区域。通过深松作业补助,辐射带动其它区域实施深松作业。原则上同一地块三年深松一次。
(二)作业模式。根据县土壤类型、耕作制度和机具配备情况,农机深松整地作业主要采用“单一深松”模式。
(三)质量要求。深松作业应能打破犁底层,深度一般要大于25厘米,不超过40厘米;如果采用凿(铲)式深松机,相邻两铲间距不得大于2.5倍深松深度;深松后要合墒弥平,做到田面平整、土壤细碎、没有漏耕,达到深浅基本一致,适宜播种作业,确保深松作业补助评价满意度不低于80%。
四、区域划分
全县三秋生产即将开始,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时间紧、任务重,农机深松整地项目分5个区域进行,每个区域完成1.9万亩农机深松整地作业任务。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等农业生产服务组织原则上在区域内作业,在作业补助面积不足时,县农机管理中心根据区域外各乡镇(街道)、仪封园艺场农机深松整地申报情况,合理调整作业补助区域。
五、补助内容
(一)补助对象。承担农机深松整地作业任务的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等农业生产服务组织。
(二)补助标准。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标准原则上不超过30元/亩,具体补助标准通过财政预算评审及政府采购程序后确定。
(三)补助程序。按照“先作业后补助、先公示后兑现”的原则,根据财政农业资金报账制度要求,按照财政资金国库资金集中支付制度规定,办理资金报账手续。作业补助资金参照如下程序兑付。
1.农机深松作业服务主体选定。申请承担深松作业补助工作的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等农业生产服务组织,由县农机管理中心委托第三方按政府采购有关程序公开选定,选定后的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等农业生产服务组织与县农机管理中心签订农机深松整地承包合同,明确相关责任和义务,便于审计及纪检部门监管。同时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等农业生产服务组织与服务对象签订作业合同,补助资金按照作业合同中实际完成的作业量核实兑现。作业合同由县农机管理中心统一制定,包括作业区域、作业模式、作业时间、作业质量、收费价格、补助标准等内容。
2.作业面积确认。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完成后,作业服务主体填写《20xx年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面积确认表》(见附件2),明确服务主体、作业地点、作业时间、作业质量、作业面积、收费价格、补助标准等内容,由服务对象签字确认。确认表经各乡镇(街道)、仪封园艺场盖章后上报县农机管理中心,作为兑现作业补助的主要依据。农机深松作业服务主体允许在县域内开展跨乡镇(街道)作业服务,并纳入补贴范围。
3.资金兑付。县农机管理中心及时填写《20xx年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发放明细表》(见附件3)和《20xx年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情况汇总表》(见附件4),并负责审核、公示,确认无误后送县财政部门,作为补助资金发放依据。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农机深松整地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1),科学制定方案,精心组织实施,抓好工作落实。县农机管理中心负责具体工作,划定深松整地项目作业补助区域,公开选定承担项目的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等农业生产服务组织,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公示、抽检、审核和补助资金发放依据的汇总整理等工作。同时,根据农时和农机深松整地工作进度,组织人员加强督导,推动农机深松整地工作顺利开展。各乡镇(街道)、仪封园艺场要及时向县农机管理中心申请农机深松整地项目,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协调、监督、验收、深松面积确认、深松作业补助评价满意度等工作。县财政局负责依据农机管理中心提供的农机深松整地发放依据及时兑付补助资金。
(二)做好宣传指导。县农机中心、各乡镇(街道)、仪封园艺场成立农机技术宣传队通过入村入户发放宣传彩页,利用村里的广播,微信、抖音等多媒体广泛宣传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重要意义和增产增收效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高农民应用农机深松作业技术的主动性。对“单一深松”的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模式要进行大力宣传,加强技术培训指导,不断强化农机手操作技能,提高群众满意度,保障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质量。
(三)强化质量监督。为提高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监管效率,20xx年农机深松整地项目补助工作全部实行信息化远程监测,以信息化监测数据作为兑付作业补助的主要依据。深松作业期间,县农机管理中心成立农机深松整地督查组进行督查,避免虚报作业面积等违规行为发生。
(四)严肃工作纪律。不断完善监督机制,做好重点环节的防控管理,严防发生违规违纪问题。农机深松整地补助工作结束后,将有关资料及时归档立卷,主动接受纪检、监察及审计等部门的监督。
(五)坚持结果公示。《县20xx年农机深松整地实施方案》、农业生产服务组织选定结果、农机深松整地检测报告,及时在政务信息网上公示。